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先昌

作品数:52 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政治法律
  • 16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9篇监察
  • 7篇隋朝
  • 6篇刑事
  • 6篇监察官
  • 6篇法律
  • 4篇御史
  • 4篇中国传统社会
  • 4篇司法
  • 4篇隋文帝
  • 4篇监察制度
  • 4篇传统社会
  • 3篇廉政
  • 3篇监察官员
  • 3篇官员
  • 3篇法制
  • 2篇道德操守
  • 2篇新农村
  • 2篇刑法
  • 2篇刑事政策
  • 2篇正义

机构

  • 42篇江苏大学
  • 8篇郑州大学
  • 5篇安阳师范学院
  • 2篇东南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 1篇北京偶偶网络...
  • 1篇铁道警官高等...
  • 1篇贵港职业学院

作者

  • 52篇张先昌
  • 3篇姜涛
  • 2篇刘进
  • 2篇吴振晖
  • 1篇王春林
  • 1篇陶伟乔
  • 1篇刘同君
  • 1篇吴礼宁
  • 1篇郑田静
  • 1篇魏辰
  • 1篇刘伯兰
  • 1篇许化溪
  • 1篇曲家莹
  • 1篇石茂生
  • 1篇杨军政
  • 1篇张正文
  • 1篇刘新媛
  • 1篇许瑛
  • 1篇王俊爽
  • 1篇江涛

传媒

  • 6篇法学杂志
  • 4篇江苏大学学报...
  • 3篇法学研究
  • 3篇法学
  • 2篇江汉论坛
  • 2篇内蒙古社会科...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河北法学
  • 2篇晋阳学刊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史学月刊
  • 2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改革与开放
  • 1篇齐鲁学刊
  • 1篇时代文学
  • 1篇学海
  • 1篇求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知识产权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1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2
  • 1篇1986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共犯退赃模式的理性建构
2006年
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定的共犯退赃模式必须达到“明确化、法定化”的标准。我国现行刑法中共犯退赃模式的理性缺失,已经成为我国刑事法治建设进程中的制度性障碍。作为社会控制工具的法律,本就是人类社会长期博弈的结果。而要构建一种合乎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的共犯退赃模式,我们必须在未来的刑法调整中,准确界定共犯退赃的标准与方式,并正确处理共犯退赃与定罪、量刑的关系。
姜涛张先昌
关键词:连带责任定罪
知识社会视角下的法律知识化与法律科学成长
2008年
知识是法律科学成长的基因,是合理解释法律并理性实施法律的基础。法律与知识关系的逻辑是:法律→知识→法律理性→法律科学→科学法律。法律与知识的这种紧密关系在于知识为法律成为科学提供了系统的理念、概念、理论和方法体系。法律与知识的关联属性因突出了法律的信息性、公共性、国际性之特质,而使法律发展趋向了理性、民主与科学。在知识社会已成为常态的今天,走法律知识化之路,是中国法律科学成长中始终不可回避的主题。
张先昌姜涛
关键词:知识社会
新农村建设中弱势群体环境权益的司法救济被引量:3
2011年
分析了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农民环境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从改善司法救济制度的角度对农民权益的保护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张先昌万小红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农民环境权益司法救济
隋文帝“薄于功臣”辨析被引量:3
2009年
隋王朝建立后,"功臣多获罪",出现这种结果,是隋文帝在加强中央集权化的过程中,功臣勋将未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触犯了国家的法律。隋文帝"功臣可授勋官,不可预朝政"的政策,是实现清明政治,消除分裂因素的必然选择,应该给予正面的评价。古代史学家简单地说隋文帝"薄于功臣",既没有给出评价的标准,也不分析其原因,更没有把隋朝前期的用人政策放在整个社会政治的大背景下进行全面考察,很难说这一结论是正确的。
张先昌陶伟乔
关键词:隋文帝历史评价
中国古代的皇权与法律--以隋代前期为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皇权与法律的关系在常态下,表现为皇权支配法律,法律又限制皇权;法律维护皇权,皇权又尊重法律,二者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中国传统社会有着较为完善的限制皇权的制度,也有着严格的立法和司法程序。隋代前期的历史典型地反映了这个特征。那种认为在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条件下君主言出法随,任意赏罚,其权力不受法律约束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张先昌
关键词:皇权隋文帝
试论隋代前期的文化教育政策——兼评隋文帝“不悦儒术”说被引量:1
2009年
隋代前期的文教政策与相关制度建设,建树丰硕且影响深远。从制度层面讲,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国子学的独立;专科学校书、算学的创办;有关业务部门设博士招收学生进行职业性训练等,均由隋开其端并形成制度,对唐、宋及以后王朝产生重大的影响;从社会政治层面讲,该政策培养了大批的治国人才,树立了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奠定了此后的治国方向,为隋代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文化方面的保证。
张先昌许瑛
关键词:隋文帝
隋朝监察官素养简论
2006年
监察官作为监察制度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优劣直接影响到监察的效果。隋朝监察制度的性质和监察对象、内容、范围,决定了监察官必须具有耿直敢言、公正无私的品格,器识远大、博学多才的素养和丰富的基层实践工作经验等,只有如此,才能承担起上匡失策,下纠官邪的监察职责,保证国家机器稳固而高效地运转。
张先昌石茂生
关键词:隋朝
权与法的博弈——从法治角度看先秦法家人物悲剧命运
2008年
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韩非、李斯,他们最大的悲剧在于他们倡行"法治"却又最终"为法所治"。他们的悲剧不仅在于个人之死,更在于他们作茧自缚式的死亡方式。他们主张的"法治"缺乏了法治的应有之义;他们主张的"法"是君主专制之下的法,将法异化为最高统治者手中的工具。于是貌似"法治"实则是"人治"。所以他们真正的死因就是"人治"。"人治"的随意性最终决定了他们的悲剧命运。而他们身受酷刑而死的原因在于他们片面强调有利于君主专权的法的震慑力作用。由此可见,对于"良法之治"的关注对于"法治"而言至关重要。所以当今的"依法治国"不仅要重视"依法而治"更要重视"依什么法而治"的问题。
冯君伟郑田静张先昌
关键词:人治震慑力
隋文帝死因新探被引量:1
2002年
隋文帝杨坚之死 ,传统看法是被其子杨广弑杀。本文通过考证分析认为 :文帝在花甲之年纵欲过度是其身体虚弱、患病、死亡的根本原因 ;太子杨广对其父皇爱妃陈夫人的非礼行为及为政权和平顺利交接采取的种种防范措施 ,引起病危中的文帝的极大愤怒、怨恨和猜忌 ,是文帝于 64岁时气愤至极而死的直接原因。
张先昌
关键词:隋文帝皇后《隋书》《资治通鉴》
西魏《六条诏书》中的选官思想被引量:1
2002年
西魏《六条诏书》中关于选官思想的论述集中在“擢贤良”诏书。其主要内容包括:反对资荫门选;先德后才的选官标准;对“邦国无贤,莫知所举”的批判等方面。在此思想指导下,西魏改革了选举法,开创选拔官吏的新途径,成为隋唐科举制的先声。
张先昌
关键词:西魏科举制官吏选拔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