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晓雅

作品数:9 被引量:91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理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地壳
  • 2篇地壳结构
  • 2篇地震
  • 2篇盆地
  • 2篇下地壳
  • 1篇地磁
  • 1篇地磁场
  • 1篇地磁场模型
  • 1篇地球动力
  • 1篇地球动力学
  • 1篇地球动力学模...
  • 1篇地震触发
  • 1篇地震序列
  • 1篇地幔
  • 1篇地幔过渡带
  • 1篇动力学模式
  • 1篇动力学意义
  • 1篇断层
  • 1篇玉树MS7....
  • 1篇远震

机构

  • 9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9篇徐晓雅
  • 3篇胡家富
  • 3篇解朝娣
  • 3篇王苏
  • 1篇杨树华
  • 1篇胡毅力
  • 1篇王海波
  • 1篇李金
  • 1篇赵筱青
  • 1篇刘建明
  • 1篇薛明

传媒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高原地震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地震研究

年份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云南地区的地幔过渡带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计算云南及周边地区48个宽频地震台记录的8600个远震P波接收函数,并根据参考地球模型将接收函数从时间域转换到深度域.在转换深度550 km处,将1°×1°面元内的接收函数叠加成一道信号,共获得了沿纬度28°,27°,26°,25°,24°和23°N的6个共转换面元叠加剖面,其叠加深度在0~800 km之间.结果表明:(1)在26°N以北的地区,410和660 km间断面的平均深度分别为407~408和663~667 km,地幔过渡带的平均厚度处于255~259 km之间,过渡带的厚度接近全球平均厚度250 km;(2)在26°N以南的地区,410和660 km间断面的平均深度分别为412~426和675~703 km,地幔过渡带的平均厚度处于262~279 km之间,明显大于全球平均厚度250 km.云南地区410和660km间断面的加深显然与印度板块在缅甸弧下方的俯冲有关,然而,从云南地区地幔过渡带的结构来分析,本文认为印度板块沿缅甸弧向东俯冲主要发生在26°N以南地区.
薛明王苏徐晓雅胡家富
关键词:地幔过渡带
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地壳结构与动力学模式研究综述被引量:22
2015年
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滇地区壳幔变形特征及地球动力学模式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多年来一直受到各国地球科学家的高度关注.青藏高原演变的"下地壳流模型"模拟得到的地表速度和变形场与GPS观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该模型在当前国际地学界很流行,因而寻找下地壳流存在与否的证据,是深部地球物理学必须面对的一个科学问题.本文综合了川滇地区GPS观测、震源机制解和Pms相分裂的结果,旨在探讨川滇地区地壳演变模式的合理性;另外,从层析成像、接收函数反演和大地电磁测深结果分析,认为川滇地壳内存在大范围的低速层,但分布的几何形态较复杂.在云南地区,这一壳内低速区似乎被小江断裂和金沙江—红河断裂限制在特定的区域内.
王苏徐晓雅胡家富
关键词:地球动力学模型地壳结构
塔里木盆地的居里等温面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根据高阶地磁场模型NGDC-720-V3,利用功率谱法反演塔里木盆地的居里等温面,研究磁性层基底起伏特征.结果显示,塔里木盆地居里面深度范围在28~48 km.塔里木盆地的居里面与大地热流存在相关性,与基底隆坳存在一致性.浅居里面在盆地隆起区延伸对应着高的热流值.深居里面和低的热流值沿着盆地坳陷区分布.居里面呈现山脉浅,盆地深,盆地隆起区居里面较浅,坳陷区居里面较深的分布特点.
石宝文赵淑芳林凤仙徐晓雅徐晓雅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地磁场模型居里等温面
2016年新疆阿克陶M_S6.7地震和呼图壁M_S6.2地震的余震触发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基于断层位错产生的静态位移计算理论,首先计算了2016年11月25日新疆阿克陶M_S6.7地震及2016年12月8日新疆呼图壁M_S6.2地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在此基础上,与余震活动的空间分布进行对比,分析了这2次主震对余震的应力触发作用。结果表明:阿克陶M_S6.7地震的余震活动主要发生于主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的应力减小区域内,而呼图壁M_S6.2地震95%以上的余震都发生在震中附近的应力增加区域内。呼图壁M_S6.2地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对地震活动有显著的应力触发作用,而阿克陶M_S6.7地震的对余震的应力触发作用不明显。
王苏李建有徐晓雅徐晓雅林凤仙解朝娣解朝娣李金
