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鹏 作品数:18 被引量:37 H指数:3 供职机构: 开滦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射频消融术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究射频消融术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3例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患者骨水泥外渗情况、术前术后VAS评分、术前术后KPS评分及术后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患者的骨水泥外渗率及复发率均较低,且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及KPS评分情况均优于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射频消融术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有助于降低患者骨水泥外渗率及复发率,并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功能状态。 栗战营 刘白鹭 朱雁兵 赵焕燕 刘宝军 崔永鹏关键词:射频消融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脊柱转移性肿瘤 GDF-15、ZEB1、TIP30和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2017年 胶质瘤是由神经胶质细胞癌变产生,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死亡率很高。目前对肿瘤的研究进入分子阶段,GDF-15、ZEB1、TIP30是重要的肿瘤因子,他们在生理状态下影响着机体的发育、正常分化,参与细胞的正常代谢、激素调控。在病理状态下,在多种肿瘤中他们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表达情况影响着肿瘤患者的预后情况,就近的研究表明在胶质瘤也可检测到三者的表达,但是其具体作用、作用途径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赵瑞涛 崔永鹏 李美慧 裴斐关键词:胶质瘤 肿瘤因子 星形细胞瘤MRI弥散成像、瘤周水肿与HIF-1α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014年 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RI)和MRI定量指标来研究星形细胞瘤弥散成像、瘤周水肿与肿瘤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的相关性,以及星形细胞瘤在缺氧环境下的浸润、生长、增殖能力及恶性度,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前均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并计算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计算MRI水肿指数(EI),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低级别星形细胞瘤(WHOⅠ-Ⅱ级)的平均ADC值高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WHOⅢ-Ⅳ级),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平均EI值低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高、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中HIF-1α均有表达,且星形细胞瘤的HIF-1α表达水平随着星形细胞瘤临床病理程度增高而加强,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内部平均HIF-1α指数低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肿瘤区ADC值与HIF-1α呈显著负相关,肿瘤区ADC值和EI值呈负相关,HIF-1α和EI值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核磁共振定量参数ADC值、EI值与常规MRI联合应用及HIF-1α的表达可显著提高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的准确性,进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MRI虽然能很好地间接反应星形细胞瘤的分子生物学行径,但瘤周水肿不能用单一理论解释。 崔永鹏 舒畅 王静 代研 郁文芝 李云超关键词:星形细胞瘤 缺氧诱导因子-1Α 瘤周水肿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脊柱转移肿瘤的安全性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射频消融术(RFA)对于治疗脊柱转移肿瘤的安全性。方法将20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脊柱转移肿瘤患者纳入为实验对象,共计28例脊柱转移瘤。所有患者均先行RFA,再行PKP。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手术后患者的VAS评分与手术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RFA手术中未出现皮肤灼烧等并发症。术后2例出现骨水泥椎旁渗漏,3例出现椎间隙渗漏。结论 PKP联合RFA对治疗脊柱转移肿瘤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具有高效的止痛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创口小,安全性高,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栗战营 刘白鹭 朱雁兵 赵焕燕 刘宝军 崔永鹏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射频消融术 脊柱转移肿瘤 HER-2、Ki-67及MMP-9的表达与脑膜瘤分级及预后的探讨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脑膜瘤肿瘤组织病理分级的关系,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选取脑膜瘤手术切除标本33份,采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HER-2、Ki-67、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原位杂交方法(ISH)检测脑膜瘤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HER-2、MMP-9编码的m RNA(HER-2 m RNA、MMP-9 m RNA)的表达情况,并用图象分析法进行形态学定量。