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红松

作品数:56 被引量:244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主题

  • 12篇神经内科
  • 12篇内科
  • 10篇肌萎缩
  • 10篇肌萎缩侧索硬...
  • 10篇侧索硬化
  • 8篇急性
  • 8篇教学
  • 7篇医师
  • 7篇缺血
  • 6篇血管
  • 6篇血性
  • 6篇住院医师
  • 6篇卒中
  • 6篇细胞
  • 6篇脑梗
  • 6篇脑梗死
  • 6篇梗死
  • 4篇导师
  • 4篇导师制
  • 4篇医学生

机构

  • 55篇北京大学第三...
  • 7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北京大学第六...

作者

  • 56篇宋红松
  • 48篇樊东升
  • 9篇张华纲
  • 9篇张俊
  • 7篇赵海燕
  • 7篇王力平
  • 6篇刘娜
  • 6篇鲁明
  • 5篇王宏利
  • 5篇张朔
  • 5篇傅瑜
  • 5篇徐迎胜
  • 5篇李小刚
  • 4篇叶珊
  • 4篇郑菊阳
  • 4篇肖卫忠
  • 4篇杨琼
  • 3篇张远锦
  • 3篇杨志杰
  • 3篇沈丽

传媒

  • 5篇中国高等医学...
  • 5篇中国卒中杂志
  • 4篇中华神经科杂...
  • 3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国脑血管病...
  • 2篇中华脑血管病...
  • 2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临床神经电生...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短期评估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通过随机、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对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将50例发病1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rhG-CSF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rhG—CSF治疗组为25例,给予rhG—CSF皮下注射2μg/kg,连续使用5d。对照组25例,按同样方式给予安慰剂。评定的终点指标包括急性脑梗死治疗后第10天、第20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以及副作用。结果经治疗后,rhG-CSF治疗组第20天NIHSS评分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04,P<0.01)、第20天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7,P<0.01)。结论 rhG—CSF治疗急性脑梗死在短时间内观察有效,未见不良反应。其在适应证、治疗剂量及用药时限等方面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俊邓敏张远锦隋伟王力平孙阿萍宋红松鲁明樊东升
关键词: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脑梗死
导师制与传统模式对临床医学八年制实习效果的评价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采用问卷对八年制临床医学生实习情况的调查,评价在导师制和传统模式下进行实习的效果,并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传统模式相比,导师制在师生联系的紧密程度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得分更高,更有利于激发导师的教学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临床实践教学的效果。
张华纲宋红松樊东升
关键词:导师制
角色扮演模式在神经内科医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4年
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为了使住院医师更好地掌握医患沟通技巧,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对神经内科的住院医师在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的模式进行培训,对该培训模式做了初步的应用探索。由角色双方相互进行回馈指导,并由指导教师给予总结点评。该方法具有真实性、趣味性、方便性等特点。
赵海燕宋红松樊东升傅瑜
关键词:角色扮演神经内科医患沟通教学
提高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体会被引量:18
2019年
神经内科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不仅承担神经内科的规范化培训人员的培训,同时承担来自内科、精神科、急诊科等多个相关科室人员的关于神经病学内容的培训工作。为提高培训质量,需明确各类规范化培训人员的来源,根据其轮转目的和时间的不同,因地制宜进行教学;需制定并实行规范的培训管理制度,进行岗前培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专业培训,将人文素质的培养融入日常工作,并持续改进,最终实现培养高层次医师、提高医疗质量的目标。
杨琼赵海燕宋红松樊东升李小刚
关键词:住院医师神经内科教学方式
教师标准化患者结合病例导引教学模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索教师标准化患者(TSP)+病例导引教学(CBL)模式解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课临床教学"老大难"问题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对八年制临床医学系2012级(38人)和2011级(38人)的TIA课采用TSP+CBL教学法和单纯TSP教学法。学习结束时,比较分析两组教学课堂考核成绩和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自评分。用t检验评价2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TSP+CBL组学生课堂考核平均分达(88.76±3.48)分,显著高于TSP组的(85.27±3.01)分(P<0.05)。TSP+CBL组尤在临床思维、与人合作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成绩明显高于TSP组(P<0.01)。TSP+CBL组对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的平均自评分为(92.29±1.56)分,显著高于TSP组的(85.27±3.01)分(P<0.01)。TSP+CBL组在"对教材内容理解掌握程度"、"对新教学法满意程度"、"有利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3个方面显著高于TSP组(均P<0.01)。结论以TSP+CBL的教学模式值得推广,对此类发作-间歇型疾病的临床教学具有普遍性意义。
