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英俭

作品数:126 被引量:535H指数:13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9篇注射液
  • 20篇急性
  • 19篇参附
  • 19篇参附注射液
  • 18篇发病
  • 16篇心肌
  • 16篇骤停
  • 15篇心肺复苏
  • 15篇证型
  • 14篇心肺
  • 14篇中风
  • 13篇中医
  • 12篇血性
  • 12篇节气
  • 12篇家兔
  • 11篇梗死
  • 10篇疗效
  • 10篇创伤
  • 8篇心肌梗死
  • 8篇急救

机构

  • 100篇佛山市中医院
  • 29篇广州中医药大...
  • 6篇佛山市第二人...
  • 2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26篇张英俭
  • 93篇何明丰
  • 68篇刘绍辉
  • 64篇梁章荣
  • 52篇陈景利
  • 29篇李旷怡
  • 27篇徐文冲
  • 26篇魏华
  • 23篇高振和
  • 18篇黎练达
  • 17篇徐劲松
  • 13篇吴智鑫
  • 12篇张继平
  • 12篇陈文元
  • 12篇李莹莹
  • 11篇莫少庸
  • 11篇申放
  • 11篇卢俊光
  • 11篇蔡海荣
  • 9篇陶江

传媒

  • 23篇中国中医急症
  • 13篇岭南急诊医学...
  • 4篇中医临床研究
  • 4篇2012中国...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3篇第四届世界中...
  • 2篇临床急诊杂志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中国急救复苏...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11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15篇2012
  • 2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 7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1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创伤急救护理程序在严重创伤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缩短创伤病人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规范创伤救护流程。方法将90例严重创伤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应用自行设计的创伤急救护理程序,对照组按传统的急诊科抢救常规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有效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应用创伤急救护理程序为病人赢得了“黄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林瑞琼张英俭林小红陈维开刘扬晖黄瑞珍罗恩宁
关键词:严重创伤急救护理程序
430例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分布初步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胸痹急症协作组编《胸痹心厥(冠心病心肌梗塞)急症诊疗规范》中的分型标准,对4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辨证分型,统计各证型的分布频率。结果...
陈景利何明丰张英俭刘绍辉梁章荣
文献传递
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低钾型周期性麻痹30例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静滴辅助治疗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0例常规补钾,治疗组30例在常规补钾同时给予黄芪注射液静滴,定时复查患者肌力、血钾浓度,观察...
徐文冲何明丰刘宝华张英俭刘绍辉陈景利
关键词:低钾型周期性麻痹黄芪注射液静脉补钾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胸痹患者的证型与CK-MB、MYO和cTNI的关系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急诊胸痹患者的证型与心肌酶谱的关系,提高急诊胸痹患者的危险度辨识水平。方法对佛山中医院急诊科2011年3月至9月来诊的67例胸痹患者进行辨证,根据不同证型分为气滞血瘀组、痰浊闭塞组、阴血虚证组和阳气虚证组,并对四组患者进行床旁快速心梗检测,记录CK-MB、MYO和cTNI等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证型发病时辰无差异;阳气虚证的MYO为(274.40±297.19)ng/mL,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床旁快速心梗检测可增加胸痹患者中医辨证分型诊断的科学性,阳气虚证的MYO值及其阳性率较高,临床上应与重视。
何明丰刘绍辉张英俭梁章荣卢俊光陈景利梁伟伟
关键词:床旁检测心肌酶谱
血浆B型尿钠肽在老年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浆B型尿钠肽(BNP)水平在老年心力衰竭(HF)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8月-2012年1月我科临床诊断为心力衰竭并收治入院的124例老年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我科收治入院的50例非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观察组内超声心动图参数关系及不同病因所致同级心衰BNP水平。结果:(1)观察组BNP及LVEF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心功能NYHAⅠ、Ⅱ、Ⅲ和Ⅳ分级之间BNP及LVEF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2)LVEF≤40%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LVEF>40%者(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5mm的血浆BNP明显低于LVEDD>55 mm者(P<0.01);(3)观察组BNP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P<0.01)。结论:检测血浆BNP水平对老年HF的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陈文元吴智鑫张英俭高振和刘绍辉陈景利
