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萍
- 作品数:16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凋亡抑制蛋白XIAP、Survivin与白血病被引量:2
- 2009年
-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其特点为造血组织中某一血细胞系统过度增生,进入血流并浸润到各组织和器官,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近年来对白血病的研究发现其与细胞凋亡有关。凋亡抑制蛋白XIAP、Survivin的抗凋亡作用尤其受到重视,研究发现其在肿瘤发生及耐药中具有重要作用。就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和意义进行综述。
- 张艳萍石太新
- 关键词:凋亡抑制蛋白质类白血病细胞凋亡
- 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儿童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9例AL患儿,其中初诊未治26例,治疗后完全缓解23例;对照组为1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骨髓细胞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AL初诊未治患儿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65.38%)显著高于治疗后完全缓解患儿(17.39%)和对照组(10.00%,P<0.017);初诊未治患儿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3.16%)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71.4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urvivin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参与了儿童AL的发生发展,为儿童AL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张艳萍石太新范艳芬张慧平
- 关键词:SURVIVIN儿童急性白血病
- 儿童心理障碍所致精神异常11例分析
- 2000年
- 谢国秀张艳萍王院方
- 关键词:儿童心理障碍并发症
- 大剂量甲氨喋呤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不良反应
- 2006年
- 目的:研究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加四氢叶酸钙(CF)解救方案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6例ALL息儿123例次的HD-MTX+CF治疗,观察研究用药后患儿不良反应。结果HD-MTX+CF治疗儿童ALL时,不良反应发生按比例依次为胃肠道反应56.9%,骨髓抑制52.8%,感染37.4%,肝脏损害34.1%,皮肤黏膜损害32.5%。神经系统损害较少见,轻型2例次,重型1例次,占2.4%。未发现肾脏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HD-MTX+CF治疗小儿ALL时,不良反应较为常见,但大多症状较轻。个别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故应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和认识HD-MTX的不良反应,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有条件的单位尽可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给予及时适当的CF解救,防止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并且可避免过度解救而影响疗效。
- 张艳萍石太新唐成和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甲氨蝶呤
- 院内治疗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新型脑瘫康复模式初探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医院内治疗与家庭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新型康复模式对脑性瘫痪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医院收治的130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传统康复模式组和新型康复模式组,分别采用传统康复模式与新型康复模式进行康复治疗,以1年时间为标准,观察疗效。结果:经过1年的治疗观察,新型康复模式组疗效优于传统康复模式组,经χ2检验,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内治疗与家庭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新型康复模式对脑性瘫痪患儿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 王凤云张艳萍孙艳丽
- 关键词:健康教育脑瘫康复
- 急性白血病儿童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抑制蛋白XIAP、Survivin的表达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儿童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抑制蛋白XIAP、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AL患儿50例,其中初诊未治23例,治疗后完全缓解(CR)22例,复发5例。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其骨髓单个核细胞XIAP、Survivin mRNA水平。对照组10例为非恶性血液病患儿。结果初诊未治AL患儿骨髓XIAPmRNA水平高于缓解期(P〈0.05)和对照组(P〈0.05),与复发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仍高于对照组(P〈0.05)。初诊未治AL患儿SurvivinmRNA水平高于缓解期(P〈0.008)和对照组(P〈0.008),与复发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缓解期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初诊未治AL患儿骨髓XIAP、Survivin mRNA水平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诊未治AL患儿骨髓XIAP、Survivin mR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11,P〈0.01)。结论XIAP、Survivin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参与了儿童AL的发生与发展,但与AL类型可能无关。XIAP、Survivin在儿童AL的发生与发展中可能互相影响。
- 张艳萍石太新
- 关键词:儿童白血病凋亡抑制蛋白
- PCT、CRP联合测定对新生儿细菌感染和减少抗菌素临床应用的意义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联合测定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研究其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早期诊断,减少临床不适当抗菌素应用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将其区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感染组又分为治疗前组和治疗后组,分别检测其血清PCT及CRP水平。结果:感染组新生儿治疗前PCT、CRP血清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01;治疗前组均高于治疗后组,P<0.001;治疗后组和非感染组相比,血清PCT、CRP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合测定血清PCT,CRP可早期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指导早期适当应用抗菌素,控制感染,降低死亡率,同时减少临床不适当的抗菌素应用,减少细菌耐药和菌丛失调。
- 张艳萍
- 关键词:PCTCRP新生儿细菌感染
-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诊断方面的意义
- 2012年
- 目的检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探讨PCT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诊断方面的意义,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治疗提供更多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部分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分别检测其血清PCT水平。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感染组血清PCT阳性率及PCT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01。结论血清PCT水平的检测有助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学的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早期抗感染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 张艳萍
- 关键词:PCT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低分子量肝素辅助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评价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激素及利尿剂等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儿用药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125 U/(kg·d)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对两组患儿尿量、尿蛋白、血纤维蛋白原、血白蛋白及血脂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治疗后24 h尿量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24 h尿蛋白总量、血纤维蛋白原水平、血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水平下降,且实验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水肿平均消退时间为(9.1±3.1)d,短于对照组的(13.2±4.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在激素及利尿剂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可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其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缩短病程,降低尿蛋白含量具有重要意义,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 张艳萍
-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低分子量肝素
- 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作用及防治被引量:2
- 2007年
- 张艳萍石太新唐成和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左旋门冬酰胺酶毒副作用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