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杰
- 作品数:63 被引量:269H指数:9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苦豆草生物碱对柳蓝叶甲体内消化酶、酯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07年
- 本文研究了苦豆草生物碱总碱及其单体对柳蓝叶甲体内消化酶、保护酶和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豆草生物碱总碱对柳蓝叶甲体内3种保护酶(CAT、POD和SOD)的活性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供试的生物碱单体中,保护酶活性表现出前期升高,后期降低的趋势。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变化与其耐药性有一定的关系。结果还表明,苦豆草生物碱总碱对淀粉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柳蓝叶甲幼虫取食毒性最强的槐胺碱处理的杨树叶片1 h后,幼虫体内酯酶活性显著升高,随后酶活性迅速下降到低于对照的水平。相反,幼虫取食毒性较弱的槐定碱后,其体内酯酶活性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说明幼虫的解毒能力与酯酶的活性有关。
- 杨振德朱麟赵博光方杰
- 关键词:苦豆草柳蓝叶甲消化酶酯酶保护酶
- 美洲黑杨不同无性系对分月扇舟蛾幼虫的抗性被引量:5
- 2008年
- 以分月扇舟蛾Clostera anastomosis(L.)为材料,以I-72杨为对照,研究南京林业大学新近引进的18个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 L.)无性系在实验室条件下的抗虫性,筛选出11个具有较强抗性的无性系,并分析不同无性系的抗性与其叶片中主要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的关系,初步解释其抗性机理。其研究结果为今后进行林间试验,选育出在生产上具有推广价值的美洲黑杨优良抗虫品系提供科学依据。
- 方杰赵博光杨振德
- 关键词:美洲黑杨抗性无性系分月扇舟蛾
- 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名录被引量:1
- 2017年
- 根据2004—2016年对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的蝶类系统调查,调阅大量在保护区采集的蝴蝶标本,并参考相关文献报道,制定了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名录,对不合理记录、国内文献常见的误鉴及存疑种类进行了修订。
- 刘乃一刘子豪虞磊汪文革尹若春方杰
- 关键词:蝶类
- 安徽黄山发现灰背燕尾
- 2024年
- 2020年3月18日,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源芳乡徽州大峡谷内(29°35′12″N,118°19′51″E,海拔246 m)发现并拍摄到2只灰背燕尾(Enicurus schistaceus)。随后,于2020年10月25日又在黄山市汤口镇寨西村的浮溪野生猴谷内(30°9′28″N,118°5′54″E,海拔444 m)发现并拍摄到2只灰背燕尾。徽州大峡谷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群山连绵,景色宜人。浮溪野生猴谷位于黄山浮丘峰和云门峰之间的峡谷内,植被属于常绿阔叶和针叶混交林,并有一些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分布。该鸟时而在乱石上穿梭往返觅食,贴水面低速飞行,时而停息于岩石或树枝之上梳理羽毛。
- 舒玉虞磊汪世利葛陆原徐蕾方杰
- 卡氏步甲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被引量:4
- 2015年
-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卡氏步甲Carabus casaleianus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卡氏步甲雌、雄成虫触角的各节长度和总长度差异均不显著;触角表面存在7类、12种感器类型,包括3种刺形感器、3种毛形感器、2种锥形感器、Bhm氏鬃毛、腔锥形感器、腔形感器和钟形感器;两性间触角感器的类型和分布无明显差异,但数量差异明显。研究结果为其后的电生理学、行为生态学等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 齐钦戎芳李文博吴云鹤韩德民方杰
- 关键词:触角感器超微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
- 黄山野生短尾猴的生态旅游技术研究与开发
- 李进华周立志李金水夏东坡钱阳平叶要清朱勇孙丙华王丽丽方杰
- 该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有:建立了黄山野生猴谷景区;探索了野生猴群的人工招引、个体的自然识别与命名和猴群动态监测等技术方法,形成了一套生灵长类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应用技术;揭示了短尾猴的32种社会行为、10种与人类社会相似的社会...
- 关键词:
-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资源开发
- 浙江省天牛科一新记录种--湖南楔脊天牛
- 2022年
- 报道了2021年5月28日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杨林镇下庄村石田自然村发现的浙江省天牛科Cerambycidae新记录种--湖南楔脊天牛Saperdoglenea hunanensis Hua,对其形态特征和分布进行了简要描述,并提供了雌性成虫照片。标本保存于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标本室。
- 黄维新吴利霞乐志芳虞磊韩杰方杰晏绍飞
- 关键词:天牛科新记录种
- 安徽省蜻蜓目2新记录种被引量:1
- 2022年
- 2020年4—10月,对安徽省黄山风景区的昆虫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经形态学鉴定,在采集的蜻蜓标本中,福建大伪蜻(Macromia malleifera)和弯钩大伪蜻(Macromia unca)为安徽省新记录种.笔者简要描述了这2个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并提供了雌、雄成虫的图片,为安徽省蜻蜓目昆虫资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 晏绍飞潘少杰胡降临张世奇虞磊汪思梦方杰陈众
- 关键词:蜻蜓蜻蜓目
- 黄山风景区蝶类名录
- 2023年
- 根据2004-2020年对黄山风景区展开的蝶类系统调查,调阅大量黄山风景区蝶类标本,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制定了黄山风景区蝶类名录,共6科、138属、269种。其中,粉蝶科7属14种、凤蝶科9属25种、蛱蝶科48属117种、弄蝶科30属49种、灰蝶科42属61种、蚬蝶科2属3种。对不合理记录、国内文献常见的误鉴及存疑种类进行了修订。
- 舒玉林芳潘少杰胡降临钱阳平虞磊张世奇方杰
- 关键词:蝶类黄山风景区
- 柳蓝叶甲的生物学特性室内观察被引量:17
- 2005年
- 在实验室条件下(27±0.5℃,12 D:12 L)研究了柳蓝叶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幼虫每隔2~3 d蜕皮1次,共蜕皮2次.成虫产卵前期4 d,世代周期17 d.产卵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约10 d为1个周期.叶龄对幼虫的生长发育和成虫的产卵行为有极显著的影响.当幼虫以成熟叶为食料时,其生长发育速率明显减慢,各龄期延长,蛹重较轻;成虫以成熟叶或老叶为食料时产卵几乎完全被抑制,而以幼叶为食料时几乎每天均能产卵.此外,柳蓝叶甲产出卵表面化合物对产卵行为有极为显著的影响.卵表面的有机提取物对成虫产卵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相反,卵表面的水提取物对产卵有一定的驱避作用.
- 杨振德朱麟赵博光方杰
- 关键词:柳蓝叶甲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产卵行为叶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