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芳蓉

作品数:22 被引量:99H指数:7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4篇儿童
  • 4篇多动障碍
  • 4篇婴幼
  • 4篇婴幼儿
  • 4篇注意缺陷多动...
  • 4篇疗效
  • 4篇基因
  • 4篇孤独症
  • 4篇
  • 3篇疗效观察
  • 2篇源性
  • 2篇障碍儿童
  • 2篇治疗儿童
  • 2篇中毒
  • 2篇生物反馈
  • 2篇生物反馈治疗
  • 2篇铅中毒
  • 2篇缺锌
  • 2篇注意缺陷多动...
  • 2篇锌缺乏

机构

  • 21篇深圳市儿童医...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深圳市中医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雅安市卫生防...

作者

  • 22篇张芳蓉
  • 9篇程红
  • 7篇陈佩丽
  • 7篇李光辉
  • 4篇周家秀
  • 3篇郭兰婷
  • 3篇季卫东
  • 3篇王英成
  • 3篇黄晓琦
  • 3篇李颖
  • 3篇吴康敏
  • 2篇周雅燕
  • 2篇崔永波
  • 2篇刘彬
  • 2篇郭田友
  • 2篇夏焙
  • 2篇徐刚
  • 2篇杨闯
  • 2篇李公正
  • 1篇余晓丹

