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平松

作品数:469 被引量:1,921H指数:27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42篇期刊文章
  • 188篇专利
  • 27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6篇天文地球
  • 102篇矿业工程
  • 55篇文化科学
  • 3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建筑科学
  • 8篇电子电信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4篇水利工程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87篇地质
  • 63篇煤层
  • 61篇工作面
  • 52篇矿井
  • 49篇电法
  • 48篇电阻率
  • 43篇巷道
  • 40篇底板
  • 33篇勘探
  • 28篇光纤
  • 24篇瞬变
  • 24篇钻孔
  • 23篇瞬变电磁
  • 22篇地震
  • 22篇震波
  • 22篇传感
  • 19篇岩层
  • 17篇煤层工作面
  • 16篇电极
  • 14篇地质构造

机构

  • 450篇安徽理工大学
  • 27篇中国矿业大学
  • 19篇淮南矿业集团
  • 12篇同济大学
  • 10篇淮南工业学院
  • 8篇中国煤炭学会
  • 7篇南京大学
  • 6篇安徽惠洲地下...
  • 5篇宿州学院
  • 5篇安徽省煤田地...
  • 4篇浙江省水利河...
  • 4篇安徽省煤田地...
  • 4篇福州华虹智能...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华北科技学院
  • 3篇皖北煤电集团...
  • 3篇清华大学合肥...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兖矿集团有限...
  • 2篇淮南矿业集团...

作者

  • 467篇张平松
  • 118篇吴荣新
  • 104篇郭立全
  • 73篇许时昂
  • 68篇胡雄武
  • 53篇刘盛东
  • 41篇刘畅
  • 33篇付茂如
  • 29篇胡泽安
  • 20篇肖玉林
  • 18篇鲁海峰
  • 13篇胡友彪
  • 13篇程桦
  • 13篇李圣林
  • 12篇刘文中
  • 12篇吴健生
  • 11篇谭磊
  • 11篇严家平
  • 9篇袁亮
  • 9篇许光泉

传媒

  • 24篇煤炭学报
  • 18篇地球物理学进...
  • 13篇煤炭科学技术
  • 11篇工程地球物理...
  • 9篇安徽理工大学...
  • 9篇中国地质教育
  • 9篇中国煤炭地质
  • 8篇岩石力学与工...
  • 7篇煤田地质与勘...
  • 7篇矿业安全与环...
  • 7篇采矿与安全工...
  • 6篇淮南职业技术...
  • 6篇黑龙江教育(...
  • 6篇教育教学论坛
  • 5篇矿业科学技术
  • 4篇工程地质学报
  • 4篇地下空间与工...
  • 4篇高教学刊
  • 3篇物探与化探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年份

