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动脉瘤
  • 6篇动脉
  • 5篇手术
  • 4篇血管
  • 4篇颅内
  • 4篇夹闭
  • 4篇出血
  • 3篇外科
  • 3篇显微手术
  • 3篇显微外科
  • 3篇膜下
  • 2篇血管重建
  • 2篇烟雾病
  • 2篇入路
  • 2篇四维CT
  • 2篇锁孔
  • 2篇锁孔入路
  • 2篇通路
  • 2篇破裂动脉瘤
  • 2篇肿瘤

机构

  • 17篇连云港市第一...
  • 3篇连云港市中医...
  • 2篇连云港市第二...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7篇张洪伟
  • 12篇刘希光
  • 11篇李爱民
  • 5篇王富元
  • 4篇吴海滨
  • 4篇陈军
  • 4篇顾艳
  • 4篇陈震
  • 3篇徐伦
  • 3篇孙勇
  • 3篇骆孟
  • 2篇刘永保
  • 2篇颜士卫
  • 2篇夏咏本
  • 2篇朱贤龙
  • 1篇李宁
  • 1篇张旭伟
  • 1篇张永刚
  • 1篇苗重昌
  • 1篇马逵

传媒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0
  • 2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棘突椎板切开复位固定在成人椎管内肿瘤术中应用
陈军李爱民吴海滨王富元刘希光张洪伟陈震
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地塞米松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患者效果的研究
2024年
探讨口服药马来酸依那普利+地塞米松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和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共11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患者,分为单药组:马来酸依那普利组(ACEI)36例、地塞米松组(DXMS)37例,联合用药组(AD)37例。单药组分别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和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评价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相关指标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残余血肿量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GCS、ADL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 GCS、ADL 评分均显著改善,且AD组较ACEI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D与DXM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总有效率、血肿残余量、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患者能改善神经功能,但不优于单用地塞米松,且对血肿残余量、复发率无影响。
明圆圆张自园朱贤龙张洪伟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马来酸依那普利地塞米松
血管重建手术与保守治疗出血型烟雾病的疗效分析
陈军李爱民陈震吴海滨张洪伟王富元刘希光
15例Heubner回返动脉的显微外科解剖及临床意义
2010年
目的探讨Heubner回返动脉的显微外科解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5例(30侧)甲醛固定的尸头标本开颅取脑,在手术显微镜下,以离体人脑底面对Heubner回返动脉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学观测。结果本组39支Heubner回返动脉长度为(24.34±6.72)mm,直径为(0.72±0.33)mm。双支型、3支型以及较粗大单支型Heubner回返动脉常伴有同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Heubner回返动脉以起源于前交通动脉及A1A2段近侧3mm者最多(84.62%),尚有3支起源于眶额动脉。在空间位置上与大脑前动脉A1段以3种关系伴行进入前穿质,沿途发出穿动脉分布于视神经上部、视交叉外侧、嗅神经附近和额叶底面以及前穿质。结论Heubner回返动脉出现恒定,但管径、数目及走行变异较大。详细了解回返动脉解剖学特点,对手术中神经血管的保护有重要意义。
张洪伟李爱民颜士卫夏咏本
关键词:显微外科解剖神经外科手术
不规则瘤颈的颅内破裂动脉瘤与夹闭术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动脉瘤颈部形态对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后脑梗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3例经显微夹闭术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术前通过CTA确定动脉瘤体形态和颈部形态。据动脉瘤颈部形态是否规则将动脉瘤分为两组,然后据术后是否出现脑梗死将动脉瘤分为两组,分别将两组间的动脉瘤形态和临床指标进行分析,其中术后相关脑梗死的预后因素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分析确定。结果:203例破裂动脉瘤中动脉瘤形态不规则81例,规则122例。动脉瘤颈部形态不规则65例,形态规则138例。发生术后相关脑梗死40例,总的脑梗死发生率19.7%。动脉瘤颈部形态不规则的动脉瘤伴有较高的瘤体形态不规则出现率(χ^(2)=37.494,P<0.001)、术中破裂率(χ^(2)=11.604,P=0.001)、临时载瘤动脉使用率(χ^(2)=59.286,P<0.001)和术后脑梗死发生率(χ^(2)=21.262,P<0.001)。多变量分析中不规则颈部形态(OR=3.023,95%CI=1.291~7.075,P=0.011)和术中载瘤动脉瘤临时阻断(OR=2.762,95%CI=1.152~6.622,P=0.023)是术后发生脑梗死的相关预后因素。结论:显微手术夹闭颅内破裂动脉瘤中动脉瘤颈部形态不规则和术中载瘤动脉瘤临时阻断是发生术后相关脑梗死的相关预后因素。
