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师占成

作品数:16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艺术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音乐
  • 2篇电影
  • 2篇移情
  • 2篇音乐美学
  • 2篇渊源
  • 2篇原生态
  • 2篇原生态民歌
  • 2篇中国古代音乐
  • 2篇中国古代音乐...
  • 2篇人类学
  • 2篇文化
  • 2篇理论渊源
  • 2篇民歌
  • 2篇乐美
  • 2篇技法
  • 2篇格尔兹
  • 2篇古代音乐
  • 2篇管窥
  • 2篇《蓝》
  • 2篇阐释人类学

机构

  • 12篇内蒙古大学
  • 2篇上海音乐学院
  • 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6篇师占成
  • 1篇毕丹

传媒

  • 4篇音乐创作
  • 1篇北方音乐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中国音乐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黄钟(武汉音...
  • 1篇四川教育学院...
  • 1篇艺术探索
  • 1篇内蒙古艺术
  • 1篇内蒙古大学艺...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方民族音乐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及对中国的影响——对六篇相关文献的综述
2006年
师占成
关键词:西方民族音乐学历史轨迹西方音乐东方文化民族音乐学家比较音乐学
从时空观角度看蒙古族长调音乐风格的形成被引量:6
2008年
一个民族所具有的时空观念,反映着该民族所走过的历史,也反映着该民族曾经迁徙或定居的地域环境等,探索各民族所形成的时空观念对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认识这个民族的艺术发展过程提供了一条途径。文章从蒙古族古代文化艺术思想的朴素唯物论世界观中追根溯源蒙古族文化艺术时空观的形成,并从呼麦"潮尔"现象中的时空观分析长调调式观念形成的原因,最终阐释长调民歌音乐风格的形成。
师占成
关键词:时空观蒙古族长调音乐风格
电影《蓝》的音乐评析
2007年
一部电影如何运作,其实是一种形式的构造。对电影形式②结构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电影的艺术特点。而电影的风格作为电影媒介的技术手段,考虑的是这些技术怎样相互作用来创造电影的形式系统。本文从电影《蓝》的音乐入手,结合光线色彩和剪辑,来分析影片的形式和风格如何制造特定涵义,即参考性涵义,外在涵义,内在涵义以及象征意义。
师占成
关键词:《蓝》音乐
对克利福德·格尔兹阐释人类学的解读
格尔兹是符号人类学和阐释人类学的创立者,其阐释人类学目的要求人类学应该借助社会话语对复杂联系在一起的文化作符号形式的'理解',应该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出发,以文化持有者的概念、语言和符号去构筑其世界,表述其文化,进...
师占成
关键词:格尔兹阐释人类学理论渊源
管窥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中的“情”被引量:1
2006年
乐以情为“本”,音乐作品之生命,首在于“情”,乐离“情”,则失其感人之力。乐以“形情”,决定其须“唱情”,惟“唱情”,才能体现乐以“形情”。“唱情”,就须得曲情,若缺少此感情体验,就须“移情”。音乐最擅长于表达感情,故亦最能“陶情”。本文想通过对“形情”、“唱情”、“移情”、“陶情”的阐释,论述中国古代“情”的音乐美学思想之高深,使其在新的理论层面上得以升华。
师占成
关键词:移情
音乐分析与音乐的创造性——对杰森.汤因比(Jason Toynbee)的“音乐、文化和创造性”的解读
2015年
音乐分析要考虑音乐、文化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对音乐的创造性分析必须把音乐文化产品和大众认可二者结合起来。音乐创作不仅来自于内心,而且也来自外在因素,这种外在因素就是多种社会因素对其影响。一首艺术作品是通过创造者、合作者和大众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是在创造者的创作和大众的共同认可参与下建立起来的。
师占成毕丹
关键词:音乐文化
管窥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中的“情”被引量:2
2006年
乐以情为“本”,音乐作品之生命,首在于“情”,乐离“情”,则失其感人之力。乐以“形情”,决定其须“唱情”,惟“唱情”,才能体现乐以“形情”。“唱情”,就须得曲情,若缺少此感情体验,就须“移情”。音乐最擅长于表达感情,故亦最能“陶情”。文章想通过对“形情”、“唱情”、“移情”、“陶情”的阐释,论述中国古代“情”的音乐美学思想之高深,使其在新的理论层面上得以升华。
师占成
关键词:古代音乐美学移情
北方草原“潮尔音乐”的多声形态及其当代演变
潮尔音乐是蒙古族一种特有的多声音乐。潮尔音乐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其独特的多声形态,渗透着蒙古人的哲学观与审美观。潮尔音乐由持续低音与高音旋律构成的二重结构音响的和声现象,是蒙古族音乐所特有的“潮尔现象”,这种...
师占成
关键词:审美观念
对克利福德·格尔兹阐释人类学的解读被引量:6
2008年
格尔兹是符号人类学和阐释人类学的创立者,其阐释人类学目的,是要求人类学应该借助社会话语对文化作符号形式的"理解",应该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出发,以文化持有者的概念和语言去构筑其世界,进而达到阐释其社会心理、思维方法、价值观和审美观。他的阐释人类学不仅体现在对认识论意义的弘扬和阐发上,而且也体现在对文化符号的破译和对文化行为的"深描"上。特别是他对田野工作中"emic/etic"的新的认知以及他对"地方性知识"的重视和对其含义的扩展,为今天人类学家的田野工作提供了一种视野和模本。
师占成
关键词:格尔兹阐释人类学理论渊源
“原生态民歌”与“新民歌” ——以蒙古族短调、长调为例的音乐文化研究
本文以问题阐述为研究的出发点,以资料分析和实地调查为依据。不仅重视文献、乐谱类的研究,也把口头传统纳入论述的范围;既考虑研究文化中的音乐,也把音乐作为文化来研究;不但研究音乐本身而且尽可能涉及音乐行为的文化背景,以及音乐...
师占成
关键词:蒙古族民歌音乐文化研究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