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明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CT扫描的影像学特点
- 2006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胸部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胸部CT表现。结果46例共有107个肺段发现结核病变,其中肺结核常见部位占72.9%,大多数呈多个肺段病变,单发于结核好发部位的占60.9%,好发与非好发两种部位同时累及的占26.1%。病变的CT征象主要有大片融合影、斑片影、空洞、树芽状支气管播散灶、结节、肿块及纤维索条影等,同一病例可有多种形态病变共存。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胸部CT表现具有多部位累及,多型性的病变形态,较易累及结核少见部位,多以实变、空洞、支气管播散等活动性病灶为主,结节及肿块也不少见。
- 曾文彦张志明王波武兴杰
- 关键词:糖尿病肺结核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
- 空洞型肺癌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研究空洞型肺癌的CT表现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提高该病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或者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空洞型肺癌的CT表现,其中男16例,女2例,年龄39~79岁,平均年龄为62岁,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其中14例同时行增强扫描。结果18例中病灶位于肺上叶者13例,下叶者5例;全部病例均为单发空洞,病灶平均最大径5.3cm,4cm以上者占61%(11/18);83%(15/18)外形呈分叶状,61%(11/18)例边缘毛糙,见毛刺征象;89%(16/18)为厚壁空洞,壁厚薄不均,其中22%(4/18)可见壁结节;所有空洞周围均未见卫星病灶;18例中病理结果为腺癌者67%(12/18),鳞癌者16%(3/18),17%(3/18)为非小细胞肺癌而无法确定是鳞癌、腺癌或者大细胞癌。结论空洞型肺癌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是诊断空洞型肺癌的最佳检查方法;而空洞型肺癌的组织病理学类型中腺癌的比例有上升趋势。
- 杨清华王波张志明
- 关键词:肺癌CT病理
- 双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在膀胱癌的应用
- 2007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仿真膀胱镜(CTVC)对膀胱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具备指征的26例患者,在常规盆腔平扫+增强CT后憋尿延迟15~30分钟,待膀胱充盈造影剂满意后取仰卧位扫描,行膀胱区域薄层螺旋CT扫描,应用工作站采集延长期扫描拆薄的图像行后期处理做成CTVC成像。全部病例有纤维膀胱镜(FC)对照,并将两种检查结果结合手术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26例患者CTVC共发现病灶结节30个,FC镜检发现病灶结节39个,对直径〉0.5cm肿瘤,CTVC可清楚显示,但对肿瘤周围小结节子灶及三角区小滤泡样肿物CTVC均不易捡出,对膀胱肿瘤的显示对比,结果有显著差异(Χ^2=8.03,P=0.0046)。对直径≤0.5cm的肿瘤,2例CT轴位像未能发现,但CTVC能显示。对膀胱癌的诊断CTVC的符合率为100%。结论CTVC图像形象、直观,不仅看见膀胱腔内形状,对浸润范围结合CT轴位及冠矢状位重建也可清晰地显示,诊断膀胱肿瘤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对临床高度怀疑膀胱肿瘤,而常规CT扫描未发现病灶者,应该行CTVC,以减少漏诊。而对于直径≤0.5cm的肿瘤,尽管CTVC可以发现部分病灶,但是相对于纤维膀胱镜,其敏感性仍不够满意。注意层厚、层距的选择,延长憋尿时间,使用合适的窗宽、窗位等,可能有助于提高小病灶的检出。
- 王波张志明杨清华盛展新
- 关键词:膀胱癌双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
- 不同部位注射造影剂对胸部增强CT扫描效果的影响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胸部增强CT扫描时注射部位的选择与CT图像的关系。方法从853例行胸部增强CT扫描患者的图像资料库中随机抽取50例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图像中,患侧上肢注射14例,仅3例得到满意显影图像,满意率21.4%;36例在健侧上肢、腹壁浅静脉、下肢静脉及锁骨下静脉注射者,均得到满意显影效果,满意率100%。结论胸部增强CT扫描注射部位应尽量避免患侧上肢,以取得满意显影效果。
- 温雅敏王波张敏杨清华张志明王穗春
- 关键词:CT增强扫描注射部位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