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炳才
- 作品数:9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开县教师进修学校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祈盼语文课堂“真合作”
- 2013年
- 一、走进"小组合作"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如果此时再增进学生间的合作,就能使学生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对新知识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
- 官炳才陈仙
- 关键词:语文课堂建构主义学习观知识经验教师
- 老师,你祈盼怎样的专家引领
- 2014年
- 2013年11月26日,重庆市某中学“教育沙龙:教师与专家面对面”活动现场,场面热闹非凡。能直面平日难得一见的专家教授,老师们如饥似渴地发问。教授前瞻的眼光、敏锐的思维、清晰的思路、雄辩的口才令人叹服,但为数不少的教师总觉得专家没有正面回答自己的问题,没有具体化解自己的疑难。
- 官炳才
- 关键词:老师面对面教师教育
- 学生“经验课程”建构中的教师干预策略
- 2015年
- 时下,一些教师把新课程观下的"放手"演绎成了"放任",导致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特别是在学生"经验课程"建构上,更是不见或少见作为。实践证明,"经验课程"对学生学习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教材知识特点""学生已有经验""学生心智水平"和"教师智慧引导"是影响学生"经验课程"建构的四大要素,这些影响因素都离不开教师积极的教学干预。本文直面"经验课程"建构中的几大主要问题提出干预策略及保障措施,为同仁们的系统研究及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 官炳才
- 关键词:经验课程教师干预
- 从“钱学森之问”看课改追求
- 2013年
- 不经意间看到台湾女作家张晓风在儿子入学后曾写下的文字: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 官炳才
- 关键词:课改女作家
- 例谈作文语言意蕴生成
- 2016年
- 文句有意蕴。既不与明白晓畅对立。也不与艰深晦涩等同,而是追求一种“意在笔先,神余言外”的意境,获得一种语近情遥、语简意丰、含吐不露的表达效果.使人读后如品香茗,如嚼橄榄。
- 官炳才
- 关键词:作文意在笔先
- 基于课标的语文课程意识自觉被引量:2
- 2016年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烈呼唤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意识支配着教师的角色定位及其在教育活动中的存在状态、行为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对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发现太多教师的课程意识是缺位的。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处于“忠实执行者”层面的居多,缺乏必要的课程意识和课程生成能力。语文教师课程意识的价值指向何处?本文试从课内阅读、课外阅读、问题预设、作文教学几个侧面提出高中语文教师课程意识自觉的策略,供同人参考。
- 官炳才邹俊
- 关键词:语文课标语文课程语文教师
- 语文教师要涵养“小课程”意识被引量:1
- 2015年
- 狭义的课程意识,即指教师对课程的敏感程度。其主要包含课程理论的自我建构意识、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一线教师课程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课改的成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课程意识对于教师的现实意义在于,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评课,都要问一问:为什么教?教什么?在哪个时段教?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怎样促进学生的发展?对这些问题的反思,是生成课程价值与课堂实效的前提与保障。
- 官炳才
- 关键词:课程意识课堂实效教学课时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自我建构
- 《汉家寨》教学设计--“让阅读指向写作”导学案例被引量:2
- 2014年
- 【课文特点】 《汉家寨》来自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文章追忆途径汉家寨的情景,作品无论从题材内容、语言形式还是写作观念,都凸显出与其他作家完全不同的特质,以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来展示一个特殊地域、特殊社会以及生活在其中的特殊人群的精神文化。
- 官炳才
- 关键词:写作观念教学设计指向中国现代诗歌语言形式
- 基于“课时”的语文运作课程建构被引量:3
- 2015年
- 将每一个课时的授课视为课程来建构,其课程观的要义在于动态生成。这种课程笔者姑且借古德莱德对课程实施层次划分之名谓之"运作课程",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拙文用意,强调课程建构落实到每一堂课之上,下文改称为"课时课程"。课时课程对于语文教师的现实意义在于,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评课,都要问一问:为什么教?教什么?在哪个时段教?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怎样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试提出几种课时课程建构策略,供参考。
- 官炳才
- 关键词:语文教师课程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