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卿 作品数:14 被引量:63 H指数:5 供职机构: 黄石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金龙胶囊联合TEC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金龙胶囊联合TEC方案(环磷酰胺+表柔比星+多西他赛)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年2月至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192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金龙胶囊联合新辅助化疗)和对照组(常规新辅助化疗),每组各96例。两组患者化疗周期均为3周,完成4个化疗周期后行手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疗效、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4.38%,对照组为56.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降低(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4.047,P=0.001)。结论金龙胶囊联合TEC方案可明显提高乳腺癌治疗效果,减轻患者化疗后引起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对提高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张绪良 周俊伟 毛哲玉 张书卿 王旭东 刘训碧 柯珂关键词:乳腺癌 金龙胶囊 新辅助化疗 安全性 p53和MMP-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p53及MMP-2蛋白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量子点免疫荧光组织化学(QDs-IHC)技术分析和研究人肺癌组织芯片中p53及MMP-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检测p53及MMP-2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共表达。[结果]QDs-IHC检测分析显示,p53及MMP-2蛋白在肺癌组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p53及MMP-2蛋白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33,P<0.01)。[结论]新型半导体免疫荧光标记试剂—量子点结合组织芯片技术(QDs-IHC)可以检测到p53及MMP-2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p53及MMP-2在肺癌组织中的共表达对肺癌的恶性进展起促进作用。 张书卿 张绪良关键词:肺肿瘤 P53 MMP-2 金龙胶囊联合TEC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金龙胶囊联合TEC方案(环磷酰胺+表柔比星+多西他赛)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随机原则,将192例Ⅱ和Ⅲ期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仅接受TEC方案治疗,观察组在TEC方案基础上加用金龙胶囊进行同步治疗,2组的化疗周期均为3周,并且在完成4个化疗周期之后进行手术治疗。评估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化疗后的主要不良反应为Ⅱ~Ⅲ度胃肠反应和骨髓抑制,观察组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龙胶囊联合TEC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可明显提高疗效,同时能够减轻患者化疗后引起的胃肠道系统不适等不良反应,对提高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张绪良 周俊伟 毛哲玉 张书卿 黄丹青 黄治勇关键词:乳腺癌 金龙胶囊 新辅助化疗 安全性 扶正合剂联合CEF方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扶正合剂联合CEF方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辅助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合剂,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生存质量提高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下降率为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下降率3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0.7%,明显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谷胱甘肽转移酶和P-糖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治疗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合剂联合CEF方案治疗乳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及多重耐药性。 张绪良 周俊伟 毛哲玉 张书卿 王旭东关键词:扶正合剂 CEF方案 乳腺癌 疗效 乳腺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MMP-7、VEGF及E-cad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和浸润性导管癌(ID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钙黏附素E(E-cad)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8月期间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乳甲外科的DCIS石蜡包埋标本(DCIS组)59例,IDC石蜡包埋标本(IDC组)32例,另选取同时期正常乳腺组织标本2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MMP-7、VEGF及E-cad的表达情况,并分析MMP-7、VEGF及E-cad的阳性表达率与DCIS、ID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MMP-7、VEGF与E-ca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DCIS组、IDC组的MMP-7、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E-cad的强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DCIS组与IDC组之间的MMP-7、VEGF、E-cad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7、VEGF及E-cad的阳性表达率均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临床分期为Ⅱ-Ⅲ期、中/低分化程度、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MMP-7、VEGF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临床分期为Ⅰ期、高分化程度、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中/低分化程度、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E-cad的阳性表达率低于高分化程度、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MP-7与VEGF存在正相关关系(r=0.362,P=0.038),MMP-7、VEGF均与E-cad无显著相关性(r=0.071、0.024,P=0.057、0.089)。