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成斌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地震
  • 2篇CT
  • 2篇CT技术
  • 1篇地壳
  • 1篇地壳介质
  • 1篇地球介质
  • 1篇地震科学
  • 1篇地震图
  • 1篇岩石破坏
  • 1篇衍射
  • 1篇射线
  • 1篇射线理论
  • 1篇图象
  • 1篇全息
  • 1篇井间
  • 1篇剪切波分裂
  • 1篇合成地震
  • 1篇合成地震图
  • 1篇分数维
  • 1篇高倍缺陷(金...

机构

  • 5篇国家地震局
  • 3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5篇彭成斌
  • 3篇陈颙
  • 2篇陈顒

传媒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中国地震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

  • 3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地震中的分形结构被引量:20
1989年
岩石的破坏是一自相似的过程,破坏过程中微破裂事件的空间分布以及破坏后断裂带中不均匀体的分布(或结构)常常是分形的,本文综述了最近几年来在有关地震中的分形结构研究方面的进展,讨论了地震中广泛存在的分形结构的物理本质,发现孕震系统的降维过程与减熵过程是一致的,并推导出孕震过程中微震事件的分布分数维(D)与系统熵(S)之间的函数关系;我们还比较了各种不同的求取分形体的分数维的方法以及它们对结果的影响,并提出了计算有限角度分形体的分数维算法。
彭成斌陈颙
关键词:地震分数维岩石破坏
分数维理论在地震科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1990年
自然界是一个复杂的有序的整体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部分彼此关联。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系统科学中的新三论,即突变理论、耗散理论和协同论(包括混沌动力学和分数维理论),正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整体性认识的重要进展。近年来,分数维理论作为一支独秀在自然科学的许多方面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彭成斌陈颙
关键词:地震
衍射地震CT技术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首先解决了声波方程的非Born近似的正演计算问题,从而获得理论上不带近似的正演数据;然后,推导了井间(CBP)、垂直地震剖面(VSP)和地面反射(SRP)三种不同的数据采集方式下的衍射CT的重建公式;利用这些重建算法和正演数据,系统地研究了影响到地球物理CT成象质量的三种因素,即:(1)数据采集方式,(2)异常程度和(3)成象区域的尺寸,对重建图象的影响;并比较了衍射地震CT和射线地震CT的成象质量。
彭成斌陈颙
关键词:CT井间射线VSPSRP
S波极化研究的评述被引量:3
1987年
地球介质中存在着断裂和微裂纹,人们深信许许多多的因素使这些裂纹充满着流体成份。但是,这样的裂纹究竟在多大的深度上存在?如果存在的话,其取向是随机的还是定向分布的呢?它对地震波或地壳介质的各向异性有何影响向等等一些问题长期困扰着许多地球物理工作者。特别是近几年出现了一些与传统地球物理结论相背离的事实,如科拉半岛钻探证明地下12km深度上仍然存在着自由水,而且岩层剖面与地震地层剖面完全不一样:震波层析求反演到地下大约500km深处仍有可辨的横向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
彭成斌陈顒
关键词:高倍缺陷(金属)剪切波分裂地壳介质射线理论合成地震图地球介质
衍射CT技术和多源全息成象技术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1990年
在本文中,我们从理论上比较研究了衍射CT技术和多源全息成象技术,讨论了在弱不均匀介质中多源全息成象技术失真的根源,推导出二维多源全息图象重建的快速算法,利用这些算法和计算机产生的非Born近似的正演数据,系统地研究了异常体的尺寸、异常程度的大小和数据采集方式对重建图象的影响.并且把它与衍射CT重建图象作了数值上的比较,所得到的许多结果(见正文结论部分)对于衍射地震CT技术和多源全息成象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有着指导意义.
彭成斌陈顒
关键词:衍射CT全息成象图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