  • 10篇2024
  • 33篇2023
  • 27篇2022
  • 32篇2021
  • 48篇2020
  • 27篇2019
  • 35篇2018
  • 38篇2017
  • 25篇2016
  • 36篇2015
  • 24篇2014
  • 25篇2013
  • 21篇2012
  • 8篇2011
  • 11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9篇2007
  • 11篇2006
  • 7篇2005
4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工作面坑透场强传播规律及有效透视宽度研究被引量:15
2017年
为求取工作面有效透视宽度,推导了适合坑透仪器实测场强值的工作面坑透实测场强值计算公式,其场强H变化取决于初始场强值H_0、收发距r和吸收系数β。对于相同初始发射场强值的坑透探测,场强传播距离的制约因素为吸收系数值β,β值越小,场强传播距离越大,越适合于坑透探测。提出了利用发射巷近场源区场强数据计算初始场强值,再利用该初始场强值和接收巷透视场强数据计算吸收系数的方法,计算结果比单独的透视场强数据或发射巷场强数据计算更加可靠。提出了煤层工作面坑透有效透视宽度计算公式,由工作面初始场强值、吸收系数值和背景场强值可以计算出坑透探测仪器在某个工作频率探测下的工作面有效透视宽度。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矿工作面实际坑透探测资料表明,利用双巷实测的场强数据所计算的初始场强、吸收系数是客观的,由初始场强值、吸收系数值和背景场强值所确定的工作面有效透视宽度值是可靠的,可以合理地指导工作面坑透设计与施工。
肖玉林吴荣新严家平张平松
关键词:无线电波透视煤层工作面
应用跨孔地震CT技术检测锚基基础断裂被引量:6
2004年
跨孔地震CT技术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手段,文章叙述了地震CT技术原理及其具体工作方法,并通过锚基基础断裂探测实例与效果,指出跨孔地震CT技术和已知地质资料相结合,将在地质工程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张平松
一种智能加载多维相似模型试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加载多维相似模型试验装置,立式模型架包括底座,以及分别竖直固定在底座四角的四根立柱;四根立柱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前后挡板组和左右挡板组,前后挡板组的下部贯穿穿插有多组方管组;顶部油压加载机构能够向加载模拟...
张平松孙斌杨欧元超刘畅许时昂李圣林胡雄武郭立全
文献传递
回采工作面多频率无线电波透视探测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对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多频率无线电波透视探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多频率探测的实测场强值及层析成像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对同一工作面采用多个频率进行探测,其中较低的频率穿透性较好,但仅对物性差异较大的地质异常区能够反映,相对较高的频率对地质异常区的探测较为灵敏;对于工作面宽度240 m的中厚煤层,最佳的探测频率为0.158 MHz;坑透发射点距断层较近时,可以结合不同频率探测结果,综合圈定地质异常区。
肖玉林吴荣新严家平张平松
关键词:单频多频
大学生计算机学习和利用的定位与思考被引量:3
2006年
大学生中拥有计算机的人数较多,计算机学习成为大学生的必备课程,但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多数同学来说没有能够真正领悟其学习的目的和内容,在计算机的学习和利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其学习没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文章对大学生计算机学习和利用的目的、内容、方法以及管理等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认识。
张平松吴荣新侯辉
关键词:计算机
巷道围岩失水特征电磁法测试与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淮南矿业集团西部泊江海子煤矿3-1煤层顶板砂-泥岩层遇水易发生泥化,其巷道支护受到地下水渗流的影响,易造成巷道支护的失效,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严重隐患。论文利用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对矿井+803.5m水平辅助运输石门掘进巷道的围岩含水情况进行探测,并分析了围岩断面的电性特征。动态测试结果表明,该巷道围岩的电阻率呈逐渐变大趋势,围岩持续失水使得巷道条件得到改善。同时该探测方法也可为类似问题解决提供参考。
苏园鹏张平松吴荣新
关键词:巷道围岩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
一种基于声波频移反演的燃气管道泄漏点定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波频移反演的燃气管道泄漏点定位方法,通过接收排列检测燃气管道泄漏点产生的直达波信号,然后分别对各个检波器所接收到的直达波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并求取各个直达波信号的质心频率<Image file="DD...
胡泽安张平松郭立全吴荣新吴海波
文献传递
井下巷道钻孔施工及地质信息反演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井下巷道钻孔施工及地质信息反演方法,包括:在三维坐标系中根据预测值建立煤层地质模型;在三维坐标系中预先设置顺层巷道及至少一排钻孔;按预设钻孔进行钻探,在钻探中获得一系列地质信息;根据上述地质信息在三维坐标系...
张平松朱文吴荣新高良郭立全李希宝郭庆刘凯杨华忠
文献传递
砂土压缩变形传感光缆耦合试验分析与预测模型研究
2024年
灾害监测、预测是地质与岩土工程领域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凭借其连续、实时、抗干扰、稳定性好等优点在长距离、长周期、高隐蔽性、强突发性的灾害监测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然而,针对不同工程问题,评价与解决传感光缆与被测岩土体协调变形问题,是精细化分析岩土体变形分布与研究演化规律的关键所在。利用自主研制的三维主动变形可控围压光缆-砂土耦合试验装置,探究了0~4.0MPa围压条件下金属基索传感光缆与粗砂介质压缩变形的协调性问题。试验结果表明:低围压条件下金属基索传感光缆与砂土压缩变形协调性较差,变形表现为非线性变化特征;随着围压增大,传感光缆与砂土耦合效果提高,变形呈现线性变化特征,当围压达到1.6MPa后,两者协调变形一致性明显提高,其形变由非线性向线性转变。基于上述变形特性,提出了一种围压曲面投影数值模型,采用非扭结边界条件的样条插值算法对非试验数据实际位移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试验研究认为金属基索光缆用于高围压条件下砂土变形测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研究内容可以为分布式光纤传感测试技术用于深部地层变形监测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许时昂张平松张平松吴海波张涛
关键词:分布式光纤
一种林木结构异常震波CT环式扫描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林木结构异常震波CT环式扫描装置,利用特制环式探头,采用针对树木树干外形结构研发的特殊测量装置与方法,对林木结构异常情况进行CT扫描检测,获得树木树干内部震波速度分布特征图像,对其内部结构特征进行评价...
张平松刘许柯胡奥吴凯丽
文献传递
共4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