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红梅
- 作品数:36 被引量:103H指数:7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7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海洛因成瘾性戒除及并发破伤风的治疗
- 1998年
- 患者男性,41岁,因吸食海洛因3年,意识不清、抽搐12小时,于1997年11月12日入院。患者缘于3年前开始吸食海洛因,近3个月来,在右臀部和左臂自行肌肉注射。5天前,患者在一戒毒医院自愿接受海洛因戒除治疗,治疗药物具体不详,后因注射部位出现巨大脓肿。
- 何跃忠陈芝李光张晋宁红梅魏光玉唐学林史寅奎
- 关键词:海洛因成瘾破伤风吸食海洛因巨大脓肿脱瘾治疗
- 急性髓性白血病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最近研究表明某些恶性疾病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存在异常,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初诊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患者骨髓MSC是...
- 宁红梅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急性髓性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耐药
- 文献传递
- 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GVHD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建立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模型。方法:将供体C57BL/6雄性小鼠骨髓细胞和脾细胞按不同细胞数混合,输入接受照射后的受鼠雌性BALB/c小鼠,观察受鼠的一般情况、生存期、组织病理学和嵌合体检查。结果:给予5×10^6个以上的供者脾细胞的各组小鼠都发生了急性GVHD,但小鼠GVHD出现的时间不同。结论:成功地建立了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GVHD模型,输入5×10^6-5×10^7个供鼠脾细胞均适用于小鼠GVHD防治的研究,可以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供鼠脾细胞的数量。
- 扈江伟金建刚王莉莎宁红梅俞立权冯凯陈虎
- 关键词: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
- 与骨髓MSC共孵育的T淋巴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探讨经MSC诱导免疫耐受的T淋巴细胞对与MSC同源的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以证实MSC诱导免疫耐受的同时,是否也削弱了移植物抗肿瘤的作用。方法初治的白血病患者留取原代肿瘤细胞,液氮保存,诱导缓解后培养同一患者的骨髓MSC,取异体T淋巴细胞与MSC共孵育,比较与MSC共孵育的T淋巴细胞对MSC同源的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是否减弱。结果与MSC共孵育后,T淋巴细胞对MSC同源的肿瘤细胞仍有杀伤作用,但与未共孵育者相比,杀伤活性减弱。结论MSC在诱导免疫耐受的同时也削弱了GVL的作用,提示在以MSC诱导免疫耐受预防GVHD的方案中,应考虑同时加强GVL作用,以防肿瘤复发。
- 冯凯毕冬杰李渤涛俞志勇宁红梅楼晓徐晨李欲航胡亮钉江岷陈虎
- 关键词:免疫耐受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 体外连续传代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染色体核型的稳定性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分析不同代次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的染色体核型,初步评价UC-MSCs在体外连续传代培养过程中染色体结构的稳定性。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UC-MSCs,贴壁培养传代,通过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及多向分化潜能等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利用G显带分析第3、5、7代细胞的染色体核型。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第3、5、7代UC-MSCs为正常二倍体核型,G显带未见染色体结构异常。UC-MSCs呈成纤维样形态生长,高表达CD73、CD90、CD105,不表达CD34、CD45、CD40、CD80、CD86、CD154、HLA-DR;在特定的体外诱导条件下可以向骨、脂肪、软骨分化。结论 UC-MSCs在体外连续传代培养7代以内染色体结构稳定,为临床应用UC-MSCs的安全性提供了遗传学方面的实验依据。
- 王军徐曼盛宏霞孔维霞扈江伟廖丽汤永永宁红梅张斌陈虎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脐带核型连续传代
- 维库溴胺在破伤风并发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附1例报告
- 1999年
-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1岁,因意识不清、抽搐12h入院。患者缘于3年前开始吸食海洛因,近3个月来,在右臀部和左臂自行肌肉注射,后因注射部位出现巨大脓肿,入院前1d给予脓肿引流术。12h前,患者出现阵发性抽搐和大汗淋漓,抽搐发作逐渐频繁,意识逐渐模糊,...
- 何跃忠陈芝李光张晋宁红梅唐学林史寅奎
- 关键词:破伤风呼吸衰竭药物疗法维库溴胺
- DC-CIK细胞免疫治疗白血病移植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 目的:观察DC-CIK细胞免疫治疗白血病移植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体外诱导产生DC和CIK细胞,分次回输给急性白血病异基因移植后复发患者17例,其中分子学复发9例,骨髓复发7例,中枢神经系统...
- 王丹红胡亮钉江岷高海燕宁红梅李欲航徐晨俞志勇陈虎
- 关键词:免疫治疗DC-CIK细胞白血病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对异基因T淋巴细胞表型的影响被引量:27
- 2005年
- 为了研究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MSC)的免疫调节作用 ,探讨防治异基因骨髓移植中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和移植排斥反应 (HVGR)的可能途径 ,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 ,并通过其形态的均一性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标志以鉴定其纯度 ,将MSC分别以 8× 10 4 (A组 )、4× 10 4 (B组 )和 2× 10 4 (C组 )个细胞 孔分别接种于 6孔板 ,并与经分离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共培养 7天 ,以单独培养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为对照组 ,用流式细胞仪分别在培养 0、2 4、72小时和 7天测定各组T细胞上CD3、CD4、CD8、CD2 5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 :T细胞和MSC共培养组与T细胞单独培养组相比 ,A组和B组CD4 + CD2 5 + 免疫调节性T细胞和CD8+ T细胞明显增多 ,A组和B组之间无明显差别。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CD3、CD4、CD2 5表达无明显差别。结论 :骨髓MSCs在体外可使外周血T细胞表型发生改变 ,CD4 + CD2 5 + 免疫调节性T细胞和CD8+ T细胞明显增多 ,本研究结果为临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防GVHD时MSCs的输注数量提供了参考。
- 宁红梅金建刚扈江伟冯凯陈虎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CD4^+CD25^+T细胞CD8^+T细胞GVHD免疫耐受
- CD25单抗在无血缘关系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研究
- 目的:探讨CD25单抗在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对造血干细胞植入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作用,并对移植后总体生存率、GVHD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移植后白血病复发及感染进行分析。尝试建立一个新的、有效的无关供者移植...
- 胡亮钉李渤涛李欲航徐晨俞志勇宁红梅楼晓江岷陈虎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白血病复发
- 文献传递
- 树突状细胞介导的抗白血病效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 2005年
- 肿瘤的免疫治疗作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树突状细胞(DC)是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不仅能够激活自体的抗肿瘤免疫,同样能够提高异体免疫组织的抗肿瘤效应。为了探讨外周血来源的DC体外培养扩增和临床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DC免疫治疗对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自体骨髓移植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利用CS3000Plus采集1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自体骨髓移植后的病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过2周的体外培养后行DC免疫治疗,治疗后长期随访观察其无病生存时间。结果表明,无一例发现有与DC免疫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为:DC组5年生存率为75.52%,非DC组5年生存率为45.71%,DC组在累计生存率上明显优于非DC组。结论:外周血来源的DC体外培养和临床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在自体骨髓移植术后应用DC免疫治疗延长了其无病生存时间,提高了长期生存率。
- 陈虎楼晓江岷胡亮钉俞志勇徐晨李渤涛宁红梅李欲航冯凯刘广贤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抗白血病效应自体骨髓移植免疫治疗细胞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