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戚其超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羟脯氨酸
  • 3篇氨酸
  • 2篇蛋白
  • 2篇皮肤
  • 2篇周期
  • 2篇周期素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周期
  • 2篇细胞周期素
  • 2篇细胞周期素D...
  • 2篇激光
  • 2篇胶原
  • 2篇P16蛋白
  • 2篇表达及意义
  • 2篇大鼠皮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素
  • 1篇血管生成素-...
  • 1篇银屑

机构

  • 7篇山东大学

作者

  • 7篇戚其超
  • 6篇马伟元
  • 4篇李子全
  • 4篇庄乐
  • 2篇冯子超
  • 2篇钟华
  • 2篇王宇芃

传媒

  • 5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内质网应激反应在大鼠Q开关1064nmNd:YAG激光非剥脱性嫩肤治疗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究Q开关1064nmNd:YAG激光照射对大鼠真皮胶原增生和皮肤中内质网分子伴侣(BiP/GRP78)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嫩肤治疗中内质网应激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5只Wistar大鼠背部皮肤脱毛,平均分成2部分,一部分用Q开关1064nmNd:YAG激光照射背部脱毛的大鼠皮肤共4次,每次间隔2d(实验组);另一部分不做任何处理(未照射组)。取照射后第14和30天的大鼠皮肤组织进行HE染色,测量其真皮厚度;并用碱水解法检测羟脯氨酸含量。取照射后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BiP/GRP78的表达。羟脯氨酸含量和真皮厚度使用t检验,免疫组化使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激光照射第14和30天的大鼠皮肤真皮厚度明显增加,增加率分别为29.6%和16.7%,胶原纤维束增粗、密集,皮肤羟脯氨酸含量增加,与未照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BiP/GRP78在激光照射后表达率为100%,较未照射组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76,P〈0.01)。结论Q开关1064nmNd:YAG激光照射大鼠皮肤,引发内质网应激反应,促进蛋白质正确折叠、合成,真皮胶原纤维增粗密集,从而达到非剥脱性嫩肤治疗的目的。
李子全庄乐冯子超戚其超钟华马伟元
关键词:内质网羟脯氨酸
FGF-1和Ang-2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1年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30例尖锐湿疣(CA)患者的皮损组织及30例正常对照者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及血管生成素-2(Ang-2)进行检测。FGF-1在CA组织中阳性表达率100%,在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96.7%。Ang-2在CA组织中阳性表达率100%,在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20%。FGF-1及Ang-2表达水平在CA组织中显著上调(P<0.05);FGF-1与Ang-2表达呈正相关(P<0.05)。FGF-1及Ang-2在CA皮损中存在高表达,与CA发病密切相关。
戚其超马伟元
关键词:尖锐湿疣血管生成素-2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黏膜色素脱失性疾病,表现为皮肤局限性或泛发性色素脱失斑,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且临床上治疗效果较差。我们采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商品名:得肤宝)局部外用治疗白癜风,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戚其超
关键词:倍他米松软膏疗效观察钙泊三醇色素脱失性疾病局部外用治疗皮肤黏膜
早期生长反应蛋白-1在1064nm Nd:YAG激光非损伤嫩肤大鼠皮肤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早期生长反应蛋白(EGR-1)在1064 nm Nd∶YAG激光照射后大鼠皮肤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非损伤嫩肤的关系。方法 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照射背部脱毛的大鼠皮肤共4次,每次间隔2 d。取照射后第14天和第30天的大鼠皮肤组织进行HE染色检测其真皮厚度,碱水解法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取照射后第1天和第7天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GR-1的表达。结果激光照射第14天和第30天的大鼠皮肤真皮厚度明显增加,胶原纤维束增粗、密集,皮肤羟脯氨酸含量增加,与对照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GR-1在激光照射后第1天表达明显上调(P<0.01),激光照射后第7天表达与对照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R-1表达上调与非损伤嫩肤治疗密切相关。
戚其超马伟元
关键词:激光胶原羟脯氨酸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确定细胞周期素D1(CyclinDl)、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和p16蛋白3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皮肤基底细胞癌(B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PV-9000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基底细胞癌(BCC)皮损及30例正常皮肤中CyclinDl、CDK4、p16 3种蛋白的表达。结果: CyclinDl和CDK4在B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和80.0%,p16在B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3.3%,与正常皮肤相比,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Dl与CDK4表达呈正相关(r=0.83395,P<0.05),CDK4与p16表达呈负相关(r=-0.84458,P<0.05)。结论:CyclinDl、CDK4和p16 3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协同作用,可能与BCC发病密切相关。
李子全庄乐戚其超王宇芃马伟元
关键词:基底细胞癌细胞周期素D1P16蛋白
强脉冲光照射对大鼠皮肤BiP/GRP78表达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评价强脉冲光照射对大鼠真皮胶原增生和皮肤中内质网分子伴侣(BiP/GRP78)表达的影响。方法:强脉冲光照射背部脱毛的大鼠皮肤共4次,每次间隔2天。取照射后第14天和30天的大鼠皮肤组织进行HE染色,测量其真皮厚度;并用碱水解法检测羟脯氨酸含量。取照射后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BiP/GRP78的表达。结果:强脉冲光照射第14天和30天的大鼠皮肤真皮厚度明显增加,胶原纤维束增粗、密集,皮肤羟脯氨酸含量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组化显示BiP/GRP78在激光照射后表达明显上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iP/GRP78在激光照射大鼠皮肤中表达上调与非磨削嫩肤治疗密切相关。
李子全庄乐冯子超戚其超钟华马伟元
关键词:BIPGRP78强脉冲光胶原羟脯氨酸
Cyclin D1,CDK4和p16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检测细胞周期素D1(cyelinD1)、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和p16蛋白3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寻常型银屑病(PV)皮损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35例PV患者皮损和20例对照组皮肤组织中cyclin D1、CDK4、p16蛋白的表达。结果:cyclin D1蛋白在PV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8.6%,在对照皮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5.0%。CDK4蛋白在PV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7.1%,在对照组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0.0%。p16蛋白在PV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4.3%,在对照组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0.0%。CyclinD1蛋白在PV皮损中表达明显上调(χ^2=15.46,P〈0.05),CDK4蛋白在PV皮损中与对照组皮肤相比表达未见明显差异(χ^2=4.37,P〉0.05),p16在PV皮损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χ^2=12.88,P〈0.05)。结论:3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可能与PV皮损中角质形成细胞(KC)异常增殖密切相关。
戚其超庄乐李子全王宇芃马伟元
关键词:细胞周期素D1P16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