传媒

  • 6篇中国儿童保健...
  • 5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广东医学
  • 1篇医学新知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江苏药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锌对铅中毒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锌对铅中毒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对入选铅中毒患儿(观察组)进行补锌治疗3个月并与健康儿童(对照组)作配对比较。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锌、血铅变化,并采用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对全部婴幼儿进行智力测试,比较他们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观察组补锌治疗后血铅下降,血锌回升,MDI和PDI均上升。并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儿童铅中毒可导致血锌水平下降,补锌治疗能减少铅对机体的毒性作用。
陈佩丽张芳蓉徐刚
关键词:铅中毒婴幼儿
补锌及补硒对婴幼儿铅中毒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补锌、补硒对铅中毒婴幼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入选轻、中度铅中毒患儿随机分为病A组和病B组。病A组补锌、补硒治疗铅中毒,病B组通过进食有排铅作用的食物驱铅,并选择健康儿童作对照组比较。3组婴幼儿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铅、血锌、血硒。结果病A组降铅效果明显优于病B组,治疗后病A组血锌、血硒接近对照组水平,而病B组血锌、血硒较治疗前还低。结论补锌、补硒治疗轻、中度铅中毒疗效明显且更合理。
陈佩丽周雅燕刘彬张芳蓉李光辉
关键词:铅中毒婴幼儿
孤独症儿童脆性位点精神发育迟滞1基因检测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脆性位点精神发育迟滞1(FMR-1)基因检测,探讨儿童孤独症与FMR-1基因的关系。方法孤独症患儿75例。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以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孤独症行为检查量表筛查可疑患儿,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和FMR-1基因检测。结果孤独症患儿FMR-1基因异常率极低,仅1.3%。结论儿童孤独症遗传学发病机制可能与FMR-1基因无关。
周家秀郭兰婷王英成季卫东吴康敏张芳蓉黄晓琦郭田友杨闯
关键词:孤独症儿童聚合酶链式反应基因
孤独症儿童30例早期智能特征探讨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孤独症儿童早期智能特征。 【方法】  3 0例孤独症儿童与 13例非孤独症的精神发育迟滞儿童、2 1例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儿童对照 ,年龄均在 18~ 3 6月龄 ,采用Gesell婴幼儿发育检查量表进行智能测评 ,对孤独症儿童发育商进行分析 ,并分别与两组儿童进行比较。 【结果】 孤独症患儿的平均发育商动作能为85 .5 7± 9.82 ,应物能为 71.90± 12 .44 ,言语能为 47.2 3± 10 .5 9,应人能为 5 8.73± 7.16。其发育商与非孤独症的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比较 ,动作能显著高于该组 (P <0 .0 1) ,应物能也高于该组 (P <0 .0 5 ) ,言语能和应人能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与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儿童比较 ,各能区均显著低于该组。 【结论】 孤独症儿童早期智能发展不平衡 ,主要表现语言和社交能力上的损害 。
程红张芳蓉崔永波陈佩丽
关键词:孤独症儿童
铅对婴幼儿智力影响及与锌、硒含量关系被引量:4
2006年
陈佩丽周雅燕刘彬张芳蓉李光辉
关键词:婴幼儿智力影响微量元素含量临床治疗方法
血锌和血铅对婴幼儿骨密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血锌和血铅对婴幼儿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已排除影响骨代谢性疾病的6~36个月婴幼儿146例,根据婴幼儿骨密度值的百分位数分为低骨密度组(65例)、对照组(81例),同时测定血锌、铅含量,比较2组血锌、铅水平及锌缺乏、铅中毒的发病率。结果低骨密度组血锌平均水平[(60.3±14.2)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77.5±12.6)μmol/L],差异非常显著(P〈0.01);血铅平均水平[(0.45±0.12)μmol/L]则高于对照组[(0.33±0.15)μ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锌缺乏、铅中毒的发病率分别为43.1%和38.5%,均较对照组的25.9%和22.2%高(P〈0.05)。结论婴幼儿低骨密度的发生与锌缺乏、铅中毒有关,应做好儿童缺锌、高铅的防治工作,预防低骨密度的发生。
陈佩丽张芳蓉徐刚
关键词:骨密度婴幼儿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抑制功能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是否存在抑制功能缺陷。【方法】运用反应/不反应任务、停止信号任务、Stroop色-字任务对100名ADHD儿童和对照组儿童进行抑制功能测试,运用多变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两组儿童在反应抑制功能上差异有显著性,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ADHD组儿童在反应/不反应任务的反应时变异、停止信号任务的停止信号反应时及正确反应的反应时变异、Stroop色-字测试的干扰分(反应时及错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控制FIQ后方差多变量分析及协方差分析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DHD儿童在反应抑制功能领域存在缺陷。
杨斌让陈楚侨静进张芳蓉李建英杨思渊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 )儿童的疗效。 【方法】 对 3 0例符合DSM Ⅳ诊断标准的ADHD患儿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治疗前后选用有关神经心理测试量表对儿童进行注意力、认知功能及多动行为测评 ,方法包括联合型瑞文测验 (CRT)、数字划消实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C WISC)算数、数字广度或背数、编码等测试及Conners指数 (CIH)评定。 【结果】 治疗后儿童的注意力、认知功能有明显提高 ,各项神经心理测试结果作自身治疗前后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均P <0 .0 1;多动冲动行为较治疗前减少 ,CIH分值治疗前后比较P <0 .0 1。 【结论】 ADHD患儿经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注意力、认知功能。
张芳蓉程红陈佩丽
关键词:ADHD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力
BDNF基因二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孤独症的关联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基因二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孤独症的关系。方法2001—2004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及华西医院第二医院按照ICD-10及CCMD-3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纳入研究对象,以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并用儿童生长发育调查记录表进行一般情况评估。在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门诊收集75例儿童孤独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孤独症核心家系为研究对象,用PCR扩增进行神经发育相关的BDNF基因的二核苷酸重复多态性位点的检测,采用传递不平衡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BDNF基因二核苷酸重复多态性与重度儿童孤独症存在关联或连锁不平衡(χ2=7.31,P=0.025)。结论重度儿童孤独症的发病可能与BDNF基因二核苷酸多态性有关,BDNF基因二核苷酸多态性在轻-中度和重度儿童孤独症中可能具有不同的遗传学作用。
周家秀郭兰婷吴康敏王英成张芳蓉季卫东郭田友黄晓琦杨闯
关键词:孤独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传递不平衡检验
BDNF基因二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孤独症的关系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BDNF基因二核苷酸多态性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与儿童孤独症的关系。方法:按照ICD-10及CCMD-3的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以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孤独症行为检查量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及儿童生长发育调查记录表作为评估、调查工具,在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门诊收集75例儿童孤独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儿童孤独症的神经发育障碍假说,以儿童孤独症为研究对象,进行神经发育相关的BDNF基因的二核苷酸重复多态性位点的检测,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含二核苷酸重复多态性的A1(174bp)等位基因与儿童孤独症的社会交往因子呈负相关,而含A3(170bp)等位基因与之呈正相关,患者的适应水平也受到相应影响。结论:二核苷酸重复多态性的A1等位基因可能对孤独症的症状表达具有抑制作用,而A3等位基因对孤独症的症状表达有促发作用,并且影响儿童孤独症患者的社会适应水平。
周家秀郭兰婷黄雪竹吴康敏王英成张芳蓉季卫东黄晓琦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多态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