傅瑜樊东升鲁明宋红松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以学生为主体的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探讨被引量:10
2017年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很多教学方法在医学生培养的不同阶段出现,包括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以案例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以及以团队合作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笔者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规培方式,结合了上述几种教学方法,对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课堂讨论式教学法,取得满意效果。
赵海燕宋红松樊东升
关键词:神经内科住院医师
超急性期不同等级医院神经内科卒中急诊就诊情况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超急性期(发病3小时内)不同等级医院就诊于神经内科急诊的卒中患者分布情况。对象和方法自2009年3月1日至2010年2月28日,针对内蒙古自治区一家二级甲等医院和北京一家三级甲等医院超急性期内就诊于神经内科急诊的卒中患者,统计两家医院患者年龄、性别、不同病因所占比例和静脉溶栓情况。结果两家医院全部卒中就诊患者及急性脑梗死患者年龄无显著差异[(65.4±11.9):(66.2±14.5),P=0.708],[(69.0±11.8):(68.0±13.2),P=0.603];性别比例存在差异[(男:女(53:56)vs.(204:101),P=0.001],[男:女(29:27)vs.(125:61),P=0.040];急性脑梗死患者所占比例(51.4%:61.2%,P=0.089)和全部急性缺血性卒中[脑梗死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总数](77.1%:69.7%,P=0.173)所占比例无显著差异,并且为第一位就诊的原因。TIA所占比例(25.7%:8.6%,P<0.001)存在显著差异。两家医院溶栓比例存在显著差异(0%:20.7%,P<0.001)。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20.2%:25.0%,P=0.318)以及其他病因(2.8%:5.3%,P=0.310)所占比例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北京不同等级医院就诊的神经内科急诊卒中患者,均以缺血性卒中为主,但三级甲等医院静脉溶栓比例显著高于二级甲等医院。应重视在不同等级医院神经内科急诊开展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治疗的现状和需求。
宋红松黄亚文樊东升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
阿德福韦酯相关范科尼综合征合并脊髓病及周围神经病被引量:5
2014年
1例63岁男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服用阿德福韦酯10 mg,1次/d。用药约3年半后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4年后出现步态不稳。实验室检查示血磷0.37 mmol/L;肌电图检查示双下肢深感觉径路传导阻滞,考虑脊髓病合并周围神经病。给予维生素B_1、B_(12)治疗后好转。约2个月后,患者再次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尿液检查:α1微球蛋白257.8 mg/L,微量白蛋白168 mg/L,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90 U/L。骨密度检查提示骨量减少。考虑阿德福韦酯相关范科尼综合征。停用阿德福韦酯,改为口服恩替卡韦0.5 mg,1次/d,同时给予多维元素片、骨化三醇。18 d后复查,血磷0.75 mmol/L,下肢无力减轻。停用阿德福韦酯5个月后,患者可正常行走。实验室复查:尿α1微球蛋白32.8 mg/L,尿微量白蛋白14 mg/L,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15 U/L,血磷0.90 mmol/L。
李璐宋红松蔡晧东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范科尼综合征脊髓病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慕课”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于医疗集团模式下神经内科教学的思考被引量:12
2021年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医疗集团模式是近年来大型公立医院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慕课”式培训可以有助于解决医疗集团模式下神经内科培训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慕课”由具有专业特长和带教经验丰富的医师精心准备并录制培训课程,再上传至网络平台,由住院医师根据自身的时间和临床需求自行学习。“慕课”式培训集中了师资力量,具有形式更灵活、内容更丰富的特点,是可供临床教学实践探索的方式。
叶珊宋红松樊东升李小刚
关键词:神经内科住院医师
经颏下超声测量成人舌肌厚度参考值及其初步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建立经颏下超声测量健康成人舌肌厚度和评价舌肌纤颤的方法,获得舌肌厚度的正常值及其范围,并探讨其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6年10—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200名健康成人采用3.5 MHz凸阵探头在冠状面测量通过垂直于冠状位法兰克福平面的切面中央处、舌肌上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在相同体位应用7.5 MHz线阵探头观察舌肌纤颤情况.应用此法测量同一时期就诊于神经内科门诊的30例确诊或拟诊级别ALS患者的舌肌厚度并观察舌肌纤颤情况.选取30名年龄和性别与ALS患者相匹配的健康成人,比较健康成人和ALS患者舌肌厚度的差异.结果 男性受检者舌肌厚度[(4.09&#177;0.52)cm]明显大于女性与[(3.70&#177;0.56)cm,t=5.108,P〈0.01],但各年龄组健康成人舌肌厚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舌肌厚度与受检者的体重指数显著相关(r=0.412,P〈0.01);全部健康对照者均未检测到舌肌纤颤.ALS患者舌肌厚度[(3.77&#177;0.58)cm]明显小于健康对照者[(4.05&#177;0.49)cm,t=-0.253,P〈0.05).30例ALS患者中有12例(40%)可见舌肌纤颤.结论 经颏下超声测量舌肌厚度和评估舌肌纤颤的方法稳定可靠,在相关疾病如ALS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宋红松樊东升王宏利刘娜
关键词:参考值肌束震颤肌萎缩侧索硬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