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洪

作品数:8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江阴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多层螺旋CT
  • 3篇血管
  • 2篇血管成像
  • 2篇血管造影
  • 2篇造影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诊断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腰椎
  • 1篇腰椎功能
  • 1篇腰椎滑脱
  • 1篇腰椎滑脱症
  • 1篇腰椎椎体
  • 1篇腰椎椎体间融...
  • 1篇腰椎椎体间融...
  • 1篇乙状结肠
  • 1篇乙状结肠扭转
  • 1篇预后
  • 1篇造影术

机构

  • 8篇江阴市中医院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8篇张文洪
  • 4篇夏裕平
  • 3篇李东
  • 2篇陈爽
  • 2篇章晓清
  • 2篇李宏
  • 2篇俞同福
  • 1篇江华良
  • 1篇邢伟
  • 1篇陈文华
  • 1篇张思全
  • 1篇刘芳
  • 1篇邢伟
  • 1篇陈文华
  • 1篇王祁
  • 1篇余卫平
  • 1篇王祁
  • 1篇刘峰

传媒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在双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手术前后的变化趋势及对手术疗效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在双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手术前后的变化趋势及评估手术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采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95例双节段腰椎滑脱患者,其中男31例,女64例;年龄41~63(52.10±4.35)岁;病变程度,Ⅰ度47例,Ⅱ度48例。术后3个月根据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改善率评定手术疗效,ODI改善率≥50%为良好,<50%为不良。95例根据手术疗效分为疗效良好组(74例)和疗效不良组(2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病程、病变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合并症;观察术前及术后3个月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包括脊柱骶骨角(spino-sacral angle,SSA),T1骨盆角(T1 pelvic angle,TPA),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投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DI对临床症状进行评定;并分析手术前后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变化值与VAS、ODI变化值的相关性,评价术后3个月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评估双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手术疗效的价值。结果:疗效不良组病程、手术时间长于疗效良好组,病变程度高于疗效良好组(P<0.05);疗效良好组术前、术后3个月SSA、TPA、LL、SS均高于疗效不良组,PT低于疗效不良组(P<0.05);疗效良好组手术前后SSA、TPA、LL、PT、SS变化值均大于疗效不良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VAS、ODI均低于术前,且疗效良好组低于疗效不良组(P<0.05);疗效良好组手术前后VAS、ODI变化值均大于疗效不良组(P<0.05)。手术前后SSA、TPA、LL、PT、SS变化值与VAS、ODI变化值呈正相关(P<0.05);术后3个月SSA、TPA、LL、PT、SS评估双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手术疗效为不良的获取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68、0.797、0.875、0.822、0.
张文洪於洋李宏刘芳
关键词: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腰椎功能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椎动脉沟环的价值被引量:2
2008年
夏裕平张文洪李东章晓清俞同福
关键词:三维重建
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隔离症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肺隔离症的诊断能力。方法15例经病理(14例)和血管造影(1例)证实的叶内型肺隔离症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并采用容积再现技术,最大密度投影及多平面重建显示异常血管与病灶的关系。结果15例肺隔离症患者中,14例的病灶位于左下叶,1例的病灶位于右下叶,异常体动脉供血全部来自胸主动脉,其平均直径1.6cm。CT平扫表现为肿块形7例,圆形或卵圆形5例,不规则形3例。增强后15例均显示异常体动脉供血。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能准确诊断肺隔离症,并可取代其他有创性检查,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
夏裕平张文洪李东章晓清张思全
