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万金

作品数:13 被引量:124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植物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种群
  • 2篇繁殖特征
  • 2篇草乌
  • 1篇调控通路
  • 1篇雄花
  • 1篇熊蜂
  • 1篇遗传分化
  • 1篇遗传漂变
  • 1篇异花授粉
  • 1篇异交
  • 1篇植物入侵
  • 1篇入侵
  • 1篇入侵植物
  • 1篇生态影响
  • 1篇生态影响评价
  • 1篇生物多样性保...
  • 1篇生物进化
  • 1篇适合度

机构

  • 10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教育部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北京市朝阳区...

作者

  • 13篇廖万金
  • 2篇张全国
  • 2篇朱璧如
  • 1篇隆沂峄
  • 1篇宋志平
  • 1篇刘香梅
  • 1篇赵大贺
  • 1篇戈星月
  • 1篇刘绮丽
  • 1篇孙岳
  • 1篇张大勇
  • 1篇汪小凡
  • 1篇谢丽娜
  • 1篇马海萍
  • 1篇刘薇薇
  • 1篇肖雯
  • 1篇杨丽媛
  • 1篇王峥媚
  • 1篇刘颖

传媒

  • 7篇生物多样性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生物学通报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3
  • 1篇200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草乌花蜜产量的梯度分布及熊蜂自下而上的访花行为被引量:4
2012年
收益降低假说(declining reward hypothesis)认为熊蜂自下而上的访花顺序是对花蜜产量的直接响应,先访问下部花蜜产量高的花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花开口方向假说认为自下而上访花是因为熊蜂更容易看见其上部的花朵。为了验证上述两个假说,我们于2008年8月在北京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调查了红光熊蜂(Bombus ignitus)访问草乌(Aconitum kusnezoffii)直立和倒立顶生花序的访问顺序,测量了直立花序下部雌性阶段花和上部雄性阶段花花蜜的糖浓度、体积,计算了花蜜中的糖含量。结果表明,红光熊蜂在直立花序和倒立花序内均以向上运动为主,分别占总运动次数的62.77%和68.35%;直立花序下部雌性阶段花花蜜糖浓度比上部雄性阶段花低1.44%,但是花蜜体积和花蜜中的糖含量都显著高于雄性阶段的花。由于熊蜂访问倒立花序时先访问的是下部的低回报雄性阶段的花,然后再访问上部高回报的雌性阶段的花,这与收益降低假说矛盾,表明红光熊蜂自下而上访问草乌直立花序可能不是受到花蜜产量的调节。
马海萍赵大贺廖万金
关键词:熊蜂飞行轨迹
植物开花时间的遗传调控通路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21年
开花时间对植物的繁殖成功至关重要。广泛分布的物种经常发生开花时间的分化,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为了探索植物开花行为发生适应性分化的分子机制,首先要明确调控开花行为的遗传通路。本文梳理了植物各类群调控开花时间的遗传通路,以期为开花时间适应性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植物从营养生长向繁殖转变时,其开花行为主要受到光照、温度、水分等外界环境因子和赤霉素等内在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其他类群的研究,总结出了调控植物开花时间的6条通路,包括日照长度和光质影响开花的光依赖通路,长时间冷暴露后促进植物开花的春化通路,高温或低温环境影响开花的温度通路,以及赤霉素通路、年龄通路和自主通路3条内部调节过程。植物开花时间调控的6条上游通路信号传递到下游的开花整合基因FT(FLOWERING LOCUS T)和SOC1(SUPPRESSOR OF OVER-EXPRESSION OF CONSTANS 1),整合基因将这些复杂的调节因子整合后进一步传递到下游花分生组织,从而启动开花。此外,非编码RNA、转座子对开花时间的调控也具有重要作用。部分遗传通路被证实在植物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对植物开花调控的研究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理论相对成熟。然而,仍然存在许多具有争议和未解决的问题,如开花基因的表达方式、开花行为的特殊调控机制、开花时间变异的适应性意义等等,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杨小凤李小蒙廖万金
