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浩

作品数:1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长春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理论内核
  • 2篇生成逻辑
  • 2篇伦理
  • 2篇逻辑
  • 2篇境遇
  • 1篇道德文章
  • 1篇动因
  • 1篇独立人格
  • 1篇雪意象
  • 1篇研究路向
  • 1篇艺术功能
  • 1篇意象
  • 1篇知人
  • 1篇知人论世
  • 1篇人论
  • 1篇儒家
  • 1篇儒家理想
  • 1篇身体
  • 1篇神人
  • 1篇审视

机构

  • 13篇长春师范学院
  • 1篇安徽财经大学

作者

  • 13篇张文浩
  • 1篇俞香云

传媒

  • 2篇文艺评论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青年记者
  • 1篇南京政治学院...
  • 1篇临沂师范学院...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贵阳学院学报...
  • 1篇华夏文化论坛

年份

  • 7篇2012
  • 6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感兴”批评法的境遇和新生
2011年
受西方批评话语的强势包围,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模式乃形势所迫。"感兴"是具有中国民族传统和文化底蕴的文学批评模式。尽管它在参与建设中国现代文论的过程中遭遇困境,但不应当被遗忘,而应当在中西交融中获得新元素和新力量。感兴批评法从审美体验入手,与修辞论美学结合,展现民族传统批评法的新貌和解释效力,从而融入现代文论的话语环境。
张文浩
关键词:感兴
独立人格对冯雪峰文艺理论的影响
2011年
冯雪峰是现代中国颇为卓然自立的文艺理论家,他的文艺理论思想深受其独立人格精神的影响。这可以从几个角度去考察:知人论世地评价同时代文艺界人物、主观能动的文艺实践观及文艺独立自由观等。同时,冯雪峰在文艺理论界的贡献,特别是在鲁迅研究方面的成就,也可从中管窥一斑。
张文浩
关键词:独立人格知人论世
王安忆《长恨歌》的“新妇女历史”景观
2011年
民间是一种自然生存状态,超然于主流话语之外,却拥有极强的生命活力,绵延在城乡的历史变迁中。透过王安忆的诗学原则,可以发现其小说《长恨歌》里的人物、叙述者、语义内涵等文本要素,无不浸润着民间色调。这些色调似乎预示,作者在转变知识分子精神独守立场后,悄悄地以民间视角阐释城市民间的审美文化空间,努力勾划某种民间稳定性,逼近城市景观的原初生态,描绘出一种"新妇女历史"景观。
张文浩俞香云
关键词:《长恨歌》
通往圣贤之路:二程道德诗学抉论
2012年
程颢和程颐直承孔孟为己之学,成为真正以人文世界为主体、道德修养工夫为主导的先驱者。二程认为,通过涵养省察可以掌握圣人之道,调和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优入圣域并获得内心快乐。立基于此,二程的文艺观念着眼于"有德者必有言"的儒家先训,又以"学以至圣人之道"为宗旨,重在体味和涵泳,最后的归宿是人的诗化。二程有意忽略或排斥文艺的表现形式和审美功能,实际上是提供一种道德诗学的发展方向:突出文艺本身的现实取向和人文理性,展现人们对宇宙和人生的独立思考,在涵泳天道、体察性理的过程中表达淑世情怀。
张文浩
关键词:圣人之道
宋代儒家道德诗学的生成逻辑和理论内核被引量:1
2012年
