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玉萍

作品数:52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建筑科学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钢框
  • 15篇钢框架
  • 7篇半刚性
  • 6篇粘弹性阻尼
  • 6篇阻尼
  • 6篇结构钢
  • 6篇开孔
  • 5篇应力
  • 5篇刚接
  • 5篇半刚接
  • 4篇延性
  • 4篇粘弹性阻尼器
  • 4篇振动控制
  • 4篇时程
  • 4篇时程分析
  • 4篇阻尼器
  • 4篇门式
  • 4篇门式刚架
  • 4篇结构振动控制
  • 4篇刚架

机构

  • 52篇兰州理工大学
  • 2篇河海大学
  • 2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东南大学
  • 1篇甘肃省水利水...
  • 1篇郑州市财政局
  • 1篇中水珠江规划...
  • 1篇北京建筑大学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作者

  • 52篇孙玉萍
  • 17篇王万祯
  • 7篇杜永峰
  • 6篇王敏
  • 5篇吴磊
  • 4篇李万润
  • 4篇曹志峰
  • 4篇吴国栋
  • 4篇王云
  • 3篇董青
  • 3篇冯东海
  • 3篇马洪伟
  • 3篇聂李平
  • 2篇万婧娟
  • 2篇何晴光
  • 2篇虎彦政
  • 2篇张建军
  • 2篇张丹丽
  • 2篇刘艳
  • 2篇安建永