结论:DCIS和IDC中MMP-7、VEGF表达较高,E-cad表达较低,且与患者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查MMP-7、VEGF、E-cad的表达来评估乳腺癌的发生及发展。 刘国军 吴小蔚 孙圣荣 毛哲玉 张书卿关键词:乳腺导管原位癌 浸润性导管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7 乳腺癌干细胞培养鉴定及分化过程中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4 2015年 背景:乳腺癌干细胞会对乳腺癌的发生、转移等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模拟肿瘤微环境,可以更好的对乳腺癌干细胞增殖与分化情况进行分析。目的:探讨肿瘤微环境对乳腺癌干细胞分化过程的影响。方法:对乳腺癌细胞及MCF-7细胞进行成纤维细胞上清液和无血清培养液PCM-2原代培养,观察乳腺癌细胞微球体的形成情况,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RT-PCR方法检测乳腺癌干细胞标记物和上皮间质标记物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无血清培养液PCM-2培养的原代细胞微球体直径显著大于成纤维细胞上清液。成纤维细胞上清液培养速度显著快于无血清培养液PCM-2。无血清培养液PCM-2培养第3天原代细胞中ALDH1表达率显著高于成纤维细胞上清液。与无血清培养液PCM-2培养比较,成纤维细胞上清液培养原代细胞中的ALDH1表达出现下调现象,而E-cadherin、Vimentin等上皮间质标记物表达则出现上调现象。在成纤维细胞上清液培养MCF-7细胞中的E-cadherin、VimenT in表达上调,而ALDH1、Oct-4等乳腺癌干细胞标记物表达下调。结果表明肿瘤微环境会对乳腺癌干细胞生存状态和分化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成纤维细胞上清液中分泌的一些因子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对乳腺癌干细胞样微球体的增殖与分化产生促进作用。 张书卿 张博 洪亮 周永安 赵亮关键词:干细胞 肿瘤干细胞 乳腺癌 乳腺癌干细胞 肿瘤微环境 微球体 乳腺癌胸肌间淋巴结患者手术指征及手术治疗方法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胸肌间淋巴结清扫的意义和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4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 673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胸肌间淋巴结检出和转移情况,并对胸肌间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以及腋窝淋巴结等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 673例患者中,共检出胸肌间淋巴结224例,其中72例出现转移。经单因素分析,患者TNM分期以及腋窝阳性淋巴结个数是胸肌间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因素(均P<0.05);经多因素分析,腋窝阳性淋巴结个数是影响胸肌间淋巴结转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TNM分期较晚、局部晚期、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较大的乳腺癌患者较易出现胸肌间淋巴结转移,这些指征可能意味着需要进行常规胸肌间淋巴结手术清扫等。 张书卿 刘训碧 张玲关键词:乳腺癌 根治手术 MRI在甲状腺肿瘤的肿块定位和良恶性判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总结甲状腺肿瘤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评价MRI在甲状腺肿瘤的肿块定位及良恶性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外科收治的经MRI诊断为甲状腺癌的患者60例,总结所有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将其与诊断金标准(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较,分析MRI检查诊断累及组织和鉴别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准确率等。结果:MRI影像学结果清晰可见甲状腺肿瘤的部位、形态、密度、边界及是否有钙化等重要征象;MRI对良恶性肿瘤诊断准确性为95.0%。MRI对肿瘤累积膜外脂肪、肿瘤的淋巴结以及肿瘤的食管转移均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与特异性。结论:MRI影像学检查清晰可见甲状腺肿瘤的部位、形态、密度、边界及是否有钙化等重要征象,对临床上甲状腺肿瘤的肿块定位及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张书卿 张裘 张博 洪亮 龙学颖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癌 哺乳期乳腺脓肿微创引流与开放性切开引流术在哺乳期乳腺脓肿治疗中的对比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哺乳期乳腺脓肿微创引流与开放性切开引流术在哺乳期乳腺脓肿中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01—2015-03间在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微创引流术和开放性切开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瘢痕长度,并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术后疼痛、脓液引流不尽、复发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瘢痕长度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感染、术后疼痛及复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引流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相对开放性切开引流术,可减轻对患者造成创伤,提高术后美观,降低术后感染、疼痛及复发,具有较高临床应用效果。 张书卿 张博关键词:哺乳期 乳腺脓肿 微创引流 磁共振灌注成像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磁共振灌输成像持续监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在新辅助化疗下的疗效价值评估。方法对33例局部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前),根据疗效分为效应组与无效应组,对比两组癌灶退缩率(Tumor regression rate,TRR)、最大信号衰减率(Maximum signal intensity loss rate,MSILR)以及肿瘤灶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之间的关系。结果行化疗术后效应组实体瘤平均体积为(2.88±1.02)cm3,该数值低无效应组,且该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效应组治疗后的MSILR为(14±11.17)%,纵向对比低于效应组化疗前(41.51±3.5)%,横向对比低于无效组化疗后(42.6±4.8)%;效应组(14.64±5.42)与无效应组(7.86±3.17)患者间的灌注信号MSILR明显变化,且该差别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MSILR的均值与TRR为正相关(r=0.320,P=0.53)。结论磁共振灌输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PMRI)用于跟踪监测LABC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临床价值可以确认,但是否可作预后评估因子仍需要进一步大数据的检测和分析的支持。 张绪良 周俊伟 毛哲玉 张书卿 刘训碧关键词:磁共振灌注成像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