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世平

作品数:9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吉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合酶
  • 2篇上皮
  • 2篇皮肤
  • 2篇肿瘤
  • 2篇注射液
  • 2篇酶链反应
  • 2篇免疫
  • 2篇聚合酶
  • 2篇聚合酶链反应
  • 2篇老年
  • 2篇病变
  • 1篇蛋白
  • 1篇动物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机构

  • 6篇吉林大学
  • 5篇吉林大学中日...
  • 4篇吉林大学第二...
  • 4篇吉林大学第三...
  • 3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9篇张世平
  • 3篇刘晶珠
  • 2篇凌翎
  • 2篇孙竹萍
  • 2篇李鹏
  • 2篇张颖
  • 2篇陈强
  • 1篇孙海旭
  • 1篇毓明涛
  • 1篇阎秀欣
  • 1篇任淑萍
  • 1篇李波
  • 1篇张爽
  • 1篇李云
  • 1篇张妍
  • 1篇胡玉琳
  • 1篇陶然
  • 1篇鞠桂芝
  • 1篇邵晶
  • 1篇于雅琴

传媒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甲烯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2002年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 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烯四氢叶酸还原酶 ( MTHF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 PCR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 ( RFLP)的方法检测患者的 MTHFR基因 677C→ T突变 ,统计各组对象的突变频率。结果 :MTHFR基因 677C→ T突变型等位基因 ( T)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无显著性 ( χ2 =2 .2 9,P>0 .0 5 ) ,TT、CT和CC3种基因型频率差异无显著性。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 ,CT基因型患 2型糖尿病风险是CC基因型的 1 .96倍 ,TT基因型患 2型糖尿病风险是 CC基因型的 2 .5 7倍。结论 :MTHFR基因突变型等位基因与 2型糖尿病发生无必然的联系 ,突变基因型并没有增加
史杰萍李波于雅琴陈艳华陶然张颖张世平
关键词:2型糖尿病基因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
放射性皮肤损伤病变规律初探被引量:9
2008年
陈强程岩任淑萍凌翎李鹏张世平
关键词:放射性皮肤损伤病变规律放射性治疗病变过程
岩舒对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观察岩舒对丧失手术及放、化疗机会的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研究。方法:将90例分成支持对症组44例和岩舒治疗组46例,进行抗肿瘤疗效评定和患者生活质量状态评分。结果:两组病人均无CR和PR,岩舒治疗组MR+PD及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岩舒对丧失手术及放、化疗机会的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可以减轻疼痛,增加食欲、体力,改善睡眠,提高中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孙竹萍张世平王焰
关键词:岩舒注射液肿瘤老年人
黄芪注射液对糖尿病动物不同器官病理进程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心、肾、肝、胰腺器官病理改变进程的影响,寻找出黄芪治疗的敏感器官,有针对性地使用该中药制剂进行糖尿病治疗。方法注射使Wistar大鼠建立糖尿病模型,将糖尿病大鼠分为糖尿病组(DM)和黄芪治疗组(RA),另设一正常组动物。黄芪治疗组动物每天给予黄芪注射液腹腔注射3.3 ml/kg,糖尿病组动物每天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3.3 ml/kg,连续注射30天,观察各组大鼠肝脏、肾脏、心脏和胰腺形态的变化。结果 RA治疗7 d、14 d、30 d和60 d时,RA组和DM组大鼠的肝脏、肾脏和心脏的病理改变没有显著的差异,与正常大鼠的组织结构相似。30 d时,DM组大鼠的胰腺的病理改变明显,胰腺内有较多的炎细胞浸润,并且细胞数目减少。RA治疗60天时,RA组和DM组大鼠肝脏、心脏的病理组织改变不明显,与正常大鼠的组织结构相似。与RA组相比较,60 d时,DM组大鼠肾脏和胰腺的病理改变明显,胰岛内细胞松散明显,细胞数明显减少,细胞核大小不一,半数细胞内可见明显的空泡,可见明显的炎细胞浸润。RA治疗组大鼠的肾脏和胰腺的病理组织改变不明显,与正常大鼠的组织结构相似。结论 RA能够延缓或阻止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组织器官的病理进程。
任明高影胡玉琳李云张世平
关键词:糖尿病黄芪注射液STZ病理改变
