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婉

作品数:11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诗创作
  • 2篇弃绝
  • 2篇文学
  • 2篇现代诗
  • 2篇现代诗创作
  • 2篇保钓
  • 2篇保钓运动
  • 1篇当代诗
  • 1篇当代诗歌
  • 1篇动态性
  • 1篇研究之研究
  • 1篇音画
  • 1篇音乐
  • 1篇英译
  • 1篇英语
  • 1篇英语世界
  • 1篇在家
  • 1篇知识考古
  • 1篇知识考古学
  • 1篇诗歌

机构

  • 7篇厦门大学
  • 5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台湾大学

作者

  • 10篇张晓婉
  • 2篇李诠林
  • 2篇朱双一

传媒

  • 2篇华文文学
  • 1篇世界华文文学...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台湾研究集刊
  • 1篇鲁迅研究月刊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台湾历史研究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王德威的台湾文学研究释读
2013年
王德威将台湾文学置于华语语系文学(Sinophone Literature)的整体观坐标系中,以此"想象"台湾文学的独特风貌。其"后遗民"论述在与现实主义对话的基础上有意开掘"幻魅现实"主义的叙事学,其"后遗民"想象和"抒情传统"想象开掘出的"第三空间",为深受身份问题困扰的文学者提供了归属的另一种可能,也为整个中国文学文化的现代性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视角。王德威的文学批评具有探索、无结论、不确定的随笔精神,对其台湾文学研究,应基于福柯式的后现代历史观,做出深入的辨析与对话。
李诠林张晓婉
关键词:台湾文学抒情传统现代性想象
想象王德威的方法——试论王德威的“福柯式”历史观被引量:4
2012年
近年来,海外汉学研究的成果与动态在国内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极大的讨论,王德威的"想象中国"正是其中之一。"想象"几乎是王德威的文学研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词,其中历史与文学的互动是理解其"想象"批评的有效切入点,但目前的研究尚未能在他一再强调的"福柯式"的历史观上,做出深入的辨析与对话。因此,以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为解读进路,主要围绕历史的"非连续性",空间坐标选取,话语符号的媒介性这三个议题,意图从王德威的历史研究方法来考察其"想象"一词的理论意涵。形构王德威的历史观的特质,同时展开对其"想象"方法的理论资源的梳理。
张晓婉
王德威的华语语系文学研究之研究
近年来,海外汉学研究的成果与动态在国内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极大的讨论。王德威的“想象中国”正是其中之一,掀起了国内学界80、90年代以来,一股“想象”理论的高潮。本文主要围绕“想象”与“现代性”两个议题展开论述。试图从...
张晓婉
文献传递
陈映真作品在当代英语世界译介历程简述——由《陈映真全集·著作年表》的疏误说起
2022年
2017年台湾人间出版社编纂的《陈映真全集》,贡献极大。其中《著作年表》全面整理与系统考校陈映真的著述轨迹,并首次正式呈现作品的翻译出版情况。但是在迄今唯一的陈映真小说英译专集《在家流亡》的出版时间上存有疏误。陈映真作品在当代英语世界的翻译可以追溯至1976年小说《第一件差事》的英译发表。1980年代初期,有4篇小说(除去重复)收录在重要的文学选集与翻译杂志中,其中学者刘绍铭较早注意到陈映真作品独特的社会历史价值,给予力荐。1986年米乐山的《在家流亡》出版问世,译者米乐山不仅肯定陈映真作品的社会意义,而且更关注其作品的美学特点。1990年代以来,陈映真作品的英译活动陷入低潮,似乎只有《山路》备受译者的青睐。近年来,中国台湾学者陈光兴等共同主编的《亚际文化研究》制作了陈映真的作品翻译计划,希望再次推动其作品与思想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阅读。
