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秀明

作品数:343 被引量:2,509H指数:23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7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7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1篇细胞
  • 44篇干细胞
  • 37篇蛋白
  • 31篇间质干细胞
  • 29篇免疫
  • 29篇耐药
  • 27篇骨髓
  • 24篇骨髓间质
  • 24篇骨髓间质干细...
  • 23篇血红蛋白
  • 23篇化学发光
  • 23篇红蛋白
  • 21篇血清
  • 21篇糖化
  • 21篇糖化血红蛋
  • 21篇糖化血红蛋白
  • 20篇急性
  • 17篇脑病
  • 15篇中毒
  • 14篇中毒后

机构

  • 175篇中山大学
  • 66篇广东省中医院
  • 42篇新乡医学院第...
  • 26篇中山市人民医...
  • 18篇广东省中山市...
  • 14篇中山医科大学
  • 1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2篇广东药学院
  • 1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0篇新乡医学院
  • 10篇中山医科大学...
  • 8篇南方医科大学
  • 8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广州医学院
  • 5篇广东省妇幼保...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郑州市第一人...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作者

  • 343篇张秀明
  • 69篇温冬梅
  • 48篇王伟佳
  • 46篇庄俊华
  • 46篇李树浓
  • 39篇黄宪章
  • 36篇孙各琴
  • 35篇徐宁
  • 34篇梁伟雄
  • 34篇项鹏
  • 33篇徐全中
  • 33篇阚丽娟
  • 29篇索明环
  • 27篇兰海丽
  • 25篇欧阳能良
  • 25篇吴剑杨
  • 25篇李艳
  • 24篇黄福达
  • 21篇李曼
  • 19篇吴秀娟