关键词:库仑破裂应力地震触发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探测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的地壳结构被引量:11
2018年
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龙门山断裂两侧具有陡峭的地形特征,在约50~100km的水平距离内,地形高程从2000m增加到4000m,该区强烈的壳幔变形特征及地球动力学模式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四川地区49个固定台站记录的远震资料提取了P波接收函数,获得了四川盆地及周边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并以此构建反演的初始模型.在线性反演的基础上,引入了分别拟合低频和高频接收函数的两步反演技术,用以反演台站下方的地壳S波速度结构.数字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接收函数反演的不唯一性,为了得到最优解,最后用Bootstrap重采样技术估计解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四川盆地的地壳厚度在40~46km,松潘—甘孜块体北部的地壳厚度为46~52km,而南部增厚到50~60km.从四川盆地向西跨过龙门山断裂,地壳厚度增加了10~15km.在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地壳泊松比在0.26~0.32之间,呈块体分布特征,高泊松比(0.28~0.32)主要沿龙门山断裂以及安宁河—小江断裂分布.地壳S波速度结构表明,来自青藏高原中部的中下地壳低速层可能受到了坚硬的四川盆地阻挡,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并沿龙门山断裂展布,由于低速层的囤积导致该区地形陡峭和下地壳增厚.
李建有石宝文徐晓雅胡家富
关键词:S波速度
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对断层地震失稳过程影响的模拟研究
2018年
基于速率—状态依赖性摩擦滑动定律,建立断层黏滑模型,采用阶跃形式的应力扰动加载于断层模型上,利用Runge-Kutta数值积分方法,主要分析了应力扰动值的正负、大小和加载时间t0对断层滑移时间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库伦破裂应力为常数,不论是正应力起主导作用还是剪应力起主导作用,对后续断层的作用几乎一样。静态应力扰动作用下断层的成核周期会发生提前或者延后,具体表现为:当库伦应力为正时引起断层的成核时间提前,且提前量小于原有周期值;库伦应力为负时引起时间延迟,且延迟时间不受原有成核周期限制。库伦应力扰动的幅值越大,引起的滑移时间改变量越大。成核时间提前量与应力扰动的加载时间有关,在前期施加同样大小的应力扰动,时间提前量呈现随加载时间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赵淑芳解朝娣徐晓雅徐晓雅杨思梦
关键词:断层
基于GIS支持下的土地资源空间格局生态优化被引量:52
2009年
以防治水土流失和维护景观整体生态优化为目标,选择我国滇西南地区亚热带山地为典型案例,利用遥感数据和GIS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采用适宜性评价与土地资源利用格局整体优化相结合的方法,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确定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和生态格局组分,探讨山地土地资源空间格局生态优化途径。结果表明:(1)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成本距离加权"制图分析工具,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的土地资源空间格局生态优化方法是可行的;(2)将水平生态过程作为一种对景观的控制过程来对待,以常绿阔叶林和思茅松林为保护源,基于最小累积阻力面(MCR)模型,构建了对土地资源整体生态功能起维护作用,对源内物种的迁移或扩散过程具有关键作用的廊道、辐射道和战略点等生态格局组分;(3)基于MCR阻力值建立的频率序列及拐点图,拐点两侧的土地利用类型异质性较大,可以作为划分土地功能分区的临界点,以此划分出有利于生态安全的核心源保护区、生态缓冲区、生态过渡区、生态边缘区、农业耕作区和居民生活区等6类土地功能区,并提出各功能区的管理措施。
赵筱青王海波杨树华徐晓雅
关键词:土地资源GIS技术
2010年玉树Ms7.1级地震序列的时空特征研究
2017年
以2010年玉树Ms7.1级地震序列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玉树Ms7.1级地震的余震活动主要沿着主震的发震断裂分布,并向两侧破裂扩展;震级为1到3之间的余震活动最多,且余震活动基本发生在震源深度20 km以内,其中15 km以内的余震活动占多数。在此基础上,采用最大似然估法,计算得到玉树地震序列的b值随震级、深度和时间的变化特征。
林凤仙解朝娣赵淑芳徐晓雅徐晓雅
关键词:玉树MS7.1级地震地震序列
福贡月亮山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并由此引致了一系列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这些大都与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不当有关。如...
徐晓雅
关键词:土地利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