关键词:开花基因开花时间适合度
从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理解生物进化被引量:1
2020年
进化过程在生物学、医学、农学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基于自然选择过程的适应进化和遗传漂变主导的随机进化2个方面诠释进化的概念,即进化是生物世代间性状的改变。
常娟刘颖廖万金
关键词:进化适应进化遗传漂变自然选择
模拟酸雨对入侵植物豚草与伴生种鬼针草竞争关系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植物种间相互作用对物种的生存至关重要。对于入侵植物而言,更强的种间竞争能力是其成功入侵的重要机制。然而,环境条件的变化可能会改变种间关系并影响植物入侵的最终结果。该研究主要探索当今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酸雨对中国入侵植物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和伴生本地种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进一步了解环境扰动对生物入侵的影响。该研究于2021年3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室外条件下对豚草和鬼针草开展de Wit替代竞争实验,并施加不同浓度的酸雨模拟溶液(pH=3、4、5、7),记录植株在第24、34、45天的株高以及生长季结束时的株高和地上生物量,通过计算相对邻株效应指数(RNE)并绘制取代系列图表来评估两者的竞争关系。主要结果如下:单一种植时,中浓度酸雨(pH=4)促进了豚草和鬼针草的早期生长,而高浓度酸雨(pH=3)显著抑制了两者的早期生长,但不影响生长季结束时的株高。混合种植时,高浓度酸雨(pH=3)显著降低了豚草在第34、45天时的株高,但在生长季结束时对豚草无影响,而鬼针草在生长季结束时株高显著降低。鬼针草相对豚草的RNE在任何酸浓度下都不显著。而豚草相对鬼针草的RNE在无酸雨条件下显著,酸雨处理时在鬼针草比例较低时显著。取代系列实验图表显示,低浓度酸雨(pH=5)增加了在低豚草比例下的鬼针草的竞争优势,而高浓度酸雨增强了豚草的竞争优势。该研究表明酸雨显著影响了豚草和鬼针草的生长及种间竞争关系,高浓度酸雨增加了入侵植物豚草的竞争优势。
柳牧青杨小凤石钰铭刘雨薇李小蒙廖万金
关键词:酸雨种间竞争植物入侵豚草
多学科整合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的意义
2023年
综述了历史演化过程、生境丧失和片段化、环境因子和种间关系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发现濒危物种的种群大小和分布格局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和种间杂交等历史动态过程、生境片段化导致的繁殖系统进化和基因交流等种群动态过程、环境因子和种间关系等群落动态过程都会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因此,构建一个基于多学科整合的保护生物学研究框架,从不同研究层次、不同时间尺度、不同学科全面揭示致濒机制,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李小蒙廖万金廖万金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学气候变化种群动态群落动态
草乌传粉过程中的广告效应与回报物质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虫媒传粉植物与其传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被子植物花多样性的一个重要选择压力。这种相互作用体现在植物对传粉者的吸引以及传粉者行为对花粉的转运两个方面。本项研究通过去除不同的花部器官研究了草乌(Aconitum kusnezoffii)对其传粉者的吸引,并结合传粉者的访问行为和草乌花的生物学特性探讨了传粉过程与交配系统的适应。红光熊蜂(Bombus ignites)是草乌的有效传粉者。去除花萼片显著降低了红光熊蜂的访问频率,但去除特化成蜜腺叶的花瓣并没有显著改变红光熊蜂的访问频率,这表明草乌吸引红光熊蜂的主要结构是由5枚萼片组成的花部外观形态,而非花瓣。花蜜是草乌提供给红光熊蜂的回报物质,糖浓度为39.23%,组氨酸浓度为0.25μg/μL。草乌花较大、单花花期长、雌雄异熟、花粉寿命长,是一个自交亲和但需传粉者传粉完成繁殖过程的异交物种。草乌花序是无限花序,当上部的花处于雄性阶段时,下部的花正好处于雌性阶段。而红光熊蜂在草乌花序上的访问顺序通常自下而上,带来异交花粉为下部的花进行异花授精,同时又带走上部花的花粉,这就很好地促进了草乌的异交。草乌雄蕊自外向内逐渐成熟,是一种有效的限制传粉者单次访问浪费大量花粉的花粉装配策略,能提高植物通过花粉散布获得的雄性适合度。
廖万金王峥媚谢丽娜肖雯孙岳
关键词:广告效应花蜜异交ACONITUMBOMBUS
