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连标
- 作品数:30 被引量:33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外贸隐含能源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文章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技术,利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三个年份的数据库,对中国外贸隐含能源的变化趋势和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01-2007年间,中国贸易隐含能源净出口由156Mtoe (百万吨油当量) 增至514M...
- 崔连标范英彭盼朱磊
-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
- 文献传递
- 中国城市碳排放效率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
- 2024年
- 本文基于2006-2021年中国282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中国城市碳排放效率进行了测度分析,并构建面板Tobit回归模型探究了中国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碳排放效率呈上升趋势,且城市碳排放效率分布呈现不均衡现象。平均来看,东部地区城市碳排放效率最高,西部地区最低;产业结构、技术创新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对碳排放效率有促进作用;城镇化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效率具有反向抑制作用。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各城市碳排放效率水平,需加强城市间合作,制定差异化碳排放政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能源消费结构的源头降低碳排放。
- 姜妍崔连标陈惠
- 关键词:碳排放效率MALMQUIST指数TOBIT模型
- 碳关税背景下中国主动减排策略可行性分析被引量:25
- 2013年
- 针对中国能否主动减排以应对美国碳关税的威胁,提出一种基于成本公平性原则的差异化碳税政策,在该政策下碳税给不同国家带来的成本压力几乎相当,中美两国间总的竞争优势在碳税政策实施前后变化不大。通过设置美国对国内征收碳税、美国对国内征收碳税并对中国征收碳关税以及中美两国差异化碳税3种政策情景,运用环境版全球贸易分析模型探讨中国基于成本公平性原则主动减排是否可以成为一种应对美国碳关税威胁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碳关税不是一个有效的减排政策,其促进减少碳排放和防止碳泄漏的作用非常有限;居民福利和碳排放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表明,中国基于成本公平性原则自主减排优于被美国征收碳关税,并可以应对美国碳关税的威胁。
- 崔连标朱磊范英
- 关键词:碳关税全球贸易分析模型
- “一带一路”倡议能否缓解TPP对中国的负面影响?被引量:9
- 2018年
- 美国特朗普政府退出TPP并未使得该协议完全废除,美国以外的成员国正在谋求签署"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美国TPP政策的调整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亟待评估。面对TPP的冲击,中国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能否成为缓解TPP负面影响的应对举措呢?文章采用全球多区域CGE模型,对TPP和"一带一路"的经济影响分别进行量化评估,对比分析不同政策的国际经济效应。研究发现:(1)从实际GDP和居民福利来看,无论美国是否退出TPP,中国都是该战略的重要损害国。(2)从贸易畅通视角推进"一带一路"有助于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福利水平改善,能够大幅缓解TPP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冲击。(3)"一带一路"有助于中国高耗能行业的出口,钢铁行业、纺织服装业和化工行业的出口扩张效应尤其明显。(4)"一带一路"实施对韩国的负面影响较大,因此韩国若能加入该倡议,将使其获得显著的经济增长和福利改善。文章的研究结论既对促进"一带一路"的发展和扩张有积极作用,也为化解中国高耗能行业的产能过剩提供了有益参考。
- 崔连标洪雪雯宋马林
- 关键词:GTAP模型高耗能行业
- 长三角地区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评估
- 2024年
- 长三角地区正在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但其减污降碳协同潜力如何?目前鲜有文献展开量化评估。该研究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从全要素角度测算了长三角地区PM2.5和CO_(2)的边际减排成本,通过比较单独减排与协同减排下的成本变动,估算长三角整体、省际层面和城市层面的减污降碳协同潜力,模拟不同发展情形下协同效应变化。结果发现:(1)2011—2021年,相比单独减排,协同减排视角下长三角地区边际减污成本与边际降碳成本均有显著降低,其中边际减污成本缩减了35.28%,边际降碳成本缩减了32.41%。(2)省际层面看,长三角三省一市边际减排成本之间异质性明显。其中,安徽省边际减污和边际降碳成本最低,上海市边际减污和边际降碳成本偏高。(3)与单独减排相比,协同减排下安徽省边际减排成本的缩减比例最为突出,其减污降碳协同潜力也最为突出。(4)城市层面看,低碳发展优先是减污成本最小化的治理方案,清洁空气优先是降碳成本最小化的治理策略,而若以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最大化为目标,不同城市需根据自身经济发展阶段、能源资源禀赋和环境水平等探索与之相匹配的减污降碳协同策略。该研究通过估算长三角地区边际减污成本和边际降碳成本,揭示了该地区减污降碳协同潜力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对长三角地区科学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有参考价值。
- 崔连标李晓段宏波
- 关键词:边际减排成本
- 基于碳减排贡献原则的绿色气候基金分配研究被引量:15
- 2014年
