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延君
-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Alcohol dehydrogenase I expression correlates with CDR1, CDR2 and FLU1 expression in Candida albicans from patients with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 The critical mechanism of drug resistance in C.albicans involves efflux pumps, which largely depends on energy...
- 郭慧宋延君张晓利高来强李水秀张宏
- 汉防己甲素对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抗烟曲霉体外增效活性研究
- 2015年
-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对伊曲康唑(itraconazole,ITR)、伏立康唑(voriconazole,VRC)和泊沙康唑(posaconazole,PCZ)体外抗烟曲霉有无增效活性。方法参照M38-A2方案的微量稀释法,以23株烟曲霉临床株为研究对象,测定TET对其的最大非细胞毒性剂量和ITC、VRC、PCZ单独及联合TET对其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s)。结果 TET抗烟曲霉的最大非细胞毒性剂量为80μg/mL。ITC单独及联合TET对烟曲霉的MIC值范围分别为0.5μg/mL^32μg/mL和0.0625μg/mL^4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RC单独及联合TET的MIC值范围分别为0.25μg/mL^2μg/mL和0.03125μg/mL^0.25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Z单独及联合TET的MIC值范围分别为0.125μg/mL^1μg/mL和0.03125μg/mL^0.25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防己甲素在体外对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抗烟曲霉有增效活性。
- 李水秀宋延君石建萍郭慧张玲玲张宏
- 关键词:汉防己甲素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烟曲霉
- 以棋盘法测定汉防己甲素与伊曲康唑的体外联合抗烟曲霉作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在体外对伊曲康唑抗烟曲霉活性是否有增效作用。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M38-A2方案,采用棋盘式微量液基稀释法,以21株烟曲霉临床株为研究对象,测定汉防己甲素联合伊曲康唑对其的抗真菌活性,以OD值测定法判读最低抑菌浓度,并以FICI法评价结果,同时以其中的AF46株为代表,用等效线图解法验证结果。结果汉防己甲素与伊曲康唑单独作用于上述烟曲霉临床株的最低抑菌浓度值分别为256~512μg/mL、0.125~32μg/mL,联合用药时的最低抑菌浓度值分别降至8~64μg/mL、0.03~2μg/mL,且终点清晰,“拖尾现象”消失,FI—CI值为0.08~0.38,均表现为显著协同作用。AF46株的等效曲线呈凹形,也表明具有协同作用。结论汉防己甲素在体外对伊曲康唑抗烟曲霉活性有显著增效作用。
- 吴锐刁文琦宋延君李水秀吕霞琳王露霞刘维达张宏
- 关键词:汉防己甲素伊曲康唑烟曲霉棋盘法
- 汉防己甲素对氟康唑抗白念珠菌生物膜增效活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对氟康唑(fluconazole,FLC)抗白念珠菌生物膜是否有增效活性。方法构建白念珠菌生物膜,参照微量稀释法,测定FLC单独及其联合TET对生物膜不同时期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生物膜重新悬浮后,测定FLC单独及其联合TET对不同浓度菌液的MIC。结果 FLC单独及其联合TET对白念珠菌生物膜最初期(0h)的MIC50值范围分别为0.25~64μg/mL和0.125~16μg/mL(P=0.002);早期(4h)的MIC50值范围分别为8~256μg/mL和1~64μg/mL(P=0.000);中期(24h)、成熟期(48h)的MIC50值均>1024μg/mL。生物膜重新悬浮后,FLC单独及其联合TET对低浓度菌液(终浓度为1×103 CFU/mL)的MIC值范围分别为0.25~64μg/mL和0.125~16μg/mL(P=0.003),高浓度菌液(终浓度为1×106 CFU/mL)的MIC值均>64μg/mL。结论汉防己甲素在体外对氟康唑抗白念珠菌生物膜最初期(0h)、早期(4h)有增效活性,对中期(24h)、成熟期(48h)无增效活性;汉防己甲素对氟康唑抗白念珠菌生物膜重新悬浮后的低浓度菌液(终浓度为1×103 CFU/mL)有增效活性,高浓度菌液(终浓度为1×106 CFU/mL)无增效活性。
- 李水秀刘朝红张宏张晓利宋延君
- 关键词:汉防己甲素氟康唑白念珠菌生物膜
- ADH1基因与白念珠菌耐药性和致病力的相关性研究
- 白念珠菌易于感染、难以防治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致病机制复杂且耐药现象严重。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陆续发现一些新的基因可能与白念珠菌的致病过程或耐药机制相关,因此,深入研究这些基因的具体功能对进一步了解白念珠菌的致病机理并缓解其...