紫花地丁开放花和闭锁花繁殖特征的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对北京地区一扰动生境中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开放花和闭锁花的产量、结实率和种子质量等繁殖特征进行了比较.开放花在3月初开始开放,雄蕊5枚,具有吸引传粉者开放的花冠等特征.闭锁花4月初开始形成,雄蕊2枚,且与柱头紧密接触,适应闭花受精.在扰动生境中,紫花地丁个体往往形成更多的闭锁花,而且闭锁花的结实率显著高于开放花的结实率.所以,大部分种子都是通过闭锁花闭花受精形成的.但是,开放花产生的种子更大,因而可能具有更高的幼苗存活率.即使在不利生境中,闭锁花也能保障植物繁殖和一定的种子产生.而开放花则产生更多的异交种子以适应新的生境.
刘绮丽刘香梅刘薇薇廖万金
关键词:紫花地丁闭花受精繁殖特征
不同海拔藜芦种群繁殖特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7
2003年
在北京东灵山地区 ,沿一定海拔梯度 ,对藜芦 (Veratrumnigrum)这一雄花两性花同株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繁殖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藜芦开花植株的生物量显著大于未开花植株的生物量。藜芦开花植株大小存在最小临界值 ,总种群的最小临界值为 2 .61g ,不同种群的繁殖临界值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花粉 胚珠比 (Pol len ovuleratio ,P O比 )推测 ,藜芦应属于以异交为主的混合交配系统。雄花的大小与生物量都比两性花小 ,而且其开放时间也晚于两性花 ,但二者的花粉生产量却没有显著差异。这种现象与人们针对雄花两性花同株植物的雄花功能所提出的最优资源分配假说 (Optimalresourceallocationhypothesis)
廖万金张全国张大勇
关键词:种群繁殖特征藜芦
雌全同株植物三脉紫菀花期偏雄的个体大小依赖的性别分配被引量:3
2012年
经典的虫媒传粉植物个体大小依赖的性别分配模型通常预期:分配给雌性功能的资源比例将随着个体大小的增大而增加;但一些研究表明,花期个体大小依赖的性别分配模式表现出随个体大小增大而偏雄的趋势。我们以植株高度衡量个体大小,从花和花序两个水平上研究了雌花、两性花同株植物三脉紫菀(Aster ageratoides)花期个体大小依赖的性别分配策略。随着植株高度的增大,植株产生的头状花序数量增加,表明三脉紫菀投入到繁殖的资源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个体大小增大而增加的。在花和花序水平上,繁殖资源在雌雄性别功能之间的分配均表现为随个体大小的增大而更偏雄的模式,即花粉/胚珠比增加,产生花粉的两性花占两性花和雌花总花数的比例升高。这些结果与花期个体越大、性别分配越偏雄的预期一致。花期更偏雄的性别分配可能有助于植物在花期通过输出花粉提高雄性适合度,从而实现个体适合度的最大化。
戈星月朱璧如廖万金
关键词:ASTER
克隆生长对被子植物传粉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克隆植物与其传粉者的相互作用是植物繁殖生态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植物克隆生长与有性繁殖通常相伴进行,往往产生较大的花展示与复杂的克隆空间结构,通过传粉过程对有性繁殖过程产生影响,共同决定植物的适合度。本文回顾了克隆生长对被子植物传粉过程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从植物克隆大小、花资源空间配置、克隆构型与种群遗传结构四个方面讨论了克隆生长对传粉过程的影响及其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意义。早期研究预期,随着克隆增大,同株异花授粉水平增加,因而通过增大自交率或花粉阻塞效应降低植物的适合度。但是,后来的一些模拟与野外实验研究发现,传粉者在同一克隆内访问的花数量并不会随克隆增大而一直增加,访花行为也主要发生在分株内;而且分子标记的自交率组分分析也表明自交主要发生在分株内。另一方面,人工模型模拟以及传粉者访问行为研究表明,当花朵数量相同时,与所有花集中生长在同一分株上相比,将花朵分散在多个分株上的克隆生长方式不会增加,反而降低了同株异花授粉的发生水平。如果花序内花雌雄同熟,花朵同时提供与接收花粉,克隆生长会使植物接收到更高比例的异交花粉,在提高后代质量的同时不增加同株异花授粉概率。这是从传粉生物学角度对植物克隆生长习性进化的一个全新的解释。今后,克隆植物传粉生物学研究需要针对传粉者与克隆生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理论模型,探究克隆大小、克隆构型、花资源空间配置模式对传粉者访问频率和行为、花粉散布、交配格局的影响。同时,需要在自然种群中,尤其是克隆与非克隆的近缘类群、同一物种克隆与非克隆种群开展比较研究,利用更高效的分子标记来研究克隆生长的生态与进化意义。
田昊廖万金
关键词:克隆构型克隆生长交配系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