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召
- 作品数:14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行业特色高校跨学科中心建设与发展模式被引量:2
- 2017年
- "双一流"建设的推进实施对高校进一步激活创新要素、提升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行业特色高校既有学科相对集中、领域优势明显的特征,也存在学科相对单一、领域面较窄等不足,如何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一流大学建设之路,是当前必须面对的战略课题。电子科技大学跨学科中心建设的探索实践,为促进行业特色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借鉴。
- 张玲召杨海光邓龙江杨晓波
- 关键词:行业特色高校
- 行业特色型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模式探析——以电子科技大学组建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为例被引量:5
- 2013年
- 行业特色型高校是行业开展原始创新的主力军。电子科技大学作为电子信息行业的特色型大学,在组建协同创新中心过程中,探析了行业特色型大学协同创新中心的层圈结构概念模型,分析了中心组建要素和运行影响因素,提出科学的创新方向、企业的积极参与、政府的投入等是促进同类中心良好运行的重要因素。摘要:
- 张玲召杨海光邓龙江杨晓波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一种微晶纤维素/Al<Sub>2</Sub>O<Sub>3</Sub>-SiO<Sub>2</Sub>复合气凝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晶纤维素/Al<Sub>2</Sub>O<Sub>3</Sub>‑SiO<Sub>2</Sub>复合气凝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AlCl<Sub>3</Sub>·6H<Sub>2</Sub>O...
- 廖家轩张玲召邱宇洪魏雄邦
- 高校科研团队凝聚力模型的构建
- 2013年
- 作为知识团队的高校科研团队,具有成员单一性、成员独立性强、成员自我价值实现愿望强烈的特点。由于教学工作的主体地位,团队成员更倾向于分散、灵活和自主的工作方式,在完成团队目标的过程中,强调自我目标的设定及实现。并且,才能发挥是教师参与科研团队进行科研工作的主要动机,只有当其感到“人尽其才”时,才会产生巨大的工作热情。这说明高校科研团队中团队与成员问的关系不是单向的组织一成员关系,而是一种双向的耦合关系。教师对于团队有一定的需求,团队为教师提供绀织支持,二者之间的耦合程度影响团队成员对团队绩效的贡献。因此,高校科研团队更加个性化和知识化,是典型的知识团队。
- 张玲召井润田
- 关键词:高校科研团队凝聚力科研团队自我价值实现教师参与知识团队
- 科学构建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体系
- 2006年
- 本文以电子科技大学构建基于“一校三体”的“三足鼎立”立体网格状的科技创新体系为例,探讨了研究型大学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路和方法,提出研究型大学构建新型科技创新体系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 张玲召杨晓波耿技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技创新体系
- 聚苯并噁嗪@纤维素纳米纤维高强度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聚苯并噁嗪@纤维素纳米纤维高强度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具有特定结构的苯并噁嗪单体加入至纤维素纳米纤维的混合溶剂分散液中,在一定速率下搅拌至完全溶解;第二步、在加入疏水改性剂与光催化剂后,通...
- 廖家轩龙鑫张玲召
- 高校科研团队凝聚力模型的构建被引量:8
- 2013年
- 科研活动的日益社会化和复杂化使高校科研团队凝聚力成为研究热点.科研团队是高校进行科研活动的基本组织,其成员是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特定研究方向和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目标的教师,是典型的知识工作者.团队中教师的需求与团队给予的组织支持之间的耦合度是团队凝聚力的关键.本文基于科研团队需求与组织支持方面的理论,构建了高校科研团队凝聚力理论模型,并对其结构、功能、运行机制进行分析.
- 张玲召井润田
- 关键词:高校科研团队
- 基于双一流大学建设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探索——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 2019年
- 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电子科技大学在体制机制、机构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通过实施“一校一带”行动计划,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搭建创新平台,联合行业企业开展关键技术孵化转化,形成了创新资源和人才的高地,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成电经验”。
- 袁俊榆张玲召王静
- 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 一种形变能力可调高强度SiO<Sub>2</Sub>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气凝胶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形变能力可调高强度SiO<Sub>2</Sub>气凝胶的制备方法,用以解决SiO<Sub>2</Sub>气凝胶强度低、脆性大及可加工性能差等问题。本发明首先配制由有机酸、有机试剂...
- 廖家轩龙鑫张玲召
- 一种碳负载金属氮化物锂硫电池载硫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负载金属氮化物锂硫电池载硫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通过碳材料提升锂硫电池正极的导电性,并初步抑制多硫化锂溶解和充放电过程的体积膨胀。更进一步地,通过锚定助剂辅助锚定和氧化‑氮化过程在...
- 廖家轩张玲召毕林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