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伟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 上海港温室主楼吊舱结构设计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针对温室主楼吊舱结构,建立了基于ANSYS程序、用于静力和动力分析的三个舱室模型,着重研究了承重索的静力特性和动力时程响应、吊舱结构的振动与人体舒适度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承重索在各荷载工况下的内力值均小于相应索的拉断力。个别承重索发生先行断裂后将导致其余索的内力重分布,但不会引起其余索发生相继断裂的情况。承重索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值远小于相应的弹性极值,其设计强度是充分的。各舱室跨度最大楼板的振动产生的竖向加速度均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不会对人体舒适性产生不良影响。
- 唐玉郑七振张雷王东康伟
- 关键词:承重索静力特性动力时程分析人体舒适度
- 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为研究碳纤维布加固方式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按1:2缩尺比例设计制作了3榀单层钢筋混凝土框架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通过对比完好框架、碳纤维布加固受损与未受损框架,研究了3榀框架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骨架曲线及承载能力.结果表明:采用碳纤维布加固框架能有效改善其受力性能和抗震能力,提高结构抗倒塌能力;采用碳纤维布加固受损框架能有效提高其极限承载能力,对结构的延性性能也有一定的改善效果;采用碳纤维布加固未受损框架,能显著提高框架的极限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使其具有良好的滞回耗能能力.
- 郑七振王东唐玉康伟
- 关键词:碳纤维布滞回性能钢筋混凝土框架
- 超高层混合建筑结构竖向变形差计算分析被引量:14
- 2011年
- 超高层建筑塔楼施工中存在的较大技术难点是结构竖向变形差的调整。以上海汇丰银行大厦为背景,研究了在竖向重力荷载作用下,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外围巨型柱与核心筒之间的竖向变形差。分析表明,整体结构模型与施工阶段模型的分析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实际运用中应采用考虑混凝土时变特性的施工阶段模型;施工速率对结构竖向变形的影响不大,可以忽略不计;结构中刚度很大的桁架层对减小巨型柱与核心筒之间的竖向变形差作用显著。最后根据仿真分析的结果,并考虑了施工中的标高补偿之后,确定了符合实际施工情况的构件预抛高值。从而规避了施工质量风险,达到了设计预期要求。
- 郑七振康伟吴探唐玉王东
-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技术超高层建筑混合结构
- 上海市某小学教学楼抗震鉴定与加固设计被引量:2
- 2010年
- 根据最新规范,教学用房应提高一度进行抗震设防。依据最新规范对上海市某小学教学楼进行全面结构检测和抗震鉴定,并针对鉴定结果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部分,提出补强加固建议。
- 王东郑七振唐玉康伟杨珏
- 关键词:抗震鉴定补强加固
- 某中学教学楼抗震鉴定及加固
- 2011年
- 上海市某中学教学楼建于1983年,原设计按6度抗震设防,存在明显不符合现行抗震规范的问题。为保证校舍继续安全使用,进行原始资料调查、现场检测及结构抗震性能评定,根据评定结果提出相应的加固方案。加固后的结构基本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结构整体性及承载力得到显著提高,从而改善了结构的安全状况。
- 郑七振唐玉康伟刘建华
- 关键词:砖混结构抗震鉴定
- 上海港温室主楼抗震性能分析
- 2011年
- 上海港温室主楼建筑造型新颖、结构体系独特,使其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十分复杂。为了给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主要研究了结构的自振特性,并应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分别对结构在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响应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弹塑性静力(推覆)分析方法对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及推覆过程中塑性铰的分布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结构不存在明显的扭转不规则现象,且满足现行规范提出的各项抗震设防要求和既定的各项抗震性能指标,具有可靠的抗震承载力。
- 唐玉郑七振鲍永亮王东康伟
- 关键词:自振特性地震响应塑性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