- 本文讨论了"后京都"时代绿色气候基金(GCF)如何在发展中国家间分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碳减排贡献原则的分配方案,在此方案下一国的减排贡献越大其所能获得的资金也将越多。研究采用环境版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E)定量分析了GCF分配方案对各国的经济环境影响。结果发现,基于减排贡献的分配原则,所有发展中国家均能获得一定额度的减排基金和适应基金,并且在政策实施初期100亿美元和1 000亿美元的GCF能够促使发展中国家分别减排14.7亿tCO2和31.8亿tCO2。GCF分配方案对各国居民福利的影响依赖于绿色基金融资额度,只有当GCF达到一定融资水平时,才会出现所有发展中国家居民福利均改善的情况。总的看来,基于减排贡献原则的GCF分配方案,不仅能为发展中国家募集一定的适应基金,也能取得较为明显的减排效果,是对"后京都"时代全球气候变化适应和温室气体减排的一种兼顾。
- 崔连标朱磊范英
- 关键词:气候变化
- 全球绿色气候基金融资责任分摊机制研究——一种兼顾责任与能力的视角被引量:13
- 2015年
- 文章基于当前全球绿色气候基金(GCF)融资不足的现实背景,从国家间融资分摊的历史责任和支付能力视角出发,并借鉴联合国会费分摊(UN)、联合国官方发展援助计划(ODA)和全球环境基金(GEF)等现存的国际资金筹集经验,对五种潜在融资机制下GCF融资责任的分摊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投票理论对不同方案进行加权,得到一种兼顾多种分摊思想的PSC融资责任分摊体系。研究发现:(1)不同分摊方案会有不同的出资结果,如美国在GEF方案下出资份额最小,而日本和欧盟则在历史责任方案下分摊份额最小;(2)在PSC分摊框架下,欧盟需要出资43.57%,美国需要出资35.33%,日本需要出资9.10%;(3)如果GCF融资成员扩至BRICS国家,金砖国家共需出资6.32%,发达国家仍是气候基金的主要融资方,其中欧盟、日本和美国出资份额之和不低于80%。研究有助于促使气候基金落实融资承诺,其相关方案也能为当前GCF融资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 崔连标宋马林朱磊范英
- 贸易自由化视角下新丝绸之路战略经济影响评估被引量:5
- 2016年
- 新丝绸之路是中国当前实施的一项重大的对外战略,而贸易畅通是中国推进该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已经宣布将积极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激发区域合作潜力。为探讨贸易自由化视角下新丝绸之路战略的经济影响,采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以新丝绸之路建设的核心区(中国和中亚五国)为分析对象,从实际GDP、居民福利、进出口贸易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对中国与中亚五国开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效果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新丝绸之路推进会给沿线国家带来不同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福利改善效果,是一个共同繁荣和发展的战略。受益于关税减免,中国和中亚五国总GDP增长0.011%,总的福利水平改善671.065百万美元。(2)新丝绸之路会显著提升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水平,改变参与国家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通过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向中亚五国出口增长31.402%,中亚五国向中国出口增长14.143%。(3)新丝绸之路战略的推进会带来复杂的行业分布效果,中国纺织业受益较大,但农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均会遭受一定的损失。与之不同,哈萨克斯坦钢铁金属业产出增幅最高,吉尔吉斯斯坦受益最大的是农业。从贸易畅通视角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符合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则,中国应该全面客观地了解新丝绸之路战略的影响,针对那些受损严重的行业可能需要出台一定的保护措施。
- 崔连标孙欣宋马林
- 关键词:全球贸易分析模型居民福利中亚五国
- 国际禁运联盟、供应链中断风险与我国宏观经济易损性——以芯片为例被引量:10
- 2022年
- 美国近期试图构建联盟以不断强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而芯片作为高科技的核心载体,是中美竞争的主战场。文章首次考虑美国构建对华禁运联盟背景下中国面临的芯片供应链中断风险,定量测算芯片进口中断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易损性及其影响边界。文章构建了全球13个区域、12个部门的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不同芯片禁运联盟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冲击影响。研究发现:(1)美国单独实施芯片禁运对中国影响有限,但如果将韩国等经济体纳入其联盟中,中国经济将会遭受显著的负面冲击。(2)在芯片进口完全中断的极端情景下,中国当年实际GDP下降0.49%,出口减少8.02%,就业下降0.18%,失业人数增加约136.35万人。(3)受贸易转移效应影响,美国主导的对华芯片禁运联盟对联盟内外的经济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即联盟内部将会受损,联盟外部将会受益。(4)芯片禁运联盟对其内部成员的经济影响也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如果韩国等经济体加入该联盟,其遭受的经济和就业损失将显著高于美国。(5)中国对芯片产业的补贴政策有助于减轻美国芯片禁运对国内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文章首次揭示了芯片进口中断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边界,为中国应对美国的高科技打压提供决策参考。
- 崔连标翁世梅莫建雷宋马林夏炎
- 关键词:供应链中断
- 全球绿色气候基金方案设计与影响评价
- 作为国际气候融资的重大突破,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提出建立全球绿色气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GCF)的设想,它要求发达国家在2010-2012年间提供300亿美元快速启动资金(Fast-Sta...
- 崔连标
- 关键词:全球贸易分析模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