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萍
- 作品数:17 被引量:98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2008年度灾后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研究述评被引量:1
- 2009年
- 本期将承续上一期"2008年度中国儿童研究:回顾与展望"专题,围绕儿童心理、儿童家庭与社会教育、媒介与儿童发展以及灾后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等领域,从特定的观察视角,就2008年度上述领域以及儿童流行文化等热点话题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和思考。
- 张英萍
-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干预研究灾后心理创伤弱势群体受灾地区
- 我国青少年网吧沉迷与偏差行为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我国青少年"网吧沉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对青少年网吧沉迷研究进行综合考察的基础上,认为:1)在网吧使用群体中,儿童和青少年是主要的族群,且网吧使用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2)青少年的网吧沉迷受到人口学变量、动机、环境、学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3)青少年网吧沉迷与青少年的偏差行为不是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
- 张英萍
- 关键词:青少年
- 娱乐媒介在审美教育中的励志作用研究
- 2022年
- 审美教育对培育有品德、有素养的人才尤为重要,而希望感与身心健康、民族自豪感密切相关,努力增加或维持希望感越来越多地被纳入健康干预、社会管理措施中。现尝试探讨娱乐视频中励志视频对民众希望感的激发、内在机制及其拓展建构效应,以及基于励志视频的积极心理美育模式。被试被随机分配到三个媒介条件,即励志视频、喜剧视频和自然视频,以及一个无媒介视频的控制组。实验干预期间,给予被试连续五天的视频干预,每天定时观看五分钟的视频,并进行相关量表的测试。研究显示,相对于喜剧组和自然组的被试,观看励志视频的被试比在其他组被试报告更多地感受到美好与希望,表现出更多的社会支持和积极追求目标的动机。研究显示了通过励志的叙事方式借由娱乐媒介资源唤起民众希望感和积极追求目标的可能性,挖掘励志视频对于提升受众审美能力的作用,为未来青少年审美教育在媒介使用和媒介叙事方式上提供了新方向。
- 肖匀艺刘宣文应通张英萍
- 关键词:积极情绪审美教育
- 国内心理治疗效果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国内心理治疗的整体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自1990年至2003年6月间发表的有关心理治疗效果的103篇研究结果的重要变项进行登录,计算效果量,用SPSS进行整合分析。结果国内心理治疗研究的平均效果是正向的;治疗效果量在发表年代、治疗方式、治疗场所、个案性别、个案具有的不适应行为以及效果量统计来源等研究变项上达显著性差异,而在治疗取向和实验设计等研究变项上的差异不显著。结论国内心理治疗均具有大约中等程度的疗效,许多研究变项会影响心理治疗的效果。
- 施加平邵亦冰张英萍刘宣文
- 关键词:心理治疗效果文献计量学分析
- 焦点解决取向生涯团体辅导对职高生生涯成熟及生涯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
- 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职高生生涯成熟和生涯自我效能的现状,探讨“焦点解决取向生涯团体辅导”对职高生生涯成熟和生涯自我效能的立即和持续性辅导效果,并对其中的疗效因子进行分析,以提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心理辅导工作者参考和应用...
- 张英萍
- 关键词:生涯辅导团体辅导职高生人生教育心理辅导
- 文献传递
- 用认知行为训练改进一小学生课堂注意行为的个案研究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考察认知行为训练对一小学生课堂注意行为的辅导效果。方法:对个案进行四次认知行为训练,比较其在基线阶段、干预阶段和追踪阶段的课堂不注意行为次数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1)在干预阶段和追踪阶段被试的课堂不注意行为(平均不到2次)显著低于训练前的基线水平(平均8次);(2)与干预阶段相比,追踪阶段个案课堂不注意行为次数有所回升(平均2次)但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结论:认知行为训练对于改进个案的课堂注意行为是有效的;在进行传统的行为矫正技术的同时采用自我指导训练,对于改进个案课堂注意行为可能有更为持续的效果。
- 张英萍刘宣文
- 关键词:认知行为训练个案研究小学生
- 灾后儿童心理反应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近年来,灾后儿童心理危机的研究已成为国际心理学研究者的一大焦点议题。本文从大量的国内外文献的角度对灾后儿童心理反应和影响因子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灾后儿童心理辅导的取向和干预重点,对我国灾后儿童心理辅导工作的推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 张英萍
- 关键词:儿童心理反应
- 跨学科视野下高校儿童学研究的组织建构被引量:1
- 2013年
- 跨学科研究是当今大学进行知识整合和创新的重要方略,儿童学研究作为近年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其学术潜在影响力不可低估。但是,在以学科建制为主的大学中,儿童学研究如何突破组织上的困境和学科间的壁垒,是儿童学研究得以继续发展的两大困境。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在促进儿童学跨学科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但集结不同大学研究优势和学科资源的儿童学研究联盟的组织建制还没有出现。儿童学的立足之本,就在于其跨学科性。不同高校之间应加强合作,通过建构有效的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尽快建立高校儿童学研究的交流平台。
- 张英萍
-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
- 2007年度儿童媒介研究述评被引量:1
- 2008年
- 本刊继第五期开设"2007中国儿童研究:回顾与展望"专题并发表四篇2007儿童研究年度述评后,本期将继续刊出儿童法律、儿童文学、儿童艺术、儿童媒介、儿童食品与用品五个研究领域的年度述评。其中浙江师范大学戴建庭的论文从五个方面对2007年度国内儿童法律问题的研究概貌进行了描述和评价,并就2008年未成年人法律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和预测。宁波工程学院陈恩黎的论文通过针对特定理论文本的细读与剖析,从复魅/祛魅、前现代/后现代两组矛盾切入,对2007年度的国内儿童文学研究现状进行了具有理论深度的解读。浙江师范大学钱淑英的论文从音乐、影视和动画三个方面,对2007年度国内儿童艺术研究的总体面貌进行了描述。浙江师范大学刘宣文、张英萍的论文对2007年度国内儿童媒介研究现状分别展开了质和量的分析,并指出了目前国内儿童媒介研究尚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浙江师范大学赵霞的论文从政策法规和学术研究两个层面,就2007年度国内儿童食品、用品安全事业和发展研究的推进作出了概括、描述和评价。
- 刘宣文张英萍
- 关键词:媒介研究青少年成长儿童大众媒介社会
- 内隐学习理论的新进展及其对专长研究的启示被引量:10
- 2006年
- 内隐学习是近年来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该研究对近些年内隐学习理论的新进展进行了论述,主要表现在内隐学习的抽象性、内在表征机制、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相互关系以及内隐学习的应用领域等方面。内隐学习的这些新进展为专长获得的内在机制和专长习得途径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
- 张英萍
- 关键词:内隐学习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