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桂民

作品数:34 被引量:20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体外循环
  • 26篇外循环
  • 17篇手术
  • 12篇动脉
  • 10篇外科
  • 9篇体外
  • 7篇心脏
  • 7篇体外循环管理
  • 7篇主动脉
  • 6篇外科手术
  • 4篇直视
  • 4篇主动脉瘤
  • 4篇外科治疗
  • 3篇动脉瘤
  • 3篇心内直视
  • 3篇心血管
  • 3篇血管
  • 3篇婴幼
  • 3篇婴幼儿
  • 3篇直视手术

机构

  • 22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连云港市第一...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电力医院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34篇孙桂民
  • 22篇龙村
  • 12篇李桂芬
  • 8篇黑飞龙
  • 6篇孙立忠
  • 5篇常谦
  • 5篇李桂芬
  • 3篇刘晋萍
  • 3篇朱晓东
  • 3篇杨九光
  • 3篇朱俊明
  • 3篇于坤
  • 3篇李桂芬
  • 2篇孟兆茹
  • 2篇赵康丽
  • 2篇郑红
  • 2篇郑红
  • 2篇吉冰洋
  • 2篇李春华
  • 2篇刘平

传媒

  • 6篇中国循环杂志
  • 4篇中华麻醉学杂...
  • 3篇中国胸心血管...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3篇中国体外循环...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Chines...
  • 1篇2004年中...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5
  • 1篇2004
  • 11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心血管手术患者体外循环的管理
2002年
李桂芬孙桂民李春华黑飞龙胡强龙村
关键词:体外循环老年人
升主动脉瘤累及右半弓的外科治疗及体外循环探讨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总结升主动脉及右半弓置换术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不同体外循环(CPB)方式在术中的应用。方法:28例升主动脉瘤伴右半弓受累的患者行升主动脉及右半弓置换术,其中8例单纯经股动脉与右心房插管建立CPB,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开放吻合主动脉弓和人工血管远端;15例经右腋动脉或无名动脉及股动脉与右心房插管建立CPB,在中深低温选择性脑灌注(ACP)加全身停循环下开放吻合主动脉弓和人工血管远端;5例经股动脉右心房插管的同时,经腋动脉或无名动脉插管浅低温全流量下行ACP加下半身股动脉逆行灌注,在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之间阻断主动脉弓后吻合主动脉弓和人工血管远端。结果:术后突发大面积心肌梗死造成心源性休克死亡1例。术后偏瘫经CT确诊为脑梗死2例。呼吸功能不全需2次气管插管1例,机械通气辅助24h病情改善后脱离呼吸机。术后出现严重高钠血症需进行血滤1例。2次开胸止血1例。结论:在主动脉右半弓置换术CPB方法的选择上,外科医生和灌注师需根据患者病情、手术熟练程度正确掌握DHCA和ACP技术,选择最佳的灌注方式。
于坤孙桂民冯钧孙立忠常谦高国栋龙村
关键词:升主动脉瘤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体外循环
再次瓣膜替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被引量:1
1995年
再次瓣膜替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体外循环科,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体外循环科孙桂民,李桂芬,李波人工瓣膜替换术后数年、数月乃至数小时,均可由于瓣膜机械故障、瓣周漏、细菌性心内膜炎或瓣膜退化损害等原因...
孙桂民李桂芬李波
关键词:人工心瓣膜术再手术体外循环
外源磷酸肌酸强化停搏液对婴幼儿的心肌保护作用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探讨外源磷酸肌酸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1999年6月至 2 0 0 0年 3月 ,4 0例先天性心脏畸形矫治术 (男、女各 2 0例 )病儿随机分为两组 :冷高钾停搏液组及10mmol/L外源磷酸肌酸强化的冷高钾停搏液组。术前两组间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畸形种类、心胸比率及射血分数 (EF)无明显区别。分别于主动脉插管前、开放循环后 30min、6、12、2 4、4 8、72、96、12 0、14 4h采病儿静脉血 ,检测血中CK MB、LDH、cTnI,并同时记录心率 (律 )、血压及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结果 磷酸肌酸强化组术后无明显心律失常 ,再灌注后 2 4hCK MB及cTnI明显低于单纯高钾停搏液组(P <0 0 5 ) ,72h后逐渐恢复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磷酸肌酸作为有效的停搏液成分 ,可增强St.Thomas停搏液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张宏家刘迎龙龙村朱晓东孙桂民