结果恶性组和良性组HER-2、Ki-67、MMP-9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复发组和良性非复发组的MMP-9 m RNA、HER-2 m 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R-2、Ki-67、MMP-9在脑膜瘤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很可能是良恶性脑膜瘤鉴别诊断中有辅助作用的指标之一。HER-2、MMP-9在脑膜瘤的表达可能与脑膜瘤复发有关。HER-2及MMP-9较高表达可能与复发的良性脑膜瘤恶变有关。 刘文兴 王馥丽 张俊录 吴禹铮 崔永鹏 曹立瀛 卢德宏关键词:HER-2 KI-67 脑膜瘤 原位杂交 星形细胞瘤MRI定量参数与HIF-1α表达的相关性 崔永鹏 舒畅 朱雁兵 代研 郁文芝 王静 栗战营 赵焕燕 李云超 课题通过测量星形细胞瘤瘤实质的ADC值和对一些通过常规MRI序列得到的图像的量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手段检测HIF-1α的表达。研究了MRI定量参数和HIF-1α表达的关系,其创新点为:核磁共振定量参数ADC值、rADC值...关键词:关键词:星形细胞瘤 肿瘤治疗 癫痫大鼠海马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变化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戊四氮点燃慢性癫痫模型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变化,探讨谷氨酰胺合成酶在癫痫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酶活性测定法,研究海马内谷氨酰胺合成酶表达细胞差异以及酶活性改变。结果慢性癫痫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被激活,细胞体积增大,突起粗大,谷氨酰胺合成酶的表达阳性,但较正常组明显减少,而GFAP表达增高;慢性癫痫大鼠海马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明显降低。结论谷氨酰胺合成酶缺乏可能是癫痫发生的一个分子基础。 刘宝军 裴斐 李继华 白云驰 崔永鹏关键词:谷氨酰胺合成酶 癫痫 丹参 海马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 目的:探讨影响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临床资料。手术采用经绒球小结叶入路显露面神经脑干段,明确责任血管后将其推移,在血管与脑... 付玉海 阚志生 崔永鹏 李云超关键词:面肌痉挛 显微外科 微血管减压术 并发症 文献传递 癫痫及其发作次数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8年 目的分析癫痫及其发作次数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开滦总医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癫痫患者272例作为观察组,根据癫痫发作次数分为A组(癫痫发作次数1次/月,n=115)、B组(癫痫发作次数2~3次/月,n=99)、C组(癫痫发作次数≥4次/月,n=58);另选取同期于开滦总医院体检健康者27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受试者、不同癫痫发作次数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癫痫及其发作次数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受试者性别、年龄、舒张压(DBP)、高脂血症病史及血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受试者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高血压病史、空腹血糖(FPG)、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1.52,95%CI(1.25,1.85)]、SBP[OR=1.12,95%CI(1.04,1.18)]、高血压病史[OR=1.60,95%CI(1.30,1.98)]是癫痫的影响因素(P<0.05);除此之外,与hs-CRP<5.41 g/L相比,hs-CRP 5.41~9.00 g/L[OR=1.43,95%CI(1.12,1.84)]、9.01~15.59 g/L[OR=1.74,95%CI(1.37,2.20)]、>15.59 g/L[OR=2.69,95%(2.07,3.47)]亦是癫痫的影响因素(P<0.05)。A组、B组、C组患者性别、年龄、BMI、SBP、DBP、高脂血症病史、癫痫病程、FPG及血清TG、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患者高血压病史、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OR=3.56,95%CI(1.50,8.44)]是癫痫发作次数的影响因素(P<0.05);除此之外,与hs-CRP<5.41 g/L相比,hs-CRP 5.41~9.00 g/L[OR=2.20,95%CI(1.15,4.21)]、9.01~15.59 g/L[OR=2.50,95%CI(1.28,4.89)]、>15.59 g/L[OR=6.10,95%CI(3.02,12.37)]亦是癫痫发作次数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BMI、SBP、高血压病史、血清hs-CRP水平是癫痫的影响因素,高血压病史、血清hs-C 李继华 杨娜 李壬子 袁彬 崔永鹏 刘宝军 裴婓 孟艳 马骏驰关键词:癫痫 动脉瘤夹闭术与弹簧圈瘤腔内栓塞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比较动脉瘤夹闭术与弹簧圈瘤腔内栓塞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取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弹簧圈瘤腔内栓塞治疗。治疗3个月后,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利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54.55%,高于对照组的3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O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主要有再出血、脑积水和脑血管痉挛,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夹闭术和弹簧圈瘤腔内栓塞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均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弹簧圈瘤腔内栓塞治疗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疗效更好。 杨娜 李继华 李壬子 袁彬 马骏驰 高建超 崔永鹏 刘耘关键词:栓塞手术 夹闭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