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征

作品数:23 被引量:15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新化学物质
  • 4篇风险评估
  • 3篇生态风险
  • 3篇生态风险评价
  • 3篇数据需求
  • 3篇污染
  • 3篇免疫
  • 2篇毒性
  • 2篇血淋巴细胞
  • 2篇有机污染
  • 2篇有机污染物
  • 2篇水体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重金属离子
  • 2篇彗星试验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外周血淋巴细...
  • 2篇微核

机构

  • 2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河北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3篇方征
  • 21篇刘征涛
  • 11篇王宏
  • 10篇余若祯
  • 10篇王婉华
  • 9篇周俊丽
  • 9篇杨霓云
  • 7篇李霁
  • 6篇李政
  • 2篇李捍东
  • 2篇陈丽红
  • 2篇王红梅
  • 2篇杨永滨
  • 2篇郑明辉
  • 2篇赵兵
  • 2篇闫振广
  • 2篇王晓南
  • 1篇姜福欣
  • 1篇李响
  • 1篇刘咸德

传媒

  • 1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2008年中...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环境工程技术...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壤铬(Ⅵ)对赤子爱胜蚓的生态毒性效应被引量:11
2013年
为研究土壤中Cr(Ⅵ)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毒性效应,以人工土壤为测试介质,按照OECD指南中的方法,测定了Cr(Ⅵ)对赤子爱胜蚓的LC50(半数致死浓度),并考察了w〔Cr(Ⅵ)〕为10~160 mgkg(以干质量计,下同)时Cr(Ⅵ)对赤子爱胜蚓的生长和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Cr(Ⅵ)在人工土壤中14 d的LC50为245.06 mgkg,95%置信限为208.31~288.29mgkg;②与对照组相比,暴露28 d时,w〔Cr(Ⅵ)〕为10~20 mgkg试验组的赤子爱胜蚓体质量显著增加(P<0.01);w〔Cr(Ⅵ)〕为80~160 mgkg试验组的赤子爱胜蚓体质量则受到显著抑制(P<0.01);③赤子爱胜蚓的产茧量和幼蚓孵化量均随着w〔Cr(Ⅵ)〕的升高而降低,其中,Cr(Ⅵ)抑制赤子爱胜蚓产茧量和幼蚓孵化量的EC50(半数有效浓度)分别为62.32和49.92mgkg.赤子爱胜蚓的体质量、产茧量和幼蚓孵化量均对土壤中w〔Cr(Ⅵ)〕比较敏感,尤其幼蚓孵化量是赤子爱胜蚓毒性效应的几项测试终点中最为敏感的一种,可以作为生态风险评估的指标.
王婉华陈丽红方征张聪王晓南刘征涛
关键词:赤子爱胜蚓急性毒性生殖
浅析国外新化学物质管理中的健康效应数据需求
本文初步分析了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新化学物质管理体系的管理法规、制度、行政部门和健康效应的数据需求的依据,详细阐述了对健康效应的数据需求及其采用的测试方法。比较了各国对于QSARs技术预测健康效...
余若祯方征王宏杨霓云周俊丽刘征涛
关键词:新化学物质数据需求
文献传递
我国新化学物质生态风险评价数据外推技术探讨被引量:10
2009年
在进行新化学物质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时,需应用毒理学数据外推得出环境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国外通常使用的外推法有评价系数法和统计外推法.着重分析了国外进行新化学物质生态风险评价主要采用的数据外推技术,并提出我国开展新化学物质生态环境风险评价推荐使用评价系数外推法.针对不同环境系统的测试终点外推系数,其推荐值分别确定为:水生系统,1000,100,50和10;陆生系统,1000,100,50和10;沉积物系统,100,50和10;污水处理系统微生物,100,10和1;次生毒性,3000,300,90和30.
王宏杨霓云余若祯方征周俊丽刘征涛
关键词:新化学物质风险评估
国外新化学物质管理中的健康效应数据需求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概要介绍了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新化学物质管理的相关法规、行政机构设置和审查制度流程,并详细阐述了在化学物质申报制度中对健康效应的数据需求及其测试方法.欧盟、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以眼睛/皮肤刺激、皮肤致敏、急性毒性和基因/染色体毒性等作为最基本的检测指标;日本侧重于持久性、蓄积性和人类/环境毒性的评价,不要求提供急性毒性试验数据;美国较偏重结构活性相关关系(SAR)/定量结构活性相关关系(QSARs)技术预测的健康效应数据,在不能判定物质是否有潜在的健康/环境风险时,才要求提供相应的试验数据;相反,澳大利亚对QSARs采取了较为审慎的态度.结合其他国家和组织的相关经验,为完善我国新化学物质的健康效应数据需求和管理,提出了关于建设已登记物质数据库,QSARs技术,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和毒性(PBT)评估体系和优良实验室等方面的建议.
余若祯方征王宏杨霓云周俊丽刘征涛
关键词:新化学物质数据需求QSARS
五氯酚钠与二噁英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将五氯酚钠(Na-PCP)与二英(2,3,7,8-TCDD)作为受试物,观察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彗星率和微核率.结果显示:Na-PCP与二英各质量浓度组的彗星率与微核率均比阴性对照组有明显的增高(P<0.001),而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高,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阴性对照组与助溶剂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Na-PCP与二英(2,3,7,8-TCDD)会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造成损伤,而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其对DNA的损伤将更加严重;Na-PCP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造成的损伤为联合毒性所致.
