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冉华

作品数:28 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细胞
  • 9篇肺癌
  • 7篇晚期
  • 6篇细胞肺癌
  • 6篇小细胞
  • 6篇小细胞肺癌
  • 6篇非小细胞
  • 6篇非小细胞肺癌
  • 4篇单抗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腺癌
  • 3篇一线治疗
  • 3篇受体
  • 3篇肿瘤
  • 3篇晚期非小细胞
  • 3篇晚期非小细胞...
  • 3篇免疫
  • 3篇化疗
  • 3篇癌患者

机构

  • 20篇内蒙古医科大...
  • 8篇内蒙古医科大...
  • 3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7篇曹冉华
  • 11篇苏乌云
  • 11篇呼群
  • 5篇邢舴
  • 5篇石秀换
  • 4篇王薇
  • 4篇刘彩霞
  • 3篇邢智伟
  • 3篇张嘉玲
  • 2篇贾永峰
  • 2篇李云霞
  • 2篇赵海燕
  • 2篇云升
  • 2篇闫海成
  • 2篇乌日罕
  • 2篇王少军
  • 2篇邢志伟
  • 1篇于宝丹
  • 1篇张国建
  • 1篇邱英

传媒

  • 3篇内蒙古医学杂...
  • 3篇内蒙古医科大...
  • 3篇临床医学进展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科技导报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8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癌患者紫杉类药物治疗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与血清IL-6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紫杉类药物治疗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紫杉类药物治疗的2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化疗前血清IL-6的水平,应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化疗4周期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程度。根据药物所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程度分为A组(无痛9例)、B组(轻度疼痛6例)、C组(中度疼痛5例)和D组(重度疼痛4例),比较各组患者化疗前血清IL-6水平,分析其与VAS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6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4周期后,共15例患者出现神经病理性疼痛,四组患者的治疗前血清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血清IL-6水平高于正常者更容易发生神经痛(P<0.05)。发生疼痛患者的血清IL-6水平与VAS评分呈正相关(r=0.855,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IL-6水平能有效预测紫杉类药物治疗乳腺癌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AUC=0.881,P=0.002)。结论患者化疗前血清IL-6水平与化疗所致神经痛程度呈正相关,化疗前血清IL-6水平可作为预测紫杉类药物治疗乳腺癌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血清学指标。
刘淑娟刘梦莹陈一涛苏乌云曹冉华常丽娟窦佳王薇
关键词:乳腺癌紫杉类药物白细胞介素-6神经病理性疼痛
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的情绪问题及康复策略被引量:6
2023年
恶性肿瘤患者极易出现不良情绪和心理障碍,影响其转归和预后。中医认为情志为病是肿瘤发生的原因之一,心理康复是临床工作中需重点关注的环节。以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常规心理干预与常规心理干预结合中医综合康复(八段锦、芳香疗法)对患者住院前后情绪、睡眠、心理健康及肿瘤免疫功能的影响,评定指标包括:蒙哥马利抑郁评分(MADR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分、外周血CD4+、CD8+、CD4+CD25+T淋巴细胞计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显示,综合康复组出院时的MADRS下降程度、CD4+CD25+T细胞计数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SAS及PSQI升高程度小于对照组,PSSS的提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外周血TNF-α的降低程度小于对照组。说明中医综合康复策略有利于改善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焦虑、睡眠质量、社会支持感受能力以及抗肿瘤免疫功能。
石秀换邢舴曹冉华李超李瑶
关键词:心理康复中医综合康复芳香疗法抗肿瘤免疫功能
年轻与中老年女性乳腺癌病理特征对照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分析年轻与中老年女性乳腺癌病理特征差异。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10年8月收治的64例年龄35岁的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与同期所有收治的35岁以上的291例中老年女性乳腺癌进行比较,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及病理确诊。结果:年轻组占同期收治病例的18.03%;年轻组雌激素受体(ER)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患者比例低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组无淋巴结转移及ER阴性患者比例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乳腺癌患者中病理组织类型、肿瘤大小、pTNM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R表达、PR表达、淋巴结未转移伴ER阴性的患者年轻组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一般认为较年老乳腺癌相比更具侵袭性,预后差。本研究数据显示年轻组占同期收治病例的18.03%,需要提高我区年轻女性对乳腺癌的警惕,加强对乳腺癌知识的宣传教育。
呼群张嘉玲苏乌云邢舴刘彩霞邢志伟曹冉华
关键词:乳腺癌年轻女性病理特点
贝伐单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转移性直肠癌及对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片对晚期转移性直肠癌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表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到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晚期转移性直肠癌的患者8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口服卡培他滨片,2 000 mg/m2,分2次服用,连续给药2周。观察组(4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第1天静脉滴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7.5 mg/kg。3周为1个周期,疗程为8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无进展生存率、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化疗有效率和控制率分别为28.57%和59.5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1.90%和38.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6个月、1年和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2.85%、80.95%和59.5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95%、57.14%和38.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GFR及HER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降低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高血压、蛋白尿及鼻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结论贝伐单抗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片能够有效延缓晚期转移性直肠癌患者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曹冉华石秀换王薇王少军
