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婷

作品数:5 被引量:110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蓝藻
  • 1篇芽孢杆菌
  • 1篇芽孢杆菌属
  • 1篇盐胁迫
  • 1篇研究方法
  • 1篇液泡
  • 1篇藻丝
  • 1篇溶藻细菌
  • 1篇溶藻效应
  • 1篇生物学
  • 1篇特点及启示
  • 1篇片段
  • 1篇葡萄球菌
  • 1篇葡萄球菌属
  • 1篇球菌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微量元素
  • 1篇无机盐
  • 1篇细胞

机构

  • 5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作者

  • 5篇张婷
  • 4篇赵以军
  • 2篇吴红艳
  • 2篇夏燕华
  • 2篇郭厚良
  • 1篇李娟
  • 1篇李洁
  • 1篇席宇
  • 1篇彭超
  • 1篇吴刚
  • 1篇程凯
  • 1篇吴涛
  • 1篇崔鸿
  • 1篇郭文娟
  • 1篇傅茜

传媒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生物学教学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无机盐诱导鱼腥藻595(Anabaena sp.595)的细胞学效应被引量:4
2003年
鱼腥藻 5 95 (Anabaenasp .5 95 )在 0 .0 5mol/L钾、钠、铵的盐酸盐、硝酸盐、硫酸盐和磷酸盐的诱导下 ,2d后即出现显著的细胞学效应 :细胞体积增大 ,明显液泡化 ;少数细胞发生横向和不均等分裂 ;藻丝片段化 ,异形胞分化率相对提高。其中 ,铵盐培养的藻丝细胞内出现特异的浓缩颗粒状区域。钙盐、镁盐也诱导类似细胞学变化 ,但作用较弱。在含 0 .1mol/LNaCl的培养基中长期培养 ,细胞出现周期性分化行为 ,开始细胞膨大并液泡化 ,以后色素质重新充满细胞 ,液泡消失 ,然后细胞分裂至正常细胞大小 ,成为接近正常的藻丝 ,但接着又膨大液泡化 。
吴红艳赵以军郭厚良张婷吴涛
关键词:细胞学效应无机盐盐胁迫
3株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效应被引量:93
2003年
从武汉市的池塘分离到 3株编号分别为M6,M8和M13的溶藻细菌 ,对这 3株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溶藻专一性和溶藻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M6,M8和M13分别属于葡萄球菌属 (Staphylococcussp .)、芽孢杆菌属 (Bacillussp .)和节杆菌属 (Arthrobactersp .) ;它们分别能溶解鲍氏织线藻、念珠藻、鱼腥藻、坑形席藻、铜绿微囊藻、鞘丝藻等多种蓝藻 ,并且它们的液体溶藻现象较固体溶藻现象明显 ;3株溶藻细菌培养液的过滤液仍有溶藻效应 。
彭超吴刚席宇夏燕华张婷赵以军
关键词:溶藻效应溶藻细菌蓝藻节杆菌属芽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
重金属及微量元素诱导蓝藻形成液泡被引量:10
2003年
鱼腥藻 5 95 (Anabaenasp 5 95 )、织线藻 2 4 6 (Plectonemaboryanum 2 4 6 )和伪枝藻2 4 8(Scynetonemahofmanni 2 4 8)在两种重金属汞、镉和两种微量元素铜、锌诱导下 ,藻丝细胞均能发生膨大、液泡化现象。不同重金属及微量元素对 3种蓝藻液泡化诱导作用强弱程度不同。汞的诱导作用明显强于镉、铜和锌 ,0 1μmol/L汞可诱导 3种蓝藻发生液泡化。采用压片法均观察到诱导形成的液泡 ,液泡在相差显微镜下显示为圆球形 。
吴红艳赵以军郭厚良张婷郭文娟
关键词:蓝藻重金属微量元素液泡
美国高考SAT生物学考试特点及启示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以美国高考SAT生物学官方样题为例,分析了其试题特点及对我国高考生物学命题的启示,为我国生物学教学和高考改革提供参考。
袁龄傅茜李洁张婷崔鸿李娟
关键词:考试特点高考改革
浮游病毒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2
2003年
程凯赵以军夏燕华张婷
关键词:浮游病毒研究方法计数方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