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春晖

作品数:5 被引量:6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质
  • 2篇地质意义
  • 2篇早古生代
  • 2篇麻粒
  • 2篇麻粒岩
  • 2篇古生代
  • 1篇定年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学
  • 1篇云开地块
  • 1篇造山带
  • 1篇造山作用
  • 1篇山带
  • 1篇同位素
  • 1篇同位素年龄
  • 1篇碰撞造山
  • 1篇碰撞造山作用
  • 1篇侵入岩
  • 1篇球状
  • 1篇锆石

机构

  • 5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地质调...
  • 1篇南京地质矿产...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江西省地质调...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篇张春晖
  • 3篇于津海
  • 2篇王丽娟
  • 2篇周雪瑶
  • 2篇沈林伟
  • 1篇王鑫
  • 1篇夏晗
  • 1篇楼法生
  • 1篇王孝磊
  • 1篇刘潜
  • 1篇孙涛
  • 1篇邢光福
  • 1篇吕苗
  • 1篇赵葵东
  • 1篇黄志忠
  • 1篇舒徐洁
  • 1篇谢思文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质通报
  • 1篇2013年全...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国内蒙古下白垩统白彦华群胜利组的首个同位素年龄
2021年
由于丰富的煤炭资源,内蒙古的下白垩统地层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长期以来相关地层一直缺乏同位素测年研究,影响了区域地层对比工作的开展。本文对内蒙古锡林浩特下白垩统胜利组煤层夹层中的火山灰锆石应用LA-ICP-MS进行U-Pb法测年,结果显示胜利组5煤(层)和6煤(层)形成于大约109—107Ma(早白垩世阿尔布期)。这是胜利组所属的下白垩统白彦华群的首个同位素年龄,有助于我国东北地区与全球同时代地层对比工作的开展。
沈豪轩张春晖吴云飞吕苗王鑫
关键词:白垩纪同位素年龄
赣东北弋阳早古生代麻粒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0
2014年
新发现于赣东北弋阳县南的麻粒岩是一个基性麻粒岩,具有石榴子石+斜长石+紫苏辉石+黑云母+磁铁矿的矿物组合,根据矿物成分变化和矿物的包含关系确定了峰前变质(M1)和峰期变质(M2).成岩格子和地质温压计计算限定了麻粒岩峰前变质的温压是830~870℃和~1.0 GPa,而峰期的变质条件是850~900℃和0.7~0.8 GPa,显示了一个近于等温降压的顺时针P-T-t轨迹.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发生在436 Ma,而其原岩可能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结合已有的发现,本文指出华夏地块内发生的早古生代(加里东期)高级变质作用与碰撞造山带作用有关,很可能是扬子地块与东冈瓦纳大陆挤压碰撞的结果.
于津海楼法生王丽娟沈林伟周雪瑶张春晖黄志忠
关键词:赣东北碰撞造山作用
浙江诸暨地区石角-璜山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对超镁铁质球状岩成因的启示被引量:21
2012年
对分布于江南造山带东段江绍断裂带附近的浙江诸暨地区石角一璜山侵入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工作.石角角闪辉石岩和璜山石英闪长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844Ma±3Ma和818Ma±6Ma。该年龄结果表明.石角村附近的超镁铁质岩(包括球状辉闪岩)与其外围的闪长岩可能并非同时形成。江绍断裂带附近分布的多个闪长岩体的形成时代介于930~820Ma之间。对这些超镁铁质岩和闪长岩的精细岩石成因研究将有助于揭示扬子和华夏在新元古代时期的拼接过程。
王孝磊舒徐洁邢光福谢思文张春晖夏晗
关键词:LA-ICP-MS锆石U-PB定年江南造山带
赣中相山地区低压高温麻粒岩捕虏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赣中相山-玉华山地区位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分界线附近,是华南最著名的产铀火山杂岩体.玉华山火山-侵入杂岩中包含丰富的岩浆岩和变质岩包体.这些包体为揭示研究区深部地壳物质组成和U矿的成因提供重要依据.变质岩包体主要由长英...
张春晖于津海刘潜赵葵东孙涛
关键词:岩石学麻粒岩捕虏体
粤西云开地区基底变质岩的组成和形成被引量:26
2015年
云开地块被认为是华南西南部一个重要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出露区,但对其基底组成的认识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对云开地块内基底变质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Hf同位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云开地块的基底主要由于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的变质沉积岩组成。它们具有比上地壳平均成分更高的Si O2和相对更低的Al2O3、Ca O、Na2O,岩石成熟度中等。微量元素与PAAS相似,但Sr、Cr、Ni等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轻度亏损,而大多数样品的Zr、Hf、Th、U等轻度富集,说明源区更富集长英质组分而贫镁铁组分。地球化学特征和碎屑锆石组成指示这套沉积岩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环境,源区既有古老的再循环物质,也有大量未经明显改造的新元古代岩浆物质。综合本文和前人的锆石U-Pb定年数据,云开地块基底变质岩原岩可以分为两组:第一组样品形成较早(时代上限为850~522Ma),总体年龄谱特征显示出与华夏南岭地区的亲缘性。这组样品的源区主要有4次岩浆作用(2700~2400Ma、1800~1400Ma、1150~900Ma、850~700Ma),均涉及到古老地壳再循环以及新生地壳的加入,但以再循环的物质为主。最主要的新生地壳生长发生在新太古代和Grenville期。而第二组样品的沉积时代在517Ma之后,具有与扬子南缘新元古代沉积岩的相似性。这组亲扬子沉积物的源区具有不同的4次岩浆事件(2600~2350Ma、2000~1750Ma、1700~1500Ma、900~750Ma),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早期岩浆主要涉及古老基底再循环。古元古晚期-中元古早期岩浆大多起源于新生地壳物质,而新元古代是最重要的新生地壳生长期,同时也涉及大量古老地壳物质的再循环。不同时代沉积岩的碎屑物质组成变化表明大概在〈522~517Ma之间云开沉积盆地和物源区受到一定程度的构造运动影响,使得源区由华夏地块变成扬子地块。这期�
周雪瑶于津海王丽娟沈林伟张春晖
关键词:云开地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