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峥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输血
  • 2篇血型
  • 2篇输血前
  • 2篇误定
  • 2篇献血
  • 2篇献血者
  • 2篇病毒
  • 1篇血型变异
  • 1篇血型鉴定
  • 1篇血型鉴定困难
  • 1篇血型系统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筛查方法
  • 1篇筛检
  • 1篇实验室
  • 1篇室间质评
  • 1篇受血者
  • 1篇输血安全

机构

  • 7篇北京医院
  • 2篇北京市血液中...

作者

  • 7篇孙峥
  • 7篇刘燕明
  • 7篇宫济武
  • 6篇赵晓洋
  • 6篇田利红
  • 6篇周航
  • 5篇林东
  • 2篇孙云
  • 1篇张芃
  • 1篇周琳
  • 1篇胡俊华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第五次全国中...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06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老年住院患者输血前乙型肝炎病毒等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1.对象:2003年12月至2005年10月我院住院输血和术前备血患者2075例,男1011例,女1074例。其中进行乙型肝炎(乙肝)病毒5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艾滋病毒(HIV)等8项血源性疾病检测者1795例,刨腹产患者只做HBsAg单项和感染3项检测(HCV、梅毒、HIV)共280例。在进行8项检测患者中,老年组1096例(61%),年龄60~93岁,平均75.3岁;非老年组699例(39%),年龄17~59,平均39.2岁。
赵晓洋孙峥宫济武田利红周航刘燕明林东
关键词:老年住院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输血前非老年组HBSABHBEAB
不规则抗体所致配血困难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赵晓洋宫济武田利红周航孙峥刘燕明林东
关键词:配血困难不规则抗体输血安全抗体筛检受血者输血前
A_3B型误定B型1例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赵晓洋刘燕明田利红宫济武周航孙峥孙云
关键词:ABO血型系统误诊
2023年全国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2023年全国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EQA)开展情况,为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NCCL)2023年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186家参评实验室(包括2961家三级医院实验室、1085家二级医院实验室、23家一级医院实验室、106家血站实验室和11家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共发放3次、每次22份EQA标本(包括1.5 ml/支的红细胞及血浆样本各11份),进行ABO正定型、ABO反定型、RhD血型、抗体筛检、交叉配血5项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并收集回报结果数据。将上报结果数据按照地区分布、实验室分级、检测方法学、试剂及检测系统使用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价。结果2023年全国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中,ABO正定型、ABO反定型、RhD血型、抗体筛检、交叉配血项目的EQA合格率分别为96.68%(4047/4186)、95.10%(3981/4186)、96.46%(4038/4186)、95.32%(3990/4186)和91.04%(3811/4186);三级医院实验室EQA合格率为87.77%(2599/2961),高于二级医院实验室的77.79%(844/1085)(P<0.05);不同地区的EQA合格率以及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参评实验室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微柱凝集法在ABO正定型、ABO反定型、RhD血型、抗体筛检、交叉配血项目中的使用率分别为80.81%(10080/12474)、75.06%(9337/12440)、81.38%(10118/12433)、89.59%(11104/12394)和76.25%(9495/12453);在ABO正定型检测项目中,微柱凝集法的合格率高于盐水玻片法(P<0.05);在抗体筛检项目中,微柱凝集法合格率高于聚凝胺法和抗人球试管法(P均<0.05);在ABO反定型、抗体筛检和交叉配血3个项目中7种试剂的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ABO反定型项目中试剂1单一体系的合格率高于混合体系(P<0.05),其他试剂的2种检测体系间的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地区和不同等级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存在差异,微柱�
胡俊华张芃刘燕明田胜辰马婉茹李祥赵学彬薛峰王云田林东孙峥周琳宫济武
关键词:输血室间质评
实验室A_3B型误定B型1例分析
2006年
赵晓洋刘燕明田利红宫济武周航孙峥孙云
关键词:误定实验室血型鉴定困难血型变异抗原减弱B亚型
我国献血者筛查风险模型与核酸检测应用的初探
目的探讨现行免疫学检测乙肝5项、爱滋、梅毒等8项感染指标方法的安全性,对我院库存血进行再筛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HBV、HCV、HIV核酸扩增 (NAT)检测方法及可行性。方法采用酶标法,对我院部分库存...
赵晓洋宫济武林东周航孙峥田利红刘燕明
关键词:核酸检测
文献传递
献血者筛查方法与风险模型的初探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现行免疫学检测乙型肝炎5项、艾滋病、梅毒等8项感染指标方法的安全性,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HBV、HCV、HIV核酸扩增(NAT)检测方法及可行性。方法采用酶标法对我院库存血和血浆共计4 726份,进行乙型肝炎5项、丙型肝炎、艾滋病及梅毒检测。结果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阳性数(阳性率)分别40(0.85%)、6(0.12%)、0(0)、1(0.02%)。抗-HBc阳性1390份,阳性率29.41%;单抗-HBc阳性146份,阳性率3.09%。结论采用酶标法检测抗-HCV阳性率低于HCV核酸检测法;核酸检测可早期发现“窗口期”献血者病毒感染指标,宜在献血者中开展此项检测,并需建立献血者的风险模型。
赵晓洋宫济武林东周航孙峥田利红刘燕明
关键词:输血传播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