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艳 作品数:7 被引量:23 H指数:3 供职机构: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体外循环术后中性粒细胞膜碱性磷酸酶的变化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膜碱性磷酸酶(NAP)表达的变化规律以及与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外科CPB心脏手术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0 h、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出院时留取血标本,应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计数、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浓度、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NAP表达。结果 NAP表达和CRP浓度在CPB术后0 h显著下降,随后显著升高,48 h达到高峰,72 h开始下降,出院时恢复术前水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NAP的表达与血清CRP呈正相关,r为0.957(P<0.001),高于与WBC计数相关性,r为0.608(P<0.01)。结论 CPB后NAP表达显著升高,其变化规律与血清CRP基本一致,可以作为CPB下全身炎症反应严重程度的一个预警指标,长时间的NAP升高可能预示着机体存在炎症。 张婷 张春艳 张欢欢 金媛 陈建军 杨晋 吴惠毅关键词:体外循环 流式细胞术 C反应蛋白质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膜碱性磷酸酶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膜碱性磷酸酶( mNAP)表达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病例中疑似血流感染而行血培养检查的患者298例,以同期医院体检中心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病原微生物学证实血流感染的诊断,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NAP,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 C反应蛋白(CRP)。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NAP、PCT、CRP诊断血流感染的价值。结果298例患者中,根据病原微生物学证实血流感染109例,其中革兰阳性菌感染43例,革兰阴性菌感染66例。血流感染患者组CRP、PCT、mNAP中位数分别为138.71 mg/L、7.04 ng/mL、13929 AB/c,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50 mg/L、0.12 ng/mL、1831 AB/c(U=5.00、48.50和65.01,P<0.01)。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的mNAP为9598(6064-11643) AB/c,低于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16512(11654-22001) A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250.00,P<0.01)。 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mNAP、PCT 及CRP 诊断血流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87、0.962和0.901,最佳切点分别为4578AB/c、0.90 ng/mL 和13.50 mg/L,敏感性分别为95.8%、93.0%和90.3%,特异性分别为97.8%、95.6%和85.5%。结论在mNAP、PCT、CRP三个指标中,mNAP诊断血流感染的效能最高,可作为血流感染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张欢欢 李海宁 郑萍 赵绍林 张春艳 张婷 霍娟 李伟 杨晋 吴惠毅关键词:流式细胞术 碱性磷酸酶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血流感染 肠道病毒71型衣壳蛋白VPl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8年 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ms 7l,EV71)是婴幼儿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致病原之一。临床研究发现,EV71感染可导致多种临床表现,从轻微HFMD到致命性脑干脑炎并发肺水肿甚至死亡,但原因尚不清楚。EV71衣壳蛋白VPl在病毒识别、结合、进入靶细胞及病毒颗粒装配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VPl变异是EV7l适应性和免疫原性的重要决定因素。现对VPl结构、功能及其相关的抗病毒疫苗和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发新的更有效的抗病毒疫苗和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刘永娟 周井义 赵绍林 苗莉 张春艳 张婷 霍娟 杨自金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 手足口病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膜碱性磷酸酶在预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液细菌感染中的价值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膜碱性磷酸酶(m NAP)在预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液细菌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进行血培养的SIRS患者149例(血培养阳性组59例,血培养阴性组90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m NAP,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各组间差异及指标间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评价m NAP、PCT和CRP预测SIRS患者血液细菌感染的价值。