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海光
- 作品数:26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论郑愁予诗歌中的乡愁主题被引量:3
- 2008年
- 乡愁是台湾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郑愁予作为见证并且经历了台湾历史悲剧的现代派诗人,抒写乡愁自然成为其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乡愁始终是郑愁予诗歌中不灭的精魂。它不仅指地理空间的乡愁,更是一种文化的、时间的乡愁。
- 戴海光
- 关键词:郑愁予诗歌
- 论曹禺戏剧中的死亡意识
- 2008年
- 死亡一直是千百年来文学艺术家追逐与书写的一个母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曹禺的戏剧创作也不例外,无论是《雷雨》、《日出》、还是《原野》、《北京人》,都存在着大量诸如自杀抑或其他死亡形式的书写,在对死亡的叙述中,渗透了作者对于死亡的认知与思考,浸润了他独特的死亡意识。
- 戴海光
- 关键词:戏剧
- “乡下人”的文化镜像——论沈从文文化选择的向度
- 2013年
-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沈从文的文化选择独具个性色彩:崇尚自然的生命形态,赞美自然的生命、人生形式;呼唤真善美的人性,用热情的歌喉唱了一曲农人与兵士人性美的赞歌;着意于揭开湘西巫鬼文化的神秘面纱,赋予"神"以人的性情、哀乐与思维,消解了"神"之威严的传统形象;坚持自由主义的文学立场,提倡文学的相对独立性,强调文学要体现自身的价值,审美地表现生活。这寄托了沈从文的文学、人生理想,反映了其文化选择的向度。
- 戴海光
- 关键词:文化选择向度乡下人
- 参差对立的“象牙塔”--20世纪80年代中国小说的大学想象
- 2021年
- 自现代大学产生以后,大学就成为了作家们想象的对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环境的日益宽松、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文艺界掀起了一股十分强劲的“大学想象”热潮,产生了一些较为经典的大学小说。从20世纪80年代大学小说的内容看,关于大学的想象主要存在两种类型,即诗意的大学想象与异化的大学想象。80年代后期的大学想象更多的是展示大学在现代性语境下所面临的多重困境,因而重新建构现代大学精神成为作家们思考克服现代性大学危机的基本方法。
- 戴海光李娟
- 丰富的痛苦——论现代性视野下沈从文文化选择的两难性
- 2008年
- 在沈从文的艺术世界中,他是站在"乡下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都市世界、同时又以都市人的眼光打量"乡村世界"的。随着现代化的到来,沈从文的文化选择呈现出明显的两难性:他崇尚乡土人性之"常",却又无法阻止其之"变";他认同现代化,却又对其影响表示"质疑";他决意坚守"纯"文学阵地,却又渐渐从文坛"隐退"。因此,沈从文的文化选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 戴海光朱启超
- 关键词:文化选择
- 天地人心的一面镜子——论王兆胜的散文创作被引量:1
- 2014年
- 王兆胜的散文抒写了感人肺腑的亲情,表现了对"物"的博爱情怀,诠释了"半半哲学"式的生活艺术,彰显了对都市、乡村的现代性反思,饱含作者对天地、自然、生命的挚爱之情,文笔平淡简朴又不失哲学韵味,体现出"接地气"的散文风格。
- 戴海光金宏宇
- 关键词:散文
- 世俗化语境下文学精神话语解构的“镜像”——以新时期以来的小说为中心的考察
- 2015年
-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一些作家受世俗利益诱惑融入到世俗化写作洪流中,放弃文学"求真"、"扬善"、"崇美"的原则,作品呈现出价值错位现象。它们将部分"真实"视为整体"真实",亵渎了文学之"真"。除"求真"之外,文学还应该扬"善",而它们却转向对"恶"的张扬。文学陷入"失‘真’、乏‘善’"的怪圈后,自然伤及文学之"美",以致文学表现出"恶美"现象。既然文学远离了真、善、美的价值诉求,那么传统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就被扭曲了。这样文学呈现出"失‘真’、乏‘善’、恶‘美’、变‘形’"的镜像,损害了文学的美学价值,危及了文学的生存,应引起学界、作家们的警惕。
- 戴海光
- 关键词:世俗化文学解构镜像
- 完美架构·犀利批判·艺术表达——评《思想的谱系:西方思潮左与右》
- 2013年
- 《思想的谱系》采用多维"布点"与主题"统摄"的架构方式,以左翼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对当代西方的主要社会思潮给予了深刻批判,是体现安德森思想锋芒、批评风格的力作。译者将"诗性"的文学表达方式融入到"理性"的学术话语构建中,使文本充满思辨而不失诗意。
- 戴海光
- 关键词:书评
- 从知识分子角色认同看池大为的精神蜕变——兼及对当下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思考
- 2012年
- 阎真的小说《沧浪之水》写出了主人公池大为从坚守到彻底放弃的精神蜕变历程。池大为是生活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但池大为的心路历程不仅是属于他个人的,更是属于他所代表的这一类知识分子的。从他身上可以洞察出当下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也引起了人们对知识分子这个群体的深深思考。
- 戴海光
- 关键词:知识分子池大为
- 论戴望舒诗歌中的忧郁
- 2008年
- 戴望舒的诗神是忧郁。嗟叹人生的苦恼、不幸的爱情和苦难的现实是其忧郁情结的重要表征,蕴含在他诗中的忧郁多半是个人的低吟浅唱,自伤自怜,格调不甚高昂。受时代和个人的因素的影响,诗人忧郁的情绪也明显地呈现出阶段性演变的特征。
- 戴海光舒增付
- 关键词:忧郁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