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强 作品数:25 被引量:148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膨胀管可捞底堵的研制与仿真 2010年 针对膨胀管底堵处理的问题,研制了可捞底堵,具有普通底堵的封压效果,同时节约了底堵的磨铣工序,只需下打捞矛将底堵捞出井筒即可,且锥形底堵对膨胀管有二次膨胀整形的作用。对分瓣爪进行了理论强度分析,并对其工况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和优化。 李益良 孙强 马林昌 耿艳胜 张立新 高向前关键词:膨胀管 膨胀管封堵调层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10 2013年 针对膨胀管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膨胀压力过高、胀后通径过小、复杂井况适应性差等问题开展相关技术研究,研制出薄壁大通径膨胀管技术、胀捞一体化膨胀管技术及膨胀管修复大斜度套损井技术。现场试验表明:膨胀管胀后通径≥114mm,提高了后续下入工具尺寸系列,同时不影响泵挂深度,膨胀压力≤19MPa,进一步降低施工风险;膨胀管胀捞一体化技术降低了施工过程对油田设备要求,提高施工效率,对井底不造成污染;大斜度膨胀管修复技术能够在50°/100m斜率条件下顺利完成膨胀,满足油田斜井、分支井等特殊井况套损补贴要求。 李益良 陈强 李涛 韩伟业 毕秀玲 孙强关键词:膨胀管 大通径 复杂井况 膨胀管抗外挤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膨胀管膨胀后其抗外挤能力降低是制约膨胀管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试验模拟实体膨胀管膨胀时的力学环境,分析了管材壁厚及残余应力在塑性膨胀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膨胀管大塑性变形会导致壁厚减少,壁厚不均匀程度放大,并产生残余应力;膨胀管内表面产生拉应力,外表面产生压应力,应力差值在薄壁端最大,薄壁端也是膨胀管在外压作用下的屈服点;在膨胀管变形过程中薄壁端的变形速率高于厚壁端的变形速率,产生的残余应力与实测值基本相符,说明膨胀管原始壁厚的不均匀变形是残余应力增加、抗外挤能力降低的主要因素。 韩伟业 裴晓含 李益良 李涛 毕秀玲 孙强 明尔扬关键词:膨胀管 残余应力 膨胀式尾管悬挂器在长段套损井补贴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5年 华北、辽河、长庆等油田的某些长段套损井甚至全井套管腐蚀井,修复套损技术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开发了膨胀管悬挂小套管二次完井技术,利用膨胀管悬挂器悬挂长段小套管+管外自膨胀封隔器完井;在常规5(1/2)″套管井眼中新增一层套管结构。研制了胀锥锁紧装置,避免了未完成固井即完成悬挂的问题。通过室内试验对膨胀式尾管悬挂器膨胀性能、密封性能、悬挂性能、膨胀管+遇水膨胀橡胶膨胀后密封性能以及配套工具进行检验,结果满足现场试验要求。该技术目前已在华北、长庆等油田应用多口井,应用效果良好。 黄守志 李益良 李涛 韩伟业 陈强 明尔扬 孙强关键词:锁紧机构 遇水膨胀橡胶 基于铜密封的耐高温膨胀管套管补贴技术 被引量:7 2015年 国内部分深井、热采井等高温井套管损坏问题形势严峻,现有的橡胶密封膨胀管无法满足高温密封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基于铜密封的膨胀管套管补贴技术,并提出了焊接和热处理工艺的改进方法。试验数据表明:基于铜密封的耐高温膨胀管的最大工作温度可达350℃;单组金属密封,液体密封压力可达30 MPa;单组金属密封,悬挂力≥100 k N;膨胀工作压力≤40 MPa。该技术可以满足热采井等高温井的套管补贴技术需求,已在辽河油田应用30多口井,累计恢复产油超过30万t,恢复注水超过20万m3。 黄守志 杨晓莉 李涛 韩伟业 孙强 陈强 明尔扬关键词:膨胀管 耐高温 套管补贴 低渗透老油田柔性侧钻水平井挖潜技术 2025年 针对低渗透老油田老井侧向深部剩余油气资源动用难度大的问题,形成了柔性侧钻水平井挖潜技术,并开展了现场试验。该技术首先采用柔性侧钻钻具在老井筒中实现低成本侧钻,然后采用水力喷射工艺诱导多条裂缝起裂,最后下入油管柱对侧钻井眼实施笼统多簇暂堵压裂,从而实现井间剩余储量的高效挖潜。该技术包含柔性侧钻水平井钻井和侧钻水平井压裂2项技术,前者主要涉及柔性钻杆结构和材料优化、钻进工艺、密闭取心工具3个方面,后者主要涉及压裂方案优化、压裂工具及实施工艺优化2个方面。