关键词:肺隔离症多层螺旋CTCT血管成像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头颈部检查阳性病例。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Sensation16层螺旋CT进行扫描,并行1mm薄层重建,造影剂量按1.5ml/kg,注射速率为3ml/s,扫描延迟时间16~18s。在后处理工作站上进行图像重建,重建方法为MIP、VR等,对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结果:52例阳性病例中,一侧颈内动脉狭窄6例,双侧颈内动脉狭窄3例,一侧椎动脉狭窄4例,双侧椎动脉狭窄2例,颈内动脉畸形3例,海绵窦瘘2例,脑内动脉瘤23例,动静脉畸形(AVM)9例。52例CTA对于病变的大小、形态、范围均能清晰显示。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头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及病变与周围的三维空间关系的定位有重要价值。
夏裕平张文洪李东俞同福
关键词: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通过与三维数字血管减影(DSA)对比,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颅内动脉瘤尤其是<3 mm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怀疑有颅内动脉瘤的310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A和DSA检查。64层螺旋CTA技术参数:120 kV、250 mAs、准直0.75 mm、重建层厚0.75 mm和间隔0.4 mm。结果三维DSA作为诊断标准,在310例患者中,220例发现264个动脉瘤。CTA漏诊4个动脉瘤,7个动脉瘤在常规DSA检查中漏诊,但被64层螺旋CTA诊断,均得到三维DSA的证实。64层螺旋CTA诊断<3 mm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94.0%、100.0%和97.9%。结论 64层螺旋CTA对于颅内动脉瘤包括<3 mm动脉瘤是一种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作为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首选影像检查。
张文洪陈文华邢伟王祁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CT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肺磨玻璃结节能谱CT参数变化及其临床价值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肺磨玻璃结节(GGNs)能谱CT参数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9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GGNs患者,根据病理学类型分为良性组(n=50)和恶性组(n=42)。比较两组能谱CT参数,分析能谱CT参数诊断肺GGNs良恶性的效能、与恶性肺GGNs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恶性组均随访2年,比较高危与低危患者生存率。结果:良性组平扫期和动脉期水含量、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k值)均低于恶性组,平扫期k值高于恶性组(P<0.05);平扫期和动脉期水含量、k值诊断肺GGNs为恶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2、0.838、0.922、0.701,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恶性组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平扫期和动脉期水含量、动脉期k值均低于Ⅲ~Ⅳ期患者,平扫期k值高于Ⅲ~Ⅳ期患者(P<0.05);恶性肺GGNs临床分期与平扫期和动脉期水含量、动脉期k值呈正相关,与平扫期k值呈负相关(P<0.05);平扫期和动脉期水含量、k值高危患者存活率低于低危患者(P<0.05)。结论:能谱CT参数在肺GGNs良恶性诊断方面具有良好诊断效能,且各参数与恶性肺GGNs临床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
张文洪陈爽王欢刘峰
关键词:良恶性诊断能谱CT预后
多层螺旋CT颈内动脉和脑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TMSCT)颈内动脉和脑动脉成像(CTA)的技术和临床应用。方法21例疑为颈内动脉、脑动脉病变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利用不同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分别进行血管成像。结果21例颈内动脉和脑动脉均可清晰显示,其中正常者9例,动脉狭窄9例,动脉阻塞1例,动脉瘤1例,动静脉畸形1例。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血管病变,对指导临床治疗及支架内置入有重要指导价值。
李宏余卫平江华良张文洪陈爽夏裕平
关键词:多层螺旋CT颈内动脉
多层螺旋CT在乙状结肠扭转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乙状结肠扭转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外科手术证实的乙状结肠扭转患者的MSCT特征性表现,对以上特征性表现并进行总结。结果:本组12例患者均经外科手术证实为乙状结肠扭转。12例患者中,手术复位10例,2例术中发现扭转的结肠缺血、坏死,行坏死的肠段切除及腹壁造瘘治疗,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MSCT特征性表现包括:结肠扩张、积气,"鸟嘴征"及"漩涡征"等。12例患者中,均可见到结肠扩张、积气及气-液平面,MSCT上可见扩张的乙状结肠肠壁菲薄,无法判断强化程度。12例患者均有"鸟嘴征"征象,5例有"漩涡征"征象,其中4例伴有少量腹腔或盆腔积液,术中证实为血性积液,其中2例伴有乙状结肠坏死。结论:MSCT能够快速、准确的诊断乙状结肠扭转,其在乙状结肠扭转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张文洪陈文华邢伟王祁
关键词:乙状结肠多层螺旋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