关键词:贝伐单抗卡培他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ZH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顺铂耐药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对顺铂耐药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及其顺铂耐药株A549/DDP中EZH2、P21、Puma和Bad的mRNA表达差异。采用RNA干扰技术抑制细胞中的EZH2蛋白表达。通过细胞毒性实验检测细胞耐药性的改变。qRT-PCR检测抑制EZH2蛋白表达后A549/DDP细胞中P21、Puma和Bad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分布和变化。结果EZH2在A549/DDP中呈高表达。抑制EZH2蛋白表达后,顺铂对A549/DDP的IC50由(34.57±3.70)μmol/L降低至(18.91±2.07)μmol/L(P<0.05);抑制EZH2蛋白表达后,A549/DDP中P21、Puma和Bad的mRNA表达均上调;抑制A549/DDP细胞EZH2蛋白表达后,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G2/M期细胞增多(P<0.05),细胞发生G2/M期阻滞。结论EZH2蛋白参与介导了A549/DDP对顺铂的耐药;EZH2蛋白可能通过调控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相关的凋亡通路诱导A549/DDP对顺铂的耐药;EZH2蛋白可能通过抑制P21表达、促进细胞周期进展及肿瘤增殖能力,诱导非小细胞肺癌对顺铂产生耐药。
齐慧呼群苏乌云贾永峰陈连香曹冉华乌日罕
关键词:肺癌耐药性细胞周期
心肌灌注显像联合心肌酶监测含蒽环类药物治疗乳腺癌的疗效与心脏毒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99 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联合心肌酶监测表阿霉素和吡柔比星两种蒽环类药物治疗乳腺癌病人的心脏毒性比较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3-12~2017-12收治的原发性乳腺癌病人77例,均行乳腺癌根治术或保乳术,应用CTF方案或CEF方案辅助化疗,A组CTF方案38例、B组CEF方案39例。化疗6个周期,比较分析AB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评估化疗前、化疗6周期后心电图、心肌酶、核素心室造影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99 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并计算相对定量值。结果:77例均获得6个化疗周期治疗,随访1 a,蒽环类药物治疗6周期后,AB两组病人心肌相对定量值明显下降,但B组的病人心脏毒性明显高于A组(P<0.05),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无明显变化。结论:99 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能发现蒽环类药物所致的心肌损害,比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更优越,A组CTF辅助化疗方案比B组CEF方案毒性反应更轻。
石秀换李云霞曹冉华赵春梅郝喜燕
关键词:心肌灌注显像乳腺癌吡柔比星表阿霉素心脏毒性
先天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在肺癌PD-1/PD-L1抑制剂治疗中的作用
2024年
免疫治疗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方式之一。先天毒性淋巴细胞与肺癌免疫治疗的预后相关,在肺癌免疫治疗的患者选择和预后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指导肺癌患者的免疫治疗和管理。本文中,我们简要总结先天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在肺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重点关注先天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对肺癌PD-1/PD-L1抑制剂治疗疗效的预测作用。Immunotherap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treat lung cancer. The prevalence of innate cytotoxic lymphocytes is related to the prognosis of lung cancer immunotherapy, 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election of patients for lung cancer immunotherapy and the evaluation of prognosis, which can guide the immunotherapy and management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In this article, we briefly summarize the role of innate cytotoxic lymphocytes in lung cancer immune regulation and focus on the predictive effect of innate cytotoxic lymphocytes on the efficacy of PD-1/PD-L1 inhibitors in lung cancer.
袁坤飞曹冉华
关键词:肺癌
胃癌术后接受化疗后再次复发因素研究
2015年
目的研究分析胃癌术后接受化疗后再次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1年4月,在笔者医院接受胃癌术后化疗后再复发的6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生存资料,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影响胃癌在接受化疗后复发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病理资料与复发时间的分析中,患者的性别(t=0.056,P=0.076)与年龄(t=0.320,P=0.063),不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复发时间;而患者胃癌的分化程度(t=2.23,P=0.002)、切缘(t=5.36,P=0.032)、TMN分期(F=3.68,P=0.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肿瘤直径(OR=3.56,P=0.001)、TNM分期(OR=6.48,P=0.006)以及Borrmann分型(OR=2.52,P=0.003)是胃癌化疗后再次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癌在术后接受化疗后再次复发时间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肿瘤直径、TNM分期、Borrmann分型是其再次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彩霞曹冉华邢智伟呼群苏乌云
关键词:胃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肺癌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08年
肿瘤生长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肿瘤血管生成及侵袭是肿瘤转移的必要条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是肿瘤血管新生的核心和关键因子。VEGF与肿瘤血管生成、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VEGF能增强肿瘤的血管生成能力及侵袭能力。血清VEGF与肺癌患者的病程进展及生存期相关。非小细胞肺癌血清VEGF水平能反映肺癌的转移情况,是一种有用的预后判断指标。
曹冉华李云霞秦毅强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肺癌非小细胞肺癌
MicroRNA-196b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icroRNA-196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组织样本中MicroRNA-196b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评价MicroRNA-196b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效能。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中MicroRNA-196b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MicroRNA-196b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病理分型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大小以及分化程度无关联性(P>0.05)。癌组织中MicroRNA-196b最佳检测临界值为0.879,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5%、90.8%。结论 MicroRNA-196b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病理分型有关;癌组织MicroRNA-196b可作为临床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辅助检测指标。
王薇于宝丹李玉莲曹冉华闫海成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PCR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