关键词:B型尿钠肽心力衰竭
430例不同证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节气的圆形分布统计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节气与其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3年2月4日(立春)至2008年2月3日(立春)在佛山市中医院住院的430例AMI患者病历资料,将发病节气化为角度坐标进行圆形分布统计,分析AMI不同证型的发病节气特点.结果 430例AMI患者中气滞血瘀型134例,痰浊闭塞型188例,阴血虚型29例,阳气虚型79例;其中以实证(气滞血瘀型+痰浊闭塞型)为主,占74.9%.圆形分布统计法分析结果显示,AMI患者总体发病节气高峰为立春时节[集中向量(r)=0.127 4,P<0.01],标准差(s)=116.300 6°,发病节气高峰期处于冬、春两季.气滞血瘀型发病节气高峰为冬至末至小寒前(r=0.200 5,P<0.01),高峰期集中于冬季;痰浊闭塞型发病节气高峰为春分时节(r=0.147 0,P<0.05),高峰期集中于春季,但两节气发病高峰都比较平缓;而阴血虚型、阳气虚型未发现特定的发病节气高峰期(均P>0.05).结论 AMI发病节气存在集中趋势,提示治疗AMI应以豁痰泄浊、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为基本大法,冬季以活血化瘀、温阳通脉法为主,春季以通阳泄浊、豁痰开结为基本治法.
何明丰陈景利刘绍辉徐劲松梁章荣李淑芳张英俭高振和刘宝华
关键词:节气辨证分型
参附注射液对家兔缺氧型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的影响被引量:31
2004年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 (SF)对家兔缺氧型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CA -CPR)模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 (cTnT)的影响。方法 普通家兔 30只 ,用夹闭气管法复制缺氧型CA -CPR模型 ,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SF组、纳洛酮组和生理盐水组 ,每组 10只。 3组在自主循环恢复后 8、 15、 2 2min分别静注SF、纳洛酮、生理盐水 ,并分时点检测血清cTnT值。结果 参附组cTnT值在复苏后 6 0、 12 0min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 (P <0 0 5 )。结论 SF对CPR期间cTnT的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何明丰张英俭陈文元徐文冲刘绍辉魏华陶江梁章荣黎练达徐劲松段朝辉罗晓红
关键词:缺氧心搏骤停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PR家兔静注
Utstein模式下心肺复苏仪联合叠加通气对CA患者PETCO_2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Utstein模式下心肺复苏仪联合叠加通气对心搏骤停(CA)患者PETCO_2的影响。方法:依据国际Utstien心肺复苏评价指南模式,90例C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机械胸外按压+叠加通气,对照组患者给予机械胸外按压+A/C模式机械通气。比较2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血气指标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2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和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各时段PETCO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复苏0.5h和复苏1h血乳酸、血清BNP、cTn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Utstein模式下心肺复苏仪联合叠加通气可以改善CA患者呼吸功能降低心肌损伤。
梁章荣陈景利陆少华李旷怡张英俭汤琪魏华李莹莹王昌兵柯颖华
关键词:心搏骤停心肺复苏仪
创伤患者急诊室救治模式探讨
<正>目的探讨在急诊室创伤患者的急救模式,以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生存率。方法对我院2006年7月~2007年6月间经急诊室收治入院的1020例创伤患者的损伤部位、抢救措施、急诊室救治时间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创伤患者在...
梁章荣何明丰张英俭刘绍辉戚振红李淑芳黎练达
文献传递
嗜水气单胞菌致坏死性筋膜炎并发脓毒血症1例并文献复习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7岁,因"双下肢疼痛渗液、发黑1天"来诊。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小腿、右足肿胀、疼痛,继而迅速发黑及渗液,伴右大腿后方皮疹、瘀斑,在外院就诊输液治疗后症状无缓解,并逐渐出现左下肢肿胀疼痛,即...
何明丰李莹莹张英俭冯锦昉陈景利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