上皮性卵巢肿瘤中COX-2和VEGF的表达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例浆液性囊腺瘤、10例交界性囊腺瘤、70例囊腺癌组织中COX-2及VEGF的表达。结果:①COX-2表达强度在浆液性囊腺瘤和囊腺癌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OX-2表达强度在上皮性卵巢癌的不同临床分期(早期、晚期)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VEGF表达强度在浆液性囊腺瘤和囊腺癌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浆液性囊腺瘤和交界性囊性瘤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VEGF阳性表达率早期上皮性卵巢癌低于晚期(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组(P<0.05)。③COX-2及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具有协同作用。结论:COX-2与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二者的联合监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临床分期、预后有指导作用。
刘晶珠纪丽伟孙海旭林丽樊静张爽张世平何晓宁张颖
关键词:卵巢肿瘤环氧合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
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的临床特征与治疗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加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近4年来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的病人进行总结。结果:老年糖尿病病人对血糖控制不理想,易造成多脏器损害。感染以G-菌为主,抗感染要采用降阶梯治疗。结论:老年糖尿病病人抵抗力差易造成感染,引发多脏器衰竭。尽早预测受损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能延长老年糖尿病人的健康水平。
孙竹萍张世平阎秀欣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多脏器衰竭
粘蛋白1在外阴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07年
目的:探讨粘蛋白1(MUC1)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外阴上皮内瘤变(VIN)和外阴鳞状细胞癌(V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0例VSCC、35例VIN、20例外阴上皮非内瘤样病变、10例正常外阴表皮进行研究,同时将MUC1的表达与外阴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相比较。结果:MUC1蛋白在VSCC中表达及阳性细胞率高于VINⅢ、VINⅡ(P<0.05),在VINⅠ-Ⅱ和正常表皮无表达;MUC1阳性细胞率在高与中/低分化的VSCC中差异显著(P<0.05)。MUC1表达与VSCC病人的年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UC1没有参与正常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过程;无论细胞有无异型性,MUC1的表达与细胞的增殖活跃有关;MUC1的表达与外阴癌变有关,可能是外阴癌前病变的晚期事件;MUC1表达与外阴鳞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张妍张世平张馨遥鞠桂芝
关键词:粘蛋白1外阴鳞状细胞癌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免疫组化方法
人转化生长因子β_3的构建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获取人转化生长因子β3的编码基因,开发抗衰老的皮肤药物。方法:采用重叠PCR的方法,设计4对引物,进行4次PCR合成人转化生长因子β3的编码基因。结果:4次PCR后,经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一357 bp的条带,将电泳产物回收,连接入pMD-18T载体,经测序分析证实,所获得DNA片段为人转化生长因子β3的编码基因。结论:利用重叠PCR方法能够成功构建人转化生长因子β3的编码基因。
张世平卢日峰刘晶珠陈强凌翎李鹏田亚萍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皮肤衰老紫外线
雌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观察雌栓阴道给药对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 1 30例老年性阴道炎妇女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 85例 ,雌栓每日一枚置阴道深部 ,1 0 d为一疗程 ,连续三个疗程 (30 d) ;对照组 45例采用倍美力软膏 ,用法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后 Kupperman评分明显下降 ,阴道健康评分显著升高 ,血清雌二醇 (E2 )上升至卵泡早期水平。结论 雌栓能有效缓解围绝经期症侯群 ,改善阴道健康状况 ,使用方便。
刘晶珠张世平毓明涛邵晶刘亚梅
关键词:绝经老年性阴道炎雌激素阴道给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