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媛媛
- 作品数:107 被引量:20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眼底病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生物学更多>>
- 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球后注射对兔视神经毒副作用的电镜观察
- 目的:初步观察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对兔视神经的毒性作用。方法:10只正常新西兰兔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利多卡因组、布比卡因组和利多卡因+ 布比卡因组5组,每组2只兔(4眼)。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
- 解正高吴星伟宫媛媛宋毅
- 关键词:球后注射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电镜观察毒副作用
- 文献传递
- 巨细胞病毒感染致黄斑中心凹坏死及黄斑裂孔1例
- 2024年
- 患者女,68岁。因右眼无痛性视力下降伴黑影遮挡20d,于2023年3月4日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就诊。患者曾于2023年2月15日在外院诊断为“玻璃体混浊”,给予口服普罗碘铵、胰激肽酶原治疗无明显好转。患者有糖尿病病史8年余,口服格列美脲,空腹血糖控制在6~7mmol/L之间。否认高血压、冠心病、恶性肿瘤等病史,否认高度近视、眼部外伤、眼部手术及家族史。
- 林媛媛宫媛媛
- 关键词:黄斑裂孔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 玻璃体腔注射rhEPO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防护的时间剂量效应
- 目的 EPO是一种内源性细胞因子,因有抗凋亡作用而能发挥神经保护作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是临床药物,对一些以凋亡为主的视网膜变性疾病,有潜在的治疗价值。本研究旨在观察玻璃体腔单次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 宫媛媛仇亚婷张红梅顾青吴星伟
- 关键词:光损伤视网膜电流图促红细胞生成素视网膜玻璃体腔注射
- 文献传递
- 叶黄素在眼科疾病中作用和机制的实验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2年
- 叶黄素可清除单氧基团和过氧化自由基,对视网膜的保护机制主要体现为滤过蓝光和抗氧化损伤。叶黄素在多种眼科疾病中的预防及治疗作用虽被临床证明有效,但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待临床与基础研究探索。文章对叶黄素在眼科疾病中作用和机制的实验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介绍常见眼科疾病动物模型中和眼科相关细胞中叶黄素的研究。
- 张薇童念庭尹莉莉宫媛媛吴星伟
- 关键词:叶黄素动物模型细胞实验抗氧化
- F-VEP在监测EAE大鼠视神经病变中的作用
- <正>目的:研究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在监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视神经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制作Wistar大鼠EAE模型,以对照组大鼠F-VEP检测值确立本实验正常参考值。模型
- 朱潇颖宫媛媛赵永波
- 关键词:EAEF-VEP
- 文献传递
- 抗VEGF药物在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围手术期的应用被引量:23
- 2014年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新生血管性眼病密切相关,是有效的治疗靶点.抗VEGF药物能减少新生血管形成,降低血管通透性,为新生血管性眼病的治疗带来重大变革.目前雷珠单抗在国内已被批准用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在美国被批准用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和视网膜静脉阻塞后黄斑水肿的治疗.抗VEGF药物也作为适应证外治疗药物用于其他新生血管性眼病的治疗,如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他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抗VEGF药物辅助手术治疗显示出明显的疗效,可减少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和疾病的复发率.就贝伐单抗和雷珠单抗等抗VEGF药物在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围手术期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 蒋磊宫媛媛
- 关键词:围手术期视网膜疾病青光眼新生血管
- 青年国人黄斑色素密度与眼轴长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主要分布于黄斑区视网膜内层的黄斑色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和光防护作用,并能消除色差,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相关。临床研究发现,黄斑色素密度(MPOD)的降低与多种黄斑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高度近视患者发生黄斑病变的几率会随近视的发展而增加,而眼轴延长在近视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近视患者眼轴长度变化与MPOD值的关系尚未见明确报道。因此,我们对一组青年国人近视患者MPOD与眼轴长度的相关关系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童念庭吴星伟张薇宫媛媛仇亚婷
- 关键词:黄斑近视
- 实验动物的视觉电生理记录及其微型电极的制作
- 目的:观察自制动物电极在不同实验动物的视觉电生理记录情况。方法:采用镀银铜丝,注射用1ml不锈钢针等材料自制动物用皮肤电极,及角膜双圈型电极,使用美国LKC UTAS—2000型电生理仪记录大鼠,兔,豚鼠,小鼠眼电生理情...
- 吴晓平宫媛媛吴星伟许迅张皙
- 关键词:实验动物电生理记录
- 文献传递
- 中药黄斑颗粒灌胃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黄斑颗粒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1只分为给药组、对照组和正常组,光损伤前10d用中药复方黄斑颗粒灌胃,对照组用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光损伤白色荧光灯平均光照强度2800Lux,暗适应24h后,散瞳光照5h后置暗环境饲养,光损伤后继续给药给水,3d后取眼球做石蜡包埋切片,用TUNEL方法进行染色,同时留取眼球进行电镜观察超微形态改变。结果:正常组视网膜结构规整,几乎无TUNEL染色阳性细胞,对照组外核层有大量黄色阳性细胞,结构紊乱,给药组散在少量阳性细胞;电镜下观察可见对照组色素上皮细胞微绒毛消失,光感受器外段排列紊乱,外核层有较多的固缩凋亡细胞核,而给药组则散在少量凋亡细胞。结论:中药黄斑颗粒可能通过对抗细胞凋亡而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 宫媛媛宋毅张红梅吴星伟
- 关键词:黄斑颗粒光损伤视网膜变性凋亡检测
- 外源性可溶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对正常大鼠视网膜神经元存活的影响
-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外源性可溶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EPOsR)对视网膜神经元存活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PBS 组、EPOsR 2 ng 组、EPOsR 20 ng 组、EPOsR 200 ng...
- 解正高吴星伟邱庆华宫媛媛宋毅李彩红
- 关键词:神经元存活正常大鼠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