张晓婉
关键词:英译
超文本、超网络的多媒体诗歌实验——论毛翰PPS格式音画诗歌创作的美学特征
2010年
诗人毛翰的PPS格式的电子音画诗,具有互文性、前景化、动态性的美学特征。这种超文本、超网络的多媒体诗歌实验,展现了网络时代中国诗歌发展的广阔空间与乐观前景,既有引领新潮的前沿性探索,又传承了中国传统诗歌与音乐、书画紧密结合,遣兴抒怀、关怀社会的优良传统。有必要将此PPS格式诗歌的美学实验,置于整个网络文学时代背景下进行分析与思考。
张晓婉李诠林
关键词:超网络互文性前景化动态性
20世纪50年代台湾文学场域中的五四传统改造问题——以数种台湾文学期刊为考察中心
2019年
1949年,在国共内战与形成中的世界性冷战架构下,台湾思想文化界开始笼罩在“反共抗俄”的政治鼓吹之中。深受五四新文化影响的台湾左翼文学等进步思想文化惨遭压制和消灭,其他只要是留在大陆的新文学作家,一律被视为“附匪、陷匪”,其作品也不得在台湾公开传播。因此,有学者感慨五四传统在台湾是一个没有作家、作品而运转的“空壳”,“到五十年代初期,五四的文学传统基本上已在台湾断绝了”①。在以往文学史书写的既定结论中,20世纪50年代台湾文坛是文化荒漠,人文失落、经典丧失的文化中空地带。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者力图打破这一刻板印象,着力从一批迁台文人身上探究五四文学传统的隔海继承问题。
张晓婉
关键词:台湾文坛五四传统文学场域思想文化界五四文学传统
反思与弃绝:“保钓”视野下唐文标的现代诗创作
2014年
唐文标早年颇具现代色彩的新诗创作中,就已潜藏着对现代主义抽象的超越、救赎精神的疑虑反思,并隐约可见现实关切、社会实践等思想特质,这为其后来参与"保钓"等左翼实践并最终与现代诗彻底决裂,埋下了思想的种子。在经受20世纪60年代后期欧美社会运动和"保钓"运动洗礼后,他将左翼的精神和理想带至台湾,其对现代诗的发难重新激起台湾思想文化上的左翼现实批判精神。因此,联系唐文标早期的现代诗创作活动,全面考察其左翼文学思想的发展历程,才能更深入把握左翼革命理想中激荡的种种对现实、历史、民族的深切寄托。
张晓婉朱双一
魏建功与台湾光复初期“国语运动”再探讨被引量:3
2022年
“国语运动”是台湾光复后消除殖民影响、重建民族语言文化工作的重点。魏建功作为光复初期台湾地区“国语运动”的主要负责人,提出“从台湾话学国语”的纲领原则。这一政策构想与魏建功在中国内地时期的师承背景、学术研究、“国语”工作经验等息息相关,明显传承自五四以来中国内地“国语运动”的理论脉络。然而,台湾地区“国语运动”在实际推行中,必然还要面对台湾地区特殊的历史问题与具体的语言环境,需要克服日本殖民统治遗留下的日语的强势影响和台湾地区方言使用信心与能力的退化,以及重新恢复“台湾话”与“国语”之间的血脉关系等多重难题。“从台湾话学国语”不仅仅是一种过渡手段,而是深具意义与价值,有助于清除台湾地区在语言、文化、心理上遭受的殖民影响,使台湾地区重新融入祖国现代语言文化共同体。
张晓婉
关键词:台湾光复
从诗集《北京铭》看江文也
尝试从江文也创作的诗集《北京铭》中,探究他在四十年代对传统文化追寻过程中,音乐创作思想在诗歌中的投射,以此观照他回到大陆后精神面影的一个侧面。
李诠林张晓婉
关键词:当代诗歌江文也传统文化
反思与弃绝:“保钓”前夜唐文标的现代诗创作
2014年
1970年爆发的"保钓"运动是唐文标思想转向左倾的关键事件,但是在"保钓"前夜,唐文标的现代诗创作中已然暗藏着对现代主义价值观念的疏离与反思。唐文标在前期的创作活动中逐渐产生对所谓的超越精神和抽象救赎的疑虑,其中更隐约可见现实关切精神与社会实践行动等思想特质,最终导致其与现代诗的彻底决裂,为其后期的左翼革命实践埋下了思想的种子。此外,以唐文标为代表的一代"保钓"知识分子的思想演变,其背后的左翼文化视野也深刻根植于当时全球左翼革命的发展实践。
张晓婉朱双一
关键词:台湾现代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