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斌

作品数:29 被引量:102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默沙东科研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动脉
  • 7篇祖细胞
  • 7篇内皮
  • 7篇内皮祖细胞
  • 6篇蛋白
  • 6篇外周
  • 6篇外周血
  • 6篇细胞
  • 6篇肌细胞
  • 5篇蛋白激酶
  • 5篇心肌
  • 5篇心肌细胞
  • 5篇血管
  • 5篇血内
  • 5篇乳鼠
  • 5篇外周血内皮祖...
  • 5篇激酶
  • 5篇冠状
  • 4篇介入
  • 4篇冠状动脉

机构

  • 27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华市人民医院
  • 1篇温州市人民医...

作者

  • 29篇张文斌
  • 21篇傅国胜
  • 8篇王敏
  • 8篇宋筱筱
  • 7篇方英
  • 7篇周斌全
  • 3篇李成
  • 3篇何红
  • 3篇孙勇
  • 3篇蒋晨阳
  • 3篇张祖文
  • 3篇盛夏
  • 3篇樊友启
  • 2篇朱军慧
  • 2篇赵林水
  • 2篇邵蕾
  • 1篇陈炬
  • 1篇蔡思宇
  • 1篇薛智敏
  • 1篇黄先玫

传媒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4篇2005年浙...
  • 3篇全科医学临床...
  • 3篇心电与循环
  • 2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2006年浙...
  • 1篇2006年浙...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5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肾动脉介入术治疗肾梗塞一例
2009年
患者,男,38岁,因“持续性左腹痛、腰背痈7d”入院,起病前无创伤和创伤性检查病史,腹痛为绞痛,伴大汗、恶心,向腰背放射,无尿色变红及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查体:体温37.2℃,血压160/90mmHg(1mmHg=0.133kPa),呼吸20次/min,心率90次/min,急性痛苦病容,面色苍白,心肺无殊,左上腹可及压痛,左肾区扣痛阳性,左肋脊角压痛阳性,右上腹、右下腹未及压痛反跳痛,
张文斌周斌全王敏傅国胜
关键词:介入术治疗肾梗塞创伤性检查无创伤压痛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合并的心房扑动处理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可合并出现各种心房扑动,包括:右房房扑、左房房扑、左右房房扑和不完全规则房扑等。邵逸夫医院近年来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完成了左房各肺静脉电隔离后共碰到9例心房扑动,现报道如下: 右房房扑:3例,扑动波...
蒋晨阳孙勇盛夏樊友启赵林水李成张祖文张文斌何红傅国胜
文献传递
雷公藤内酯醇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的影响。方法:密度剃度离心法获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接种至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培养7天后收集贴壁细胞进行细胞免疫化学鉴定。实验加入不同浓度雷公藤内酯醇(2.5ng...
方英傅国胜宋筱筱张文斌
文献传递
蛋白激酶C抑制剂Ro-31-8220逆转高糖诱导乳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探讨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抑制剂Ro-31-8220对高糖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PKC及其下游信号传导途径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乳鼠心肌细胞培养模型,随机分成对照...
张文斌王敏周斌全傅国胜陈炬
文献传递
前降支-左主干支架术后回旋支开口再狭窄2例报道
2021年
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前三叉病变的血运重建策略是当今冠脉介入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左主干病变由于解剖学上的特殊性,其病变中斑块常存在于侧壁中且延伸至两个分支。目前,研究表明80%的左主干狭窄为左主干分叉病变,而分叉病变的存在会增加干预的复杂性[1]。在左主干的血运重建术式选择上,腔内影像和功能学在左主干介入治疗术前评估、术中指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血管内超声(intra vascular ultrasound,IVUS)可以评估左主干病变部位、病变程度、斑块特点、钙化情况、分叉特征等。本次研究选择了2例左主干病变患者,通过IVUS指导最终采用了不同的血运策略。
邵蕾韩佳洪旭林张文斌
关键词: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前降支回旋支
采用改良的modified crushing技术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左主干分叉病变1例
既往病史:男、72岁,活动后胸痛、气促入院,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心超示EF 40%。术前经右侧桡动脉造影情况:左主干远端至前降支开口处75%狭窄,前降支远端60%狭窄,回旋支开口处85%狭窄。手术过程:6F EBU 3....
周斌全张文斌傅国胜
文献传递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提示临界病变有易损斑块患者预后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提示临界病变含有易损斑块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日至9月13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行CCTA检查提示为临界病变(直径狭窄50%~70%)且不需要介入治疗的患者1963例(2728处病变)。根据CCTA提示的斑块性质分为易损斑块组(804例)和稳定斑块组(1159例)。以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及靶病变血运重建)为观察终点,比较两组的预后。结果:平均随访(27.4±2.3)个月,易损斑块组MACE发生率高于稳定斑块组(分别为10.8%和2.3%,P<0.01),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易损斑块组发生MACE的风险比(HR)为5.022(95%CI:3.254~7.751,P<0.01)。亚组分析提示,易损斑块未服药组(服用抗血小板及他汀类药物3个月及以下)和易损斑块服药组(服用抗血小板及他汀类药物3个月以上)MACE发生率分别为17.0%和5.8%,易损斑块未服药组发生MACE的风险增加(HR=3.149,95%CI:1.987~4.992,P<0.01);而稳定斑块组未观察到此差异(HR=1.721,95%CI:0.798~3.712,P>0.05)。结论:CCTA提示临界病变含有易损斑块的患者危险性更高,而药物治疗主要作用于易损斑块,对稳定斑块是否有效有待进一步讨论。
李占鲁黄翯张文斌王敏傅国胜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随访研究
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和扩增
目的:探讨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培养和体外扩增血管内皮祖细胞(EPC)的方法。方法:采用不同淋巴细胞分离液,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分离EPC;用CD34免疫磁性活化细胞分选系统 (MACS)分离CD34+细胞:分别培养在包...
方英傅国胜宋筱筱张文斌
文献传递
先天性主动脉弓褶曲畸形合并胸主动脉瘤一例被引量:2
2005年
朱卫华张文斌黄先玫
关键词:胸主动脉瘤先天性足背动脉搏动体温正常心杂音右上肢
雷公藤内酯醇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接种至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培养7 d后收集贴壁细胞进行细胞免疫化学鉴定。实验加入不同浓度雷公藤内酯醇(2.5μg/L,5.0μg/L,10.0μg/L,20.0μg/L)干预24 h,采用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和黏附能力测定实验,分别观察EPCs的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结果:雷公藤内酯醇显著影响EPCs的各项生物学功能,使EPCs的黏附能力显著减弱,迁移功能显著下降,增殖能力显著被抑制,这些改变均存在明显的浓度依赖性,20μg/L浓度组达最大抑制;在雷公藤内酯醇低浓度组,冠心病患者EPCs细胞的各项功能明显低于非冠心病患者组,高浓度组两组相近。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可能通过抑制EPCs增殖、迁移和黏附功能,抑制血管再内皮化和血管新生。
方英傅国胜宋筱筱张文斌
关键词:雷公藤属内皮祖细胞冠状动脉疾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