方征刘征涛李响王婉华李霁
关键词:五氯酚钠二噁英彗星试验微核试验淋巴细胞
E_2诱导的鲫鱼(Carassius auratus)幼鱼血清中卵黄蛋白原和钙含量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E2诱导的鲫鱼幼鱼血清中卵黄蛋白原(VTG)进行了测定,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血清中的钙含量.结果表明:鲫鱼幼鱼血清中VTG和钙含量与E2的暴露剂量均有很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对血清中VTG和钙含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二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2=0.928 7.因此,用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中的钙含量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ELISA法间接确定血清中的VTG含量,并对化学物质的雌激素效应进行了评价.
赵兵刘征涛徐章法方征王琬华
关键词:卵黄蛋白原酶联免疫吸附原子吸收
酚类化合物在模拟海水中的生物耗氧特性及其构效相关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测定了10种酚类化合物在模拟海水中的ρ(BOD5),并采用一阶价分子连接性指数(1XV)、二阶价分子连接性指数(2XV)、辛醇-水分配系数(lgKOW)、分子最高占据轨道能(EHOMO)、分子最低空轨道能(ELUMO)和分子偶极距(μ)作为受试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参数进行构效相关(QSAR)分析.结果表明:在初始质量浓度相同的情况下,烷基酚类化合物的ρ(BOD5)随着取代烷基的增大而减小.同一取代基取代位置不同,ρ(BOD5)也不同.对于同一取代位置,甲基酚的ρ(BOD5)要大于氨基酚.空间参数是影响酚类化合物在模拟海水中耗氧特性的主要因素,化合物的亲脂性对ρ(BOD5)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而电性效应对酚类化合物在模拟海水中ρ(BOD5)的影响表现得并不明显.
李霁刘征涛李捍东方征王婉华李政
关键词:酚类化合物耗氧
五氯酚钠及二(口恶)(口英)残留毒物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被引量:8
2006年
采用彗星试验和微核试验,协同探索了五氯酚钠(Na-PCP)、二(口恶)(口英)类物质联合作用对血吸虫病流行区和正常生活区的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实际用药区居民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以及用五氯酚钠与二(口恶)(口英)类物质联合作用处理过的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其彗星率与微核率均高于对照组,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剂量效应关系;基本的联合毒性作用推测为Na-PCP中的杂质PCDs与PCDFs等多种化学物质会损伤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其毒性作用比单一的二(口恶)(口英)类物质作用强.
方征刘征涛王婉华李霁李政郑明辉
关键词:五氯酚钠二噁英彗星试验微核试验淋巴细胞
我国新化学物质生态风险评价数据外推技术研究
在进行新化学物质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时,通常依据危害性识别确定需要关注的环境效应,然后应用毒理学数据外推得出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一般情况,由于实验数据有限使得外推生态系统环境效应受到限制,这种情况下由少数的实验室数据...
王宏杨霓云余若祯方征周俊丽刘征涛
关键词:新化学物质风险评估
文献传递
老化土壤中铅对赤子爱胜蚓生长及繁殖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为测试生物,人工土壤为测试介质,Pb(NO3)2为土壤污染物,研究土壤老化对赤子爱胜蚓生长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污染土壤中赤子爱胜蚓体重随土壤中Pb(NO3)2浓度的升高呈现降低的趋势.Pb(NO3)2在人工土壤中老化0、7、28和84 d后,不同老化时间,Pb(NO3)2抑制赤子爱胜蚓的生长也不相同,影响最明显的是1 000 mg·kg-1和1 500 mg·kg-1试验组.不同老化时间的Pb(NO3)2对赤子爱胜蚓繁殖的影响有很大差异,其产茧量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1 085.10、1 163.32、1 666.86和1 606.94 mg·kg-1;幼蚓孵化量的EC50分别为700.01、703.88、1 031.34和1 017.89 mg·kg-1.Pb(NO3)2在人工土壤中经过不同老化时间后,其对赤子爱胜蚓生长及繁殖的影响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影响到对土壤Pb(NO3)2污染的毒性评估,因此,进行Pb(NO3)2毒性试验时应考虑其在土壤中的老化作用.此研究结果可为老化土壤中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估以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陈丽红刘征涛方征王晓南王婉华
关键词:赤子爱胜蚓繁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