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雍偲
-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N-乙酰半胱氨酸抑制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机制的研究
-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及机制,为临床预防尿路结石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将30只健康清洁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先在相同环境下适应性喂养1周,然后随机分为3组:A组(空白对照组)...
- 张雍偲
- 关键词:N-乙酰半胱氨酸
- 文献传递
- 一种人食管鳞癌5-FU耐药细胞株及其构建方法
- 本发明涉及耐药细胞株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人食管鳞癌5‑FU耐药细胞株及其构建方法。该5‑FU耐药细胞株在2022年8月2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22274,以人食管...
- 李妍范彦英张雍偲杜原鑫张俊飞许亚楠
- 基于脂质组学探索LSD1抑制剂SP2509抗食管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 2025年
- 目的:脂质代谢失调是肿瘤最显著的代谢特征之一。目前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s,ESCA)细胞脂质代谢的上游调控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异常是导致肿瘤脂质代谢失调的重要因素。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主要催化组蛋白H3第4位和第9位赖氨酸的去甲基化,ESCA细胞中脂质代谢失调是否与LSD1有关尚无研究报道。方法:利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siRNA干扰实验、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脂质组学技术及TCGA数据库,探索LSD1促进ESCA细胞增殖、调控其脂质代谢的分子机制。结果:ESCA细胞中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失调,表现在多种甘油磷脂如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含量显著上调和相关代谢酶的异常表达;LSD1抑制剂或干扰LSD1表达均可有效抑制ESCA细胞增殖;LSD1与参与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的合成与分解代谢关键酶的表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抑制剂可降低细胞中的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的含量、抑制mTOR通路的激活、下调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factor 1,SREBF1)的表达。结论:LSD1是调控ESCA细胞甘油磷脂代谢的上游靶点,其机制可能与激活mTOR通路调控SREBF1的表达有关。本研究揭示了LSD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新角色,为开发针对ESCA等恶性肿瘤的精准治疗策略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 李妍杜原鑫张俊飞杨彩红张雍偲范彦英
- 关键词:食管癌肿瘤细胞增殖表观遗传修饰
- Barrett食管组织中环氧合酶-2的表达及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究Barrett食管(BE)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与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关系及对Barrett食管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间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治疗的BE患者共48例,取其中的病灶组织为BE组,同时取病灶周围正常食管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对患者的BE组和对照组均进行食管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组织中PI3K、Akt、mTOR以及COX-2蛋白的水平。应用Spearman秩相关方法,分别分析PI3K、Akt、mTOR与COX-2的相关性。结果BE组的组织中COX-2蛋白阳性率及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97.92%比70.83%、0.75±0.12比0.28±0.06,t=24.721,χ^(2)=85.429,P<0.05)。BE组的组织中PI3K蛋白阳性率及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85.42%比11.63%、0.81±0.15比0.23±0.04,t=25.885,χ^(2)=91.132,P<0.05)。BE组的组织中PI3K蛋白阳性率及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83.33%比14.58%、0.77±0.12比0.25±0.05,t=27.713,χ^(2)=89.273,P<0.05)。BE组的组织中PI3K蛋白阳性率及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81.25%比33.33%、0.70±0.11比0.30±0.08,t=20.375,χ^(2)=75.422,P<0.05)。BE组的组织中PI3K、Akt、mTOR水平分别与COX-2水平呈正相关(r=0.681、0.605、0.634,P<0.05)。结论BE组织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COX-2水平呈正相关且表达水平上调,参与BE的发生发展。
- 闫秀文张雍偲周毅霍云奎
- 关键词:BARRETT食管环氧合酶-2
- 胸腔镜肺叶切除在Ⅰ/Ⅱa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深入分析和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在Ⅰ/Ⅱa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4例Ⅰ/Ⅱ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然后对这一部分患者全部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同时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分析胸腔镜肺叶切除在Ⅰ/Ⅱa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这104例患者术中中转开胸5例(2例胸腔广泛粘连,1例淋巴结与肺动脉舌支门钉样粘连,2例损伤左上肺动脉尖支),术中出血100~600 mL,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长期漏气(>4 d)7例,术后发热15例,上肺切除术后胸顶残腔3例,术后TNM分期,N2有19例,左上肺4L(+)14例,右上肺3a(+)12例,4R(+)10例,左下肺9L(+)15例,左下肺7组(+)16例,右下肺7组(+)18例。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在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减清患者的痛苦,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霍云奎张雍偲闫晓亮闫秀文刘福