传媒

  • 52篇国际检验医学...
  • 25篇中国病理生理...
  • 20篇中华医院感染...
  • 20篇临床检验杂志
  • 19篇检验医学与临...
  • 15篇中华检验医学...
  • 13篇检验医学
  • 1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1篇中山大学学报...
  • 8篇中国病原生物...
  • 6篇新乡医学院学...
  • 6篇河南医学研究
  • 6篇实用医学杂志
  • 6篇国外医学(临...
  • 5篇广东医学
  • 5篇实验与检验医...
  • 4篇上海医学检验...
  • 4篇中国实验血液...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国际医药卫生...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7
  • 18篇2016
  • 23篇2015
  • 25篇2014
  • 18篇2013
  • 20篇2012
  • 36篇2011
  • 24篇2010
  • 11篇2009
  • 13篇2008
  • 22篇2007
  • 23篇2006
  • 29篇2005
  • 5篇2004
  • 20篇2003
  • 18篇2002
  • 8篇2001
  • 4篇2000
  • 11篇1999
3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东中山地区儿童血铅水平调查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调查中山地区儿童血铅水平,为儿童铅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进行常规健康体检的6933名儿童(男童3743例,女童3190例)纳入本次研究,并按年龄分为0~〈1岁、1~〈3岁、3~〈7岁、7~14岁组,采用微分电位溶出法对血铅水平进行检测。结果6933名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共84例,总检出率为1.21%,其中男童、女童检出率分别为1.23%和1.19%。0~〈1岁、1~〈3岁、3~〈7岁组儿童血铅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明显增高趋势(P〈0.05),7~14岁组血铅水平与3~〈7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1岁组男、女童血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个年龄组男童均高于女童(P〈0.05)。结论中山地区儿童血铅水平与高铅血症和铅中毒率较低,但考虑铅暴露对儿童健康的潜在危害,应加强宣传教育,防范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对含铅物品的接触和摄入。
徐全中温冬梅张秀明吴剑杨李曼索明环萧金丽阚丽娟庞嘉琳
关键词:铅中毒儿童
临床实验室电子化记录管理软件模块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开发临床实验室电子化记录管理软件模块,实现质量和技术记录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利用ASP.NET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搭建Web平台,基于平台功能开发记录管理模块。结果系统利用电子表格填写和管理记录,授权角色设定表格信息和记录项信息两步法建立电子表格;表格列表页面分类列出各部门所有表格,支持快速查找表格;填写记录分为单次和多次完成,多次完成的记录在表格方式查看记录时继续填写;摘要方式查看表格的所有记录,表格方式查看单条记录的详细信息;使用该模块后,科室每年节约记录管理成本合计近3万元,杜绝每月约15条不规范记录,编制表格由原来约30 min缩短至8 min,查阅记录由原来约15 min缩短至1 min。结论该模块实现了质量和技术记录的信息化管理,表格编制简单,记录填写规范、查阅便捷,比其他方式工作量更少、成本更低。
欧阳能良温冬梅黄福达王伟佳兰海丽张秀明
关键词:ISO信息化WEB
可溶性ST2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前景被引量:15
2015年
ST2是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有跨模型(ST2L)和可溶性(sST2)两种形式,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种孤儿受体,主要表达于Th2细胞、肥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参与多种炎症过程并发挥免疫调节功能。2005年,IL-33作为ST2的特异性功能配体被发现[1],后来证实IL-33和ST2L结合具有心脏保护作用。
王霞张秀明
关键词:心力衰竭预后
正确理解和使用灵敏度及检出限
张秀明
不同检测系统凝血三项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探讨不同血凝检测系统凝血三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的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水平质控物和40例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浆,在3个不同检测系统(ACL-200、ACL-3000、CA-1500)测定凝血三项。结果:不同浓度患者新鲜血浆凝血三项测定结果总体均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以CA-1500作目标系统对其它系统作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ACL-200、ACL-3000系统的PT、APTT临床部分接受,Fg临床均接受。结论:3个检测系统凝血三项测定结果临床接受性能评价除Fg外均存在不可比性,需采取整改措施。
徐宁黄宪章庄俊华张秀明梁伟雄
关键词:凝血三项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凝血性疾病APTT纤维蛋白原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被引量:7
1999年
烯醇化酶(enolase,EC421111)是参与糖酵解的一种重要酶,由α、β、γ三种亚基以二聚体的形式组成αα、β、γγ、αγ、αβ五种同功酶。其中γγ型特异地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中,称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
张秀明宋景贵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疾病神经元烯醇化酶癫痫
PCT检测的方法学评价及其在单纯感染及充血性心衰合并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王伟佳袁勇肖小华张秀明杨有业慕月晶徐全中严海忠黄燕华欧阳能良阚丽娟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临床诊断感染的常用生物标志,它较发热、白细胞表达变化及血培养更能早期特异的反映炎症发生,并能够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而且,PCT还被用于指导抗生素的使...
关键词:
关键词:降钙素原检测充血性心衰
氯化锂抑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引起的炎性反应调节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氯化锂(LiCl)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对炎性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 Western-blot检测LiCl应用的有效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前后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Western-blot结果显示,LiCl能在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促进糖原合成激酶3,9位丝氨酸的磷酸化[p-GSK-3β(Ser 9)],上调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证明LiCl应用的有效性;qPCR结果显示,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后,LiCl促进抑炎因子的表达,抑制促炎因子的表达;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后,LiCl促进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凋亡。结论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后,LiCl通过调节炎性因子的分泌和炎性细胞的凋亡发挥免疫负调节作用。
傅强陈康黄福达缪丽韶杨山虹张秀明
关键词:氯化锂铜绿假单胞菌炎性因子细胞凋亡
国产EDTA-K2真空采血管对全血药物浓度测定的干扰
熊继红卢建强张汉奎温冬梅张秀明
高血脂高胆红素对IE-HPLC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干扰的评价
2015年
目的探讨高血脂和高胆红素对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IE-HPLC)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干扰。方法将收集的新鲜EDTA-K2抗凝全血标本分成4组:对照组(HbA1c〈6.2%)、糖尿病组(HbA1c≥6.2%)、高血脂组(TG 3~20mmol/L)、高胆红素组(TBIL 21~549μmol/L)。分别用硼酸盐亲和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法(AC-HPLC)和IE-HPLC检测HbA1c。结果当HbA1c≤18.7%时IE-HPLC检测HbA1c相关系数r=0.993;95%置信区间(95%CI)为-0.71~0.89;偏差(%)为-5.8%~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8)。当HbA1c〈16.3%时IE-HPLC检测HbA1c相关系数r=0.997;95%CI为-0.31~0.67;偏差(%)为-5.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果无显著干扰;当%HbA1c为16.3~18.7时结果出现正偏倚。当TG≤20.78mmol/L时IE-HPLC检测HbA1c结果相关系数r=0.995;95%CI为-0.26~0.50;偏差(%)为-5.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果无显著干扰;当TBIL≤549.3μmol/L对IE-HPLC检测HbA1c相关系数r=0.990;95%CI为-0.08~0.63;偏差(%)为-1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当TBIL≤342.1μmol/L对IE-HPLC检测HbA1c相关系数r=0.994;95%CI为-0.09~0.50;偏差(%)为―5.5%~4.1%,结果无显著干扰;当TBIL为380.7~549.3μmol/L时结果出现负偏倚。结论实验数据表明IE-HPLC检测HbA1c有良好的抗脂血能力;当TBIL≤342.1μmol/L和HbA1c〈16.3%对检测HbA1c无明显干扰能满足一般临床检测需求;当HbA1c标本的TG≥20.78 mmol/L、TBIL≥342.1μmol/L、HbA1c≥16.3%临床工作者应结合患者本身情况选择更合适检测HbA1c的方法。
萧金丽张秀明徐胜男索明环徐全中陈亚琼吴剑杨李曼阚丽娟温冬梅
关键词: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高血脂高胆红素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