原始儒家将道德实践与圣王之"文"紧扣在一起,使"道德文章"成为圣贤气象和君子人格的代名词。宋代新儒家躬身践履圣王留下的文化观念系统,其伦理道德和生命之美相互内化,唤起文艺活动中的道德意识、忧患意识和历史文化意识,追寻成圣之道,解决时代问题。沿着文统、道统和政统三条线索,最终拓展出儒家道德诗学的理论内核:回归和突出创作主体在文艺活动中的人格诉求和实践品格,实现德言一致和文行相契,显现宋人那种优柔和崇高兼备的文化心灵;以践道体仁的方式树立道德文章的岸然姿态,负起社会、政治和人生的无限责任,让践履精神获得美学呈现。这是易受误解,却仍然可敬的文学观念。
张文浩
关键词:生成逻辑理论内核
宋儒的生存境遇与“包容政治”的蕴成
2012年
晚唐五代儒学疲弊,忠义之风荡然。宋朝实行以儒立国的文治政策,革洗前朝武人专政之弊,建立新型君臣关系,由此创造了灿烂可观的文化成就,并成为古代中国文治政府最完备的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帝王完全信任儒臣,道屈尊于势的事实依然没有根本改变。究其实质,文治政策是帝王"包容政治"统治术和孔孟思想互相调和的结果。宋代君臣发挥这种"包容政治"的优势,处理历史和现实的问题,勉力维系长期的政治稳定和文化繁荣。
张文浩
关键词:儒家理想
笔记小说中的雪意象及其艺术功能
2011年
时逢雪后初霁,暂无靡靡而骤落、皓雪掩路的情形,却依然晨风凄以激冷、浏浏夙兴。不禁想起史料记载里的那些雪中神人们。古代笔记史料虽然不全然等同于信史,未必真实地纪录历史事件,要求它们能够还原一个所谓真相的历史世界,恐怕也是期望过高。
张文浩
关键词:艺术功能笔记小说意象史料记载历史世界神人
宋代儒家道德诗学的研究路径被引量:1
2012年
宋代新儒家躬身践履圣王留下的文化观念系统,其伦理道德和生命之美相互内化,唤起了文艺活动中的道德意识、忧患意识和历史文化意识,追寻成圣之道,形成了儒家道德诗学观念。为推进儒家道德诗学研究的深入,以历史变迁和中心人物为经纬,以民族融合和文化转型为背景,以文化诗学、价值哲学和伦理美学为主要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观照中国传统的践履精神,以宋学思想的变化特征为观察点,以宋代儒家在文学、政治、道德等方面的实践活动为主要论述对象,以人物的理论和实践之结合程度为评判准则,采用互文法,以中心人物联结起人物群体,从而呈现其内在肌理和整体风貌,并思考其生成的逻辑、理论内核及相关问题。
张文浩
关键词:理论内核
宋儒“道德文章”的研究路向
2011年
"道德文章"不仅可以从个人角度来指涉其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亦可就历史文化的角度,指一种文明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文艺成就的有机集合。宋儒道德文章特指其道德理想、道德实践、思想智慧、事功实践、文艺成就等多种要素的综合体,这个综合体具有实践的品格特征和辐射性影响。由于宋儒以宗教信徒般的热忱和执着,唤起人类活动包括文学活动中的道德意识、忧患意识和历史文化意识,追寻成圣之道,重视身体力行,践履不已,力求德言一致、文行相契;因而他们的伦理道德和生命之美相互内化、集于一身,其人格魅力得到感性呈现;落实到现实生活中,便是践履精神的美学呈现。把握践履精神,便成为研究宋儒道德文章的学术理路。
张文浩
关键词:道德文章研究路向
时尚的功能与身体的呈现被引量:1
2011年
以网络为主的媒体热衷于重复制造一些时尚话题,如芙蓉姐姐、流氓燕、超级女声、苏紫紫等网络公众人物,就是媒体推出来供大众聚焦的代表。这些表演者在时尚领域实现了自己的快意表达;又使普通大众据此各抒己见,满足了各自的欲望需求。在这种时尚潮流中,身体成为生活的道具和布景;展示"肉身感性"成为某类人群的特定的生存方式。然而,正如对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克制、短视、麻木、冷酷无情等症状要加以警惕,对这种时尚的表达方式也有必要在美学和伦理的双重维度中加以冷静审视,将之导向良性发展的主潮。
张文浩
关键词:审视伦理美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