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斌
- 作品数:25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地震局青年科学基金新疆地震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利用地脉动对新疆地震烈度速报台网子台场地的分类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对新疆烈度速报台网子台的地脉动进行了测试分析,对照新疆烈度速报台网子台的钻孔资料、等效剪切波速并结合新疆的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得到新疆强震动烈度速报台网10个台站的场地类别。同时认为对个别判定指标临近划分标准分界线的台站的分类工作还需进一步研究。
- 张振斌吕桂林
- 关键词:地脉动
- 新疆阿克陶M_S6.7地震强震动观测记录初步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2016年11月25日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发生M_S6.7地震,克孜勒苏州及喀什地区部分区域震感强烈。新疆强震台网共有33个台站获取到本次地震的加速度记录,距离震中58.5 km的吉根台记录到的最大峰值加速度为31.3 gal(EW向)。用获取到的加速度记录计算仪器烈度,并选取几个典型台站的加速度记录进行分析,为以后该地区的抗震设防提供基础资料。
- 朱皓清李文倩张振斌
- 关键词:强震动记录加速度反应谱
- 基于B/S模式新疆测震台网数据传输系统被引量:1
- 2007年
- 介绍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发基于B/S模式的新疆测震台网的数据传输系统,描述了该系统的特点、结构、主要功能、实现方法及部分程序代码。
- 张振斌
- 关键词:测震台网B/S模式数据传输
- 2013年8月新疆乌鲁木齐市5.1级地震强震动记录及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2013年8月30日乌鲁木齐市发生MS5.1地震,乌鲁木齐烈度速报台网有32个强震动台触发获得了主震加速度记录。选取23条强震动记录进行常规处理,统计强震动记录数量随震中距分布,对比分析此次地震峰值加速度(PGA)与新疆土层加速度衰减关系;并利用强震动数据对此次地震进行定位,定位结果对应台站震中距与到时线性度较好;最后分析了典型强震动台站记录特性与建筑物震害及工程震害相关性。
- 张振斌温瑞智魏斌王宝柱
- 关键词:强震动记录
- 2020年1月19日伽师6.4级地震强震动记录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以新疆强震动台网获取的伽师6.4级地震的42组126条原始加速度记录为依据,对强震动记录时程、幅值、频谱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地震获取的最大加速度峰值为633.3cm/s^(2),仪器地震烈度为Ⅸ度;在震中距200km以内两水平向与垂直向加速度峰值比在1~3之间,速度峰值比在0~4之间。分析此次地震三分向加速度峰值衰减关系,0~50km范围内地震峰值加速度观测值在分区地震动衰减关系(Yu13)长轴预测值误差范围之内,高于南天山西段土层衰减关系(Zhang)预测值;水平向加速度反应谱卓越周期主要集中在0~0.5s,垂直向集中在0~0.2s。65XKR台水平向反应谱高于Ⅷ度罕遇地震设计反应谱,峰值卓越周期为0.48s;垂直向反应谱高于Ⅷ度罕遇地震设计反应谱,峰值位于高频段。
- 张振斌王宏伟
- 关键词:伽师地震频谱
- 不同类型振动特征分析
- 2014年
- 根据波形形态和特性,分析爆破、压路机、夯锤造成的振动特征。结果显示,爆破波形显示瞬间脉冲形,具有较大幅值;压路机波形平稳,三分向主频范围区域较小;夯锤波形显示瞬间脉冲,但三分向主频基本相似。
- 王宝柱张振斌
- 关键词:振动
- 新疆新源、和静交界M_S6.6地震强震动观测记录初步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2012年6月30日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巴州和静县交界发生MS6.6地震,新疆区域强震动台网有近40个强震动台记录到本次地震产生的地面运动,记录的最大峰值加速度为3.484 m/s2。文中初步收集了本次地震获取加速度记录,简要进行了分析,并完成了部分典型记录的特征计算,为新疆强震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张振斌魏斌热甫克提.阿不力孜何金刚
- 关键词:强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
- 新疆南天山地区土层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被引量:13
- 2010年
- 南天山地区是天山地震构造区现今构造运动最为强烈的地区,该地区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本文选取了南天山地区1985~2010年6月15日M≥3.5地震的强震动记录共360条,采用改进的两步回归法拟合了该地区土层加速度衰减规律。通过回归结果和实际记录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模型Ⅱ的衰减曲线与实际观测资料拟合度更高,同时也发现水平向回归结果好于垂直向的回归结果。与该地区的其它地震加速度衰减关系研究成果相比,此衰减关系与实际记录的吻合度较高。
- 张振斌唐丽华
- 关键词:加速度地震动衰减关系
- 乌恰5.1级地震强震动加速度记录初步分析
- 2011年
- 对新疆数字强震台网记录的2010年06月10日乌恰MS5.1地震10组三分量加速度记录进行处理和初步分析。在分析前对原始加速度记录进行整理,转换数据格式,进行零线校正,计算校正加速度、速度、位移时程谱、傅立叶振幅谱、加速度反应谱。在对本次地震的强震动特性进行分析后发现,较大的加速度峰值沿发震断层分布,集中在靠近断层的狭长区域,并且靠近断层加速度记录的卓越频率相对比较大。最后绘制了PGA分布图。
- 张振斌史勇军孔祥燕
- 关键词:加速度记录数据处理
- 乌鲁木齐中强地震地震动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以乌鲁木齐烈度速报台网建成以来发生的乌鲁木齐MS4.5以上中强地震强震动数据记录为依据,统计分析强震动加速度记录特征及对建筑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高于新疆区域土层衰减曲线;计算3个典型台站记录的5%阻尼比加速度反应谱,其周期在0.1~0.4 s范围内,高于规范设计反应谱谱值,且在周期0.4 s后迅速下降到规范设计谱值以下;同时拟合了乌鲁木齐地区PGA与PGV对数线性关系,为本区域中强地震PGA与PGV换算提供参考依据,通过PGA与PGV联合计算其仪器烈度。
- 张振斌魏斌李文倩
- 关键词:加速度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