传媒

  • 15篇甘肃科学学报
  • 7篇四川建筑科学...
  • 5篇建筑结构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甘肃工业大学...
  • 3篇兰州理工大学...
  • 2篇水电能源科学
  • 2篇工程抗震与加...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工程力学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第十一届中国...
  • 1篇中国自动化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1篇2009
  • 11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1998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构振动序列最优控制算法及其Simulink仿真实现被引量:1
2005年
阐述了序列最优控制算法是针对土木工程结构地震响应振动控制问题中激励不可预知的特点,推导出1 种更为一般的最优控制算法,所获得的最优控制力表达式同时包含了结构响应和地震激励2 部分的影响.该算法增益矩阵与传统的2种最优控制近似算法相比具有时变的特点,提出了在应用该算法进行主动控制Simulink仿真分析时的2种实现方法,并通过AMD控制基准模型对2种实现方法进行了比较,同时也对该算法与现有两种结构最优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种实现方法是完全等效的,且在控制效果方面,序列最优控制算法优于现有的2种最优控制算法.
孙玉萍曹志峰杜永峰李慧
关键词:结构振动控制最优控制SIMULINK仿真
钢框架中粘弹性阻尼器的空间布置优化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对粘弹性阻尼器在钢框架中的竖向布置进行了优化。分别以最大层间位移和顶层位移为控制函数,通过时程分析法多次循环寻找控制函数最大的层,不断修正各楼层粘弹性阻尼器的储存刚度和损耗刚度,来优化粘弹性阻尼器沿结构竖向的布置。并利用ANSYS的APDL语言编制优化程序,以一个6层钢框架为例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各楼层粘弹性阻尼器的参数及分布规律;并对两种方法的优化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以最大层间位移为控制函数的优化方法优于以顶层位移为控制函数的优化方法。
孙玉萍王敏王云
关键词:钢框架粘弹性阻尼器参数优化
拼接设计方法对树状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5种不同的拼接设计方法对树状柱弱轴螺栓拼接节点进行了设计,并对设计结果分别进行了单调和循环加载有限元模拟.通过对比,发现这5种设计方法的极限承载力均相差不多.等强设计法试件受力过程中不出现滑移,破坏时最终位移最小.而S-F法试件出现滑移最早,破坏时最终位移最大,与最小的等强设计法试件相差13.6%,表现出较好的半刚性连接性能.5种设计方法试件均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滞回曲线饱满、稳定,在各次循环中强度、刚度没有明显退化,破坏时整体塑性转角等强设计法试件最小,而S-F法试件最大,二者相差25%.
孙玉萍聂李平董青
关键词:滞回曲线抗震性能
船用CCS-B高强钢激光焊板的低温性能被引量:1
2013年
为研究钢材在低温作用下的力学性能,采用船用CCS-B高强钢激光焊板进行低温力学试验,探讨强度指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得到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应力-应变关系.通过试验分析可知:船用CCS-B高强钢及焊缝的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屈强比也随温度的降低升高,而材料的塑性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焊缝处材料对温度更加敏感.
孙玉萍李永强曹睿
关键词:屈服强度
基于LQG/LTR方法的结构振动AMD控制Benchmark模型仿真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LQG/LTR方法是基于回路传输恢复技术的LQG方法的简称,该方法是为了克服一般的LQG方法稳定裕量低发展而来,该控制方法的优越性已在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领域得到了初步体现,文中主要是结合AMD控制Benchmark模型,对该控制方法在传感器正常工作时和几种失效情况下的控制效果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并同时兼具较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杜永峰曹志峰孙玉萍
关键词:结构振动控制
Q345结构钢开孔管断裂试验分析
随着高强度钢在高层建筑中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Q345钢管被应用到高层建筑中。为研究结构钢开孔管的断裂分析和抗断设防,对12根结构钢单侧开孔管进行了断裂试验,结果显示:初始裂纹出现在应力集中开孔槽内沿的试件表面,随后沿着厚...
SUN Yu ping孙玉萍LI Ying xin李迎新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钢承载力塑性变形
一种经济适用的钢梁螺栓拼接法
2010年
针对钢梁螺栓拼接节点的受力机理和设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一种传力明确、计算简便、用料经济的设计方法(S-F法),并对此进行了单调和循环加载的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表明:S-F法螺栓数量明显减少,在摩擦系数相同时,与其他方法相比螺栓数量减少了27%;翼缘拼接只能承担翼缘净截面达到屈服时的弯矩,剩余的弯矩必须由腹板承担;在地震作用下,当荷载达到0.88倍的极限值时,S-F法拼接节点出现了滑移,增大了连接的转动能力,表现出更好的抗震性能。
孙玉萍聂李平王万祯董青
关键词:滑移抗震性能
箱基、结构和地基相互作用时水平刚度的影响被引量:2
1998年
通过迭合梁比拟的方法阐述了上部结构水平刚度对箱基受力状态的影响机理,指出水平刚度影响是造成实测研究中所揭示的箱基中性轴上移的重要原因,说明水平刚度对箱基内力的影响不可忽视.
杜永峰李慧孙玉萍周茗如王文达
关键词:箱形基础相互作用地基水平刚度
端板连接的半刚性对钢框架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一两跨6层的钢框架模型分别进行静力、特征值屈曲和模态分析,研究端板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在外荷载作用下的性能,通过与相应的刚性连接钢框架比较,得出端板连接的半刚性对结构内力、位移、稳定性和周期产生的影响,并为使结构设计更合理和结构真实状态更相符而提供了理论依据.
孙玉萍冯东海王万祯胡彦政
关键词:端板连接钢框架半刚性周期
Q235开孔管断裂试验研究
2009年
为研究结构钢断裂机理及抗断设防,对10个结构钢开孔管试件进行断裂试验,较为精确的记录了试验全程载荷—位移曲线.试验表明:裂纹起始于受三轴强约束的开孔长轴厚度中央处,随后沿厚度方向扩展,裂纹贯通后迅速沿管壁发展,宏观裂纹大致垂直于载荷方向,塑性变形只发生在开孔处很小的范围内,断口有明显的颈缩现象,且有大量韧窝出现.其断裂形式为正断与剪断混合型,显示了断裂的定性规律.从整体上看,试验数据离散性较小,为研究结构钢断裂机理及抗断理论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
孙玉萍刘艳赵云宝
关键词:结构钢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