- 电视胸腔镜与经胸骨胸腺切除治疗不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对比分析电视胸腔镜与经胸骨胸腺切除治疗不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不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分为对照组(经胸骨胸腺切除治疗)与观察组(电视胸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5.45%和13.64%,对照组分别为94.44%和11.11%,两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与经胸骨胸腺切除均是治疗不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方法,但电视胸腔镜在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方面更具有优势,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
- 霍云奎张雍偲闫晓亮闫秀文刘福
-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胸腺瘤重症肌无力
- 手术一期修补成人自发性食管破裂46例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成人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统计2007年3月至2017年3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胸外科收治46例成人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急诊行开胸探查食管破裂修补术。破裂12h内手术行单纯破裂修补术,破裂>12h行破裂修补+带蒂膈肌瓣覆盖加强。结果一期愈合比例89%(41/46),术后瘘发生比例11%(5/46)。发生术后食管瘘者,经积极的抗炎、胸腔引流、支持治疗均治愈。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诊断及周密的治疗计划与实施是改善自发性食管破裂预后的关键。外科积极一期单纯修补破口(12h内)或破口修补+带蒂膈肌瓣覆盖加强(大于12h)安全可行,可以推广。
- 闫晓亮景丽霍云奎闫秀文张雍偲
- 关键词:外科手术食管穿孔
- N-乙酰半胱胺酸抑制大鼠草酸钙结石形成机制的研究
-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及机制,为临床预防尿路结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30只健康清洁成年雄性Wiser大鼠先在相同环境下适应性喂养1周,然后随机分为3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
- 刘春张雍偲郭强强王东文
- N-乙酰半胱氨酸抑制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及机制,为临床预防尿路结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0只健康清洁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先在相同环境下适应性喂养1周,然后随机分为3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单纯诱石组)、C组(诱石+NAC干预组)。A组饮去离子水,B组饮1%乙二醇的去离子水,C组饮1%乙二醇去离子水,并给予NAC 100mg/(kg.d)灌胃。第4周处死大鼠,取出双肾,左肾纵向剖开,用10%甲醛固定,HE染色石蜡切片,在100、400倍光镜下观察肾组织草酸钙结晶沉积情况,并进行分级及评分。右肾皮质制成10%的匀浆,检测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全部实验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①肾脏结晶沉积情况分级及评分结果:与B组相比,C组的肾脏结晶沉积评分明显降低(P<0.05)。②MDA检测结果:与B组相比,C组的MDA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SOD检测结果:与B组相比,C组的SOD含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A、B、C三组肾组织结晶等级评分与SOD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499(P<0.01),结晶评分与MDA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592(P<0.01)。结论:NAC可以通过其抗氧化作用抑制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的形成。
- 张雍偲刘春
- 关键词:肾结石N-乙酰半胱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 胸膜摩擦在VATS治疗原发自发性气胸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探究与分析胸膜摩擦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原发自发性气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胸外科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行VATS治疗的177例原发自发性气胸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87)与B组(n=90),A组行单纯VATS肺大疱切除,B组行VATS肺大疱切除联合胸膜摩擦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未发现明确大疱率、术后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随访1~2年术后复发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未发现明确大疱率、术后住院时间、随访1~2年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术后引流量增加、术后拔管时间延长、术后VAS评分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膜摩擦对减少气胸复发无意义,且术后疼痛感及引流量较单纯VATS肺大疱切除增多.
- 霍云奎张雍偲闫晓亮闫秀文刘福
- 关键词: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