该技术在长庆安塞油田开展了多轮现场试验,发现通过改变井型、缩小油水井排距,可以较好地建立压力驱替系统,实现压力的有效传导,从而达到低产低效井提液增产的目的,同时验证了该技术可为低渗透油藏剩余储量精准挖潜、储层精细动用提供有力支撑。 翁定为 孙强 孙强 雷群 梁宏波 慕立俊 雷群 管保山 慕立俊 刘汉斌关键词:低渗透油田 安塞油田 中美页岩油气开采工程技术对比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19 2023年 通过对比中美在页岩油气开发理念、储集层改造对策、压裂施工参数、压裂装备工具与材料、采油采气技术、数据成果共享6个方面的技术进展及差距,系统总结了中国页岩油气资源开发在渗流规律认识、油气储量动用、复杂裂缝监测、重复改造技术、采油采气技术、套变防治技术、井筒维修技术7个方面存在的短板。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页岩油气的地质要素与工程要素,从宏—细观角度提出了建设基础创新工程、开采技术工程、油气稳产工程、配套提效工程这“四大工程”的发展建议,以促进页岩油气产业链与创新链快速、高效、稳定、绿色和规模化发展,从而实现“稳油增气”的目标。 雷群 翁定为 翁定为 师俊峰 管保山 师俊峰 才博 黄瑞关键词:页岩油气 渗流规律 中美页岩油气储层改造技术进展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10 2023年 页岩油气资源作为国内外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热门领域,需要通过压裂改造才能获得工业开采价值。结合页岩储层物性特征和流体渗流规律,系统总结了美国页岩油气储层改造在裂缝控藏认识、压裂监测技术、重复压裂技术、数据平台建设和矿场实验室建设5个方面的技术进展以及中国页岩油气储层改造取得的缝控压裂优化技术、新型压裂配套装备、分段压裂核心工具、低成本压裂材料、水力裂缝监测技术、井筒重构压裂技术和压裂优化设计软件7项关键技术,全面剖析了中国页岩油气储层改造在甜点有效甄别、压裂参数优化、储量立体动用和剩余储量挖潜4个方面面临的技术挑战。在此基础上,为有效提高压裂缝网对页岩油气资源的动用程度,实现页岩储层的大规模建产与高效益开发,提出了4个方面的发展建议:①加强基础研究,筑牢页岩油气规模发展基石;②完善技术配套,构建有中国特色压裂技术体系;③提高储量动用率,构建全生命周期技术体系;④推进数字化转型,构建物联网智能发展格局。 翁定为 雷群 雷群 何春明 管保山 何春明关键词:页岩油气 储层改造 储量动用 全生命周期 数字化 脉冲参数对致密储层水力压裂起裂压力影响 被引量:2 2022年 为揭示脉冲参数对致密储层水力压裂起裂压力的影响规律,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建立致密岩脉冲水力压裂数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并利用ABAQUS中的CDP模型对脉冲水压作用下射孔眼周围岩体损伤情况进行模拟计算,分析脉冲赋值及波形对起裂压力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脉冲循环载荷作用下,射孔面损伤呈现出损伤累积效应,随脉冲次数增加,射孔面损伤值逐渐增加;脉冲幅值越大,裂缝起裂所需循环次数越少;脉冲幅值相同时,正弦形脉冲作用下射孔面损伤最大,其次为三角形脉冲和矩形脉冲.因此,可通过脉冲循环加载累积致裂达到降低起裂压力的效果.研究结论为降低致密储层起裂压力和改造成本提供新思路. 董康兴 赵安楠 王素玲 赵喆 孙强关键词:致密储层 起裂压力 膨胀管配合公差带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膨胀管技术主要应用于套损井的修复,具有悬挂力大,补贴强度高,密封能力强,抗内压、外压大,通径大等特点。为了改善膨胀管管体的抗挤压性能、提高套管补贴效果,通过试验分析了膨胀管膨胀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到膨胀锥角度与膨胀率、膨胀压力的关系、润滑介质与膨胀压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膨胀配合公差带的膨胀管设计方法,并通过试验对设计的膨胀管的悬挂力和封压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满足目前的套管补贴要求。 李涛 李涛 黄守志 韩伟业 孙强 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