结果血培养阳性SIRS组外周血m NAP、PCT和CRP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13 683(9 825,18 605)AB/c、5.680(1.300,18.390)ng/m L和139.00(65.60,201.00)mg/L,均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SIRS组7 297(4 600,10 363)AB/c、0.432(0.115,1.645)ng/m L、75.25(36.90,125.25)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 NAP、PCT和CRP预测SIRS血液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6、0.797和0.692,敏感性分别为66.1%、76.3%和61.0%,特异性分别为83.3%、74.4%和70.0%,阳性预测值(PPV)分别为72.2%、66.2%和58.1%,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78.9%、79.8%和73.3%,m NAP和PCT联合检测时AUC为0.841(95%CI:0.774~0.908),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7%和78.9%。血培养阳性组m NAP水平与PCT呈显著正相关(r=0.509,P〈0.01)。结论 m NAP联合PCT检测对预测SIRS患者血液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张春艳 李海宁 张欢欢 郑萍 陈晓兵 杨晋 赵绍林 吴惠毅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降钙素原 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检测血清百草枯 被引量:1 2014年 百草枯(paraquat,PQ)是有机杂环类除草剂,是自杀及意外中毒常见毒物。由于PO致死剂量小,无特效解毒剂,PQ中毒病死率达60%~80%。PQ中毒预后与就诊时间和中毒剂量有关口,测定血清PQ浓度有助于医生判断中毒程度及预后。PQ测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口。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质联用法。引,液.质联用法、毛细管电泳法。Vinner等报道应用毛细管电泳法检测PQ,该法的标本预处理操作复杂,难以满足临床上快速检测要求。刘会芳等。用胶束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PO,该法需要对血清进行去蛋白预处理,需要进行标本富集,测定时间较长。笔者建立毛细管电泳技术快速检测血清PQ浓度的方法,经初步临床应用,现报道如下。 吉艳 张春艳 赵绍林 杨晋 胡文霞 陈晓兵 吴惠毅关键词:毛细管电泳法 百草枯 血清 高效液相色谱法 胶束毛细管电泳 敲低过氧化物酶4通过β-连环蛋白通路抑制胃癌细胞侵袭的实验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敲低过氧化物酶4(PRDX4)抑制胃癌细胞侵袭的作用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通路机制。方法培养永分化胃上皮细胞系GES-1及胃癌细胞系BGC-823、SGC-7901、AGS并检测PRDX4的表达水平;SGC-7901细胞分为对照组、si-NC组、si-PRDX4组、si-PRDX4+SKL2001组,western blot检测MMP2、N-cadherin、E-cadherin、β-catenin、TCF4的表达水平,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数目。结果与GES-1比较,胃癌细胞系BGC-823、SGC-7901、AGS中PRDX4的表达上调(P<0.05)且SGC-7901细胞中PRDX4表达上调最显著;与对照组及si-NC组比较,si-PRDX4组SGC-7901细胞的侵袭数目减少,细胞中MMP2、N-cadherin、β-catenin、TCF4的表达下调,E-cadherin的表达上调(P<0.05);与si-PRDX4组比较,si-PRDX4+SKL2001组SGC-7901细胞的侵袭数目增加,细胞中MMP2、N-cadherin、β-catenin、TCF4的表达上调,E-cadherin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敲低PRDX4能够抑制胃癌细胞侵袭,抑制β-catenin通路是可能的分子机制。 张春艳 李海宁 李小佩 朱丹关键词:胃癌 Β-连环蛋白 胃癌细胞系SGC-7901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对中性粒细胞功能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eutrophils alkaline phosphatase,NAP)对中性粒细胞迁移、活性氧(ROS)生成以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感染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获得NAP高表达细胞株,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感染后细胞NAP的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HL-60细胞经1.5%DMSO体外诱导分化为类中性粒细胞后进行相关实验:分别利用Transwell迁移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高表达NAP中性粒细胞的迁移及ROS生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法检测高表达NAP中性粒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情况。结果经慢病毒感染的HL-60细胞通过嘌呤霉素筛选后80%以上细胞可见绿色荧光,且NAP在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均明显升高。HL.60细胞经1.5%DMSO体外诱导分化5d后,细胞体积变小、表面出现许多突起,核质比例降低,核仁消失,核染色质由密集趋向疏松,细胞核扭曲折叠呈杆状或分叶,CD11b+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高表达NAP的中性粒细胞迁移细胞数多于阴性对照组[(15.30±3.65)×10^3对(8.00±0.78)×10^3,P〈0.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高表达NAP的中性粒细胞胞内ROS的平均荧光强度高于阴性对照组(355.70±20.10对103.22±4.71,P〈0.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高表达NAP中性粒细胞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Bax、active-caspase.3以及active.caspase-9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结论NAP具有促进类中性粒细胞迁移及ROS生成、加速细胞凋亡的生物学作用。 李海宁 李伟 杨晋 张春艳 吴惠毅关键词:HL-60细胞 碱性磷酸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