- 宋延君
- 关键词:白念珠菌耐药性致病力
- 以棋盘法测定并评价汉防己甲素与酮康唑联合对白念珠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对酮康唑抗白念珠菌有无增效活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M27-A3方案,采用棋盘式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汉防己甲素和酮康唑联合对16株同一亲本来源的白念珠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以OD值测定法判读最低抑菌浓度,并以FICI法对联合用药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汉防己甲素与酮康唑单独作用于上述16株白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64-128μg/mL和1-32μg/mL;两药联合时的最低抑菌浓度值分别降至2-16μg/mL和0.016-0.5μg/mL,且终点清晰,"拖尾现象"消失,FICI值为0.033-0.133,均表现为显著协同作用。结论汉防己甲素在体外对酮康唑抗白念珠菌活性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 宋延君张宏李水秀张晓利郭慧吴锐
- 关键词:汉防己甲素酮康唑白念珠菌棋盘法
- 以棋盘法测定汉防己甲素联合伏立康唑的体外抗烟曲霉活性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汉防己甲素对伏立康唑抗烟曲霉的体外增效活性。 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M38-A2方案,采用棋盘式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汉防己甲素联合伏立康唑对21株烟曲霉临床株的抗真菌活性,以吸光度A值测定法判读最低抑菌浓度,并以FICI法评价联合用药的效果,同时以其中的CMCC(F)A.1a株为代表,用等效线图解法验证结果。 结果 汉防己甲素与伏立康唑单独作用于上述烟曲霉临床株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512 μg/ml和0.125 ~ 2 μg/ml,联合用药时的最低抑菌浓度值分别降至8 ~ 128 μg/ml和0.03 ~ 0.5 μg/ml,且终点清晰,“拖尾现象”消失,FICI值为0.13 ~ 0.63,有16株菌表现为协同作用,其余菌株表现为无关作用。CMCC株相应的MIC值等效曲线是凹形,也表明具有协同作用。 结论 汉防己甲素对伏立康唑抗烟曲霉有体外增效活性。
- 刁文琦吴锐宋延君李水秀吕霞琳王露霞刘维达张宏
- 关键词:粉防己碱伏立康唑烟曲霉棋盘法
- 粉防己碱对酮康唑抗近平滑念珠菌复合体的体外增效活性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在体外对酮康唑抗近平滑念珠菌复合体有无增效作用。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M27-A3方案,采用棋盘式微量稀释法测定酮康唑单独及联合粉防己碱抗21株近平滑念珠菌复合体临床株抗真菌活性,结合部分抑制浓度指数(FICI)对结果进行评价;以甲基四氮盐(xTT)法分别测定不同时间点药物作用的效果,绘制时间杀菌曲线,动态观察药物体外抗近平滑念珠菌复合体活性。结果粉防己碱与酮康唑单独作用于21株近平滑念珠菌复合体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是32—64mg/L和0.03125~2mg/L,两药联合时最低抑菌浓度分别降至2.8mg/L和0.008。0.25mg/L,FICI值为0.09~0.5;时间杀菌曲线表明,与酮康唑单用组和粉防己碱单用组相比,酮康唑联合粉防己碱组真菌生长延迟明显。结论粉防己碱在体外对酮康唑抗近平滑念珠菌复合体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 赵亚婧李水秀蒋玲宋延君郭慧刘维达沈永年朱坤举张宏
- 关键词:念珠菌属酮康唑粉防己碱药物协同作用
- 白念珠菌CDR1/CDR2和MDR1基因高表达对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索白念珠菌CDR1/CDR2和MDR1基因高表达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以白念珠菌CDR1/CDR2和MDR1基因高表达株及其亲本株为研究对象,测定过氧化氢(H2O2)对菌株生长的影响。以H2O2建立氧化应激模型,比较各菌株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ΔΨm)、氧化应激相关基因(CAP1和GRP2)和ROS清除相关基因(SOD2和SOD5)转录水平的差异。结果各菌株均在5mmol/L H2O2作用时出现100%生长抑制;H2O2能升高细胞内ROS和降低ΔΨm(P<0.05),其中高表达株中两者的变化幅度较亲本株低(P<0.05);同时高表达株中CAP1和GRP2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上调以及SOD2和SOD5基因的下调也较亲本株少(P<0.05)。结论 CDR1/CDR2和MDR1基因高表达能够降低白念珠菌的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其对氧化应激的适应性。
- 蒋玲赵亚婧李水秀宋延君郭慧朱坤举张宏
- 关键词:白念珠菌MDR1基因氧化应激
- 汉防己甲素与唑类药物的体外联合抗真菌作用研究
- 目的 系统研究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在体外对临床常用唑类抗真菌药物抗白念珠菌活性的增效作用。 方法 以来自HIV感染者的16株白念珠菌临床株CA-1A-17(无CA-10)为研究对象,选用氟康唑(f...
- 宋延君
- 关键词:汉防己甲素唑类药物白念珠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