关键词:心肌保护婴幼儿心肌再灌注损伤心麻痹液磷酸肌酸
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体外循环管理被引量:7
2003年
黑飞龙龙村李桂芬孙桂民
关键词: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体外循环
急症体外循环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回顾最近 2年急诊体外循环病例 ,分析其特点并总结经验。 方法 收集 1998~ 1999年间共 97例急诊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临床资料 ,其中动脉瘤 2 0例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5例 ,粘液瘤 17例 ,心瓣膜置换术 16例 ,先天性心脏病急性缺氧发作 18例 ,大血管破裂出血 6例 ,心室辅助 3例 ,主动脉窦瘤破裂 2例 ,涉及多种体外循环方法的应用。 结果 早期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血量、出血、短时间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共 2 0例 ,占 2 0 .6 % ;死亡 8例 ,占 8.2 % ;其余患者顺利出院 ,目前正接受长期随访。 结论 急诊体外循环在心血管急诊手术中非常重要 ,快速建立体外循环 ,针对不同病情采取相应措施是手术成功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冯正义吉冰洋龙村孙桂民李庶
关键词:急诊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
200例婴幼儿法乐四联症体外循环经验被引量:14
1996年
目的:总结深低温低流量灌注结合中深度血液稀释的体外循环方法在200例婴幼儿法乐四联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鼻咽温降至17~20℃(平均18.89±2.56℃),动脉灌注流量20~50ml·kg-1/min(平均37.6±13.0ml·kg-1/min),稀释后血红蛋白44~110g/L(平均68.7±12.6g/L)。结果:采用此种体外循环方法,术后肺部并发症明显降低,术后早期死亡率由10.2%降至3.5%。结论:此种体外循环方法,适用于婴幼儿紫绀型心血管病手术,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可在临床推广。
李桂芬郑红孙桂民李春华龙村
关键词:体外循环婴幼儿法乐氏四联症心脏外科手术
主动脉瘤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主动脉血管壁由于先天或后天获得性的原因,使主动脉壁失去正常的结构,承受压力和维持动脉功能的弹力纤维层变得脆弱或坏死,在高压血流的冲击下,血管壁向外形成囊状或梭状瘤体膨出。主动脉瘤有发展趋势,有的发展非常迅速,随时都有血管...
孙桂民
关键词:主动脉瘤外科手术体外循环
文献传递
心脏粘液瘤摘除术与肝素抗凝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02年
心脏粘液瘤摘除术是心血管外科常见手术,临床发现在抗凝方面有肝素耐药倾向。为此,对我院1995年1月-2001年12月行心脏粘液瘤摘除术118例进行回顾分析,并对相关间题进行讨论,以期指导临床抗凝。
孙桂民李桂芬黑飞龙黑飞龙
关键词:心脏粘液瘤肝素抗凝药肿瘤摘除术
心脏手术漏诊及术中体外循环处理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了解心血管手术漏诊的原因 ,以及术中体外循环的处理对策 ,避免漏诊造成的影响。方法  11例患者被漏诊。术前诊断为室间隔缺损 6例 ,法乐四联症 3例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和二尖瓣狭窄各 1例。术中发现 2例法乐四联症、2例室间隔缺损和 1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合并有动脉导管未闭 ,1例法乐四联症、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有左上腔静脉 ,2例室间隔缺损和 1例二尖瓣狭窄合并有房间隔缺损。结果 把 5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的温度降低到鼻温 2 3.2℃± 1.7℃ ,肛温 2 1.7℃± 2 .3℃进行手术 ,未发现有术后并发症。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病变非常复杂是造成漏诊的普遍原因 。
黑飞龙龙村李桂芬孙桂民
关键词:心脏手术漏诊体外循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