徐伦张旭伟顾艳刘永保刘希光张洪伟
关键词:动脉瘤脑梗死血管造影术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信号通路被引量:12
2019年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具有高致残和致死率。脑血管痉挛是aSAH患者发生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甚至脑梗死的主要原因。目前对脑血管痉挛的分子信号通路研究较多。文章对aSAH后脑血管痉挛的信号通路进行了综述。
汤加家刘希光伦志刚张洪伟李爱民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信号转导
不同类型颅底骨折112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张洪伟李爱民王富元孙维业马逵
关键词:颅骨骨折
心电监控四维CT血管成像检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搏动点及其意义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通过心电监控4D-CTA观察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搏动和随访复查情况,评价搏动点的临床意义。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共纳入48例患者62个未破裂动脉瘤进行4D-CTA检查,将扫描结束后的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得出一个心动周期内时间间隔均为5%的20组数据包,经工作站三维软件处理后,得到20幅图像及动态图。将同一部位连续3幅及以上图像发现小泡状或小尖状凸起,判定该凸起为搏动点。根据有无搏动点出现分为有搏动点组和无搏动点组,每例患者在3个月以后进行3D-CTA或4D-CTA复查。动脉瘤直径、瘤颈比在有搏动点组和无搏动点组之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瘤颈和随访时间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高血压史、2型糖尿病史、吸烟史等指标在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同时采用ROC曲线分析瘤颈比对动脉瘤搏动点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结果62个未破裂动脉瘤中,28个动脉瘤有搏动点,瘤颈比在有、无搏动点组间分别为1.5±0.3和1.1±0.3,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4,P〈0.01),并且当瘤颈比〉1.2时,诊断搏动点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和70.6%。经过随访复查,28个有搏动点的动脉瘤中,11个可见动脉瘤形状的改变;34个未见搏动点的动脉瘤中,5个可见瘤体形状的改变,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P=0.03),有搏动点的未破裂动脉瘤更容易发现动脉瘤形状的改变,OR值为3.753。结论瘤颈比大的未破裂动脉瘤容易在心电监控4D-CTA中发现搏动点,而有搏动点的动脉瘤更容易在随访中发生形态改变;心电监控4D-CTA对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破裂预测方面有重要意义。
顾艳胡春洪徐伦骆孟刘希光张洪伟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动脉瘤X线计算机
前交通动脉及其下丘脑穿动脉的显微解剖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及其下丘脑穿动脉的显微解剖学特点,为神经外科提供该区域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5例(3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尸头标本开颅取脑,在手术显微镜下对前交通动脉及其发出的下丘脑穿动脉的形态、长度、管径、毗邻结构等进行观察和描述。结果前交通动脉长度为(3.34±0.74)mm,管径(1.22±0.79)mm,其形态变异较多,可分为简单型、复杂型及缺如;前交通动脉均恒定发出穿动脉,约2-7支,平均直径0.28 mm,起源于前交通动脉的上、后、下壁,长度、管径及走行不一,供应下丘脑、终板、胼胝体等。结论了解前交通动脉及其下丘脑穿动脉解剖特点,有助于术中加以辨认和保护。
张洪伟李爱民刘希光李宁颜士卫夏咏本
关键词:显微外科前交通动脉下丘脑穿动脉
脑血流重建术治疗出血型烟雾病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出血型烟雾病(MMD)患者的预后及脑血流重建手术的疗效,减少出血型MMD的再出血率。方法经CT及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的出血型MMD患者82例,其中合并动脉瘤10例(12.2%),脑内出血为(ICH)18例(21.9%),脑室出血(IVH)20例(24.4%),脑内出血破入脑室38例(46.3%),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7.3%)。联合血流重建手术(直接血管重建术结合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出血型MMD 48例,保守治疗34例。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治疗效果及再出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随访0.6-12年(平均7.8年),其中恢复优良56例(68.3%)、良好8例(9.8%)、差4例(4.9%)。14例患者(17.1%)发生再出血,再出血间隔0.3-10年,其中12例患者(85.7%)因再出血死亡。结论 MMD最重要的死亡原因是脑出血,再出血是出血型MMD预后不良和致死的主要原因;血流重建手术治疗降低了患者再出血的危险性,血流重建手术治疗患者的长期预后好于保守治疗者。
陈军李爱民陈震吴海滨张洪伟王富元刘希光
关键词:烟雾病脑出血血管重建术保守治疗再出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