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华军
- 作品数:67 被引量:317H指数:11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 主成分分析法考察不同采收期草珊瑚中7个化学成分的含量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不同采收期草珊瑚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异嗪皮啶、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苷和迷迭香酸的含量。方法采用北京慧德易SP ODS-AQ C18分析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0 min,5%A→15%A;11~18 min,15%A→25%A;18~25min,25%A;25~40 min,25%A→40%A),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为344 nm,柱温35℃。结果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异嗪皮啶、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苷和迷迭香酸分别在9.32~466.00、11.25~562.50、10.94~547.00、8.68~434.00、10.48~524.00、9.66~483.00和10.86~543.00μg·m L-1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n=6)在99.0%~101.5%之间,RSD为0.85%~1.8%。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定得草珊瑚最佳采收月份为9、10、11月份。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草珊瑚中7个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为草珊瑚的产地采收提供参考。
- 徐翔英衷林清彭琴郑冬梅刘乾松潘馨廖华军
- 关键词:草珊瑚不同采收期异嗪皮啶迷迭香酸高效液相色谱法
- 钩吻脂溶性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分析钩吻脂溶性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钩吻不同部位中的脂溶性成分。结果:从钩吻茎中脂溶性部分鉴定了23个化学成分,占其总量的89.56%,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脂肪酸。结论:本次研究为钩吻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廖华军杨樱吴水生
- 关键词:钩吻脂溶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钩吻民间应用调查及不同动物血解其毒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文献研究和民间调查钩吻的临床应用,并探讨解钩吻毒的实验研究。方法:取新鲜羊血、猪血、鸭血及与钩吻总碱的混合液,根据Dm的TAG灌胃给药小鼠的解毒量效关系与特异性,观察小鼠中毒及死亡情况。结果:当羊血与TAG最低全部致死量给药体积为4∶1时,小鼠能全部存活,比例再低时出现小鼠死亡现象。猪血和鸭血也存在解钩吻毒的效力,羊血解钩吻毒缺少特异性。结论:(1)民间存在应用钩吻防治恶性肿瘤、肝硬化腹水及部分关节病变的现象,并具有一定疗效。(2)羊血、猪血、鸭血解钩吻毒是客观存在的。
- 李德森杨樱王英豪廖华军林满遍吴水生
- 关键词:钩吻解毒
- UPLC-MS/MS法同时测定钩吻中14个生物碱含量
-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钩吻中14 个化学成分(11-Hydroxygelsenicine、Gelsemine、Humantenidine、Koumine、Gelsem...
- 谌赛男黄锦芳林娜廖华军程伟能王河山吴水生
- 关键词:钩吻UPLC-MS/MS生物碱成分
- 四种闽产地道药材质量标准及质量研究
- 郭素华潘馨吴水生吴符火车苏容廖华军
- 通过四种闽产道地药材养心草、绿衣枳实、绿衣枳壳、泽泻的质量标准和质量研究,对于保证和提高这七种药材的质量,达到“安全、有效、稳定、可控”,实现五种药材的规范化生产。本项目研究、制定、建立一个科学、系统评价养心草、绿衣枳实...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道药材
- 钩吻配伍玉叶金花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钩吻配伍玉叶金花后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醋酸扭体实验、热板实验及福尔马林致痛实验,考察钩吻毒/效部位配伍前后的镇痛作用.结果:①醋酸扭体实验:与生理盐水组比,钩吻配伍前后均能显著减少15min内醋酸所致的小...
- 王英豪游文彬李德森黄美霞廖华军吴水生
- 关键词:镇痛钩吻
- 基于谱效关系的钩吻炮制减毒存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研究砂炒钩吻的减毒存效的工艺及镇痛药效。方法:采用烘烤箱高温加热法,以镇痛药效、急性毒性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炮制时间、炮制温度为自变量,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钩吻炮制工艺的研究。结果:钩吻在190~230℃温度下,经过10~60 min的炮制后,毒性明显降低,且保留一定的镇痛效应。对炮制品的外观、毒性和镇痛药效综合考虑,在炮制温度200~220℃,炮制时间在10~20 min内进行最佳工艺优选,得到钩吻的最佳炮制工艺:炮制温度210℃,炮制时间15 min。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性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测值较为接近,说明采用响应面法得到的工艺参数可靠,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结论:砂炒钩吻炮制后毒性明显降低,同时又保留良好的镇痛药效,取得了良好的预期结果。
- 吴水生李德森许豪然廖华军陈亮李丹
- 关键词:钩吻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 黄药子及其制剂致肝损害7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 探讨黄药子及其制剂引起肝损害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黄药子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检索现代医学期刊数据库中有关黄药子及其相关制剂致肝损害的临床报道,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 结果: 73.8%的患者在服用黄药子剂量达300~1 200 g后发病,且具有日剂量越大、潜伏期越短,累积剂量越大、病情越重等特点。 结论: 黄药子作为临床治疗甲状腺疾患常用药,临床医师/药师应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加强合理用药,尽量避免黄药子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
- 黄智锋华碧春陈小峰史道华程心玲王英豪廖华军
- 关键词:黄药子肝损害
- 养心草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 以养心草为研究对象进行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测定。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养心草中 9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方法线性范围:1×10~1×10g,加样回收氯:加样回收率为 88.93%~95.31%,RSD:2.94%~4.17%。有机...
- 郭素华廖华军
- 关键词:养心草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气相色谱法
- 文献传递
- HPLC-ELSD同时测定不同采收期的细梗香草中2种皂苷的含量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通过测定并比较不同采收期细梗香草中皂苷B和皂苷C的含量,确定细梗香草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Platisil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3%醋酸水(47∶53)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1),漂移管温度90℃,载气流速1.0 L·min^(-1)。结果:细梗香草皂苷B和C进样量分别在0.20~10.08μg和0.24~6.1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6.1%、96.7%,RSD(n=9)分别为0.99%、1.2%。不同采收期细梗香草中皂苷B和皂苷C含量发生显著变化,2种皂苷类成分在7月和11月的含量相对最高。结论:本法可同时测定细梗香草中细梗香草皂苷B和C的含量。皂苷B和皂苷C含量随采收期不同而异,其总量最大值出现在7月和11月。
- 王二丽谢秋情徐翔英衷林清潘馨廖华军
- 关键词:中药材采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