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矿物
  • 4篇晶体
  • 3篇矿物学
  • 3篇
  • 3篇
  • 2篇谱特征
  • 2篇夕卡岩
  • 2篇穆斯堡尔
  • 2篇穆斯堡尔谱
  • 2篇晶体化学
  • 2篇晶体结构
  • 2篇基元
  • 1篇单形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新生代
  • 1篇玄武岩
  • 1篇云母
  • 1篇射电
  • 1篇水分子

机构

  • 15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5篇曹正民
  • 8篇秦善
  • 3篇王建伟
  • 2篇朱炜炯
  • 2篇王启明
  • 1篇穆治国
  • 1篇叶智勇
  • 1篇陈衍景
  • 1篇毕于润

传媒

  • 5篇岩石矿物学杂...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质科学
  • 1篇矿物岩石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北邯邢地区绿脆云母的研究
1992年
绿脆云母是一种稀少的矿物,在河北邯邢地区的几个铁矿的镁铝矽卡岩中都发现有该矿物,它与钙镁橄榄石、富铝透辉石、尖晶石及富铝角闪石等共生。暗绿色,假六方板状自形晶,其硬度因不同结晶方向而异→(001)面Hv=104.5Kg/mm^2,柱面Hv=375.1Kg/mm^2。绿脆云母的化学成分按照类质同象R^(2+)(Vl)+Si(lV)R^(3+)(Vl)+Al(lV)的关系变化。在绿脆云母中检测出IM、3T和Md三种多型,3T是在天然绿脆云母中首次发现的。通过穆斯堡尔诺的研究发现其四面体配位中有Fe^(3+)。绿脆云母的红外光谱变化不大,3730cm^(-1)的羟。基伸缩带对应Mg-Mg-Mg八面体组成,3615cm^(-1)对应Mg-Mg-Al八面体组成。在1000℃和1050℃绿脆云母的结构,部分和全部被破坏,并产生新相尖晶石等。绿脆云母是在一种富铝贫硅并相对高温条件下形成的。
王建伟曹正民
关键词:矿物学云母
墨铜矿的晶体化学初步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墨铜矿是由硫化物层(S层)和氢氧化物层(H层)沿c方向交替排列而成,其特殊的层状结构可代表一系列类似矿物的结构特点.墨铜矿的超晶胞结构模型最初由Evans和All-mann于1968年建立,其后,为数不多的文献在承认该结构模型基础上,从组成、选矿、人工合成及类似物相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近来将其作为一种新类型的间层矿物来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本文对采自河北寿王坟、涞源和甘肃金川3个铜矿床的墨铜矿样品进行了电子探针、X射线和M(?)ssbuer谱测量,对寿王坟样品还进行了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1 实验结果与讨论1.1 电子探针分析25个测点的探针分析结果表明:(1)主量元素为Fe,Cu,S和Mg,含微量Al;(2)不同产地、不同样品及不同测点的探针成分均变化较大;(3)计算的晶体化学式中n值(表示S和H层的失配程度)偏离理想值较大.化学组成的不稳定性是墨铜矿的一个显著的特点,表明结构基元层局部堆垛较不均匀,或在层平面上S层和H层的失配度较高.1.2 穆斯堡尔谱分析根据M(?)ssbuer谱的测量和分析,我们认为高自旋的Fe^(2+)占据S层四面体位置,且配位化学环境不完全等同,谱参数为IS=0.42~0.48mm/s,QS=0.81~1.28mm/s,H_i约为24T;低自旋的Fe^(3+)占据H层八面体位置,IS=0.32~0.36mm/s,QS=0.44~0.59mm/s;可能弛豫作用造成磁?
秦善曹正民陈衍景
关键词:晶体化学晶体结构
一种巨晶符山石的矿物学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符山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邯邢式铁矿产区 ,巨晶符山石就赋存于该区燕山期闪长岩与奥陶系石灰岩接触带内的镁铝夕卡岩中。晶体一般长 2~ 8cm ,大者可达 30cm ,重达 15kg ,呈棕色至翠绿色的四方扁平晶体 ,晶形完整 ,由简单至复杂 ,至多可由十几个单形组成。密度 3.33~ 3.39g/cm3,折射率 1.715~ 1.730 ,磁化率 3.30× 10 - 6~ 8.53× 10 - 6cm3/g。以上参数与ΣFeO(% )呈正相关。对符山石进行了A -M -F三元系成分分类。用穆斯堡尔谱确定了 8配位Fe3+的存在。差热分析证实 (OH)脱水温度高于 10 0 0℃。并讨论了它们的成因及生成条件 ,通过符山石与岩体及围岩的REE对比 。
曹正民朱红
关键词:符山石矿物学
我国邯邢地区黑铝钙石的发现及其研究
1997年
黑铝钙石是一种罕见矿物,在邯邢地区镁铝夕卡岩中,发现一种呈六方片状、黄色半透明的黑铝钙石晶体。本文对该晶体进行了粉晶X射线、四元衍射、电子探针和红外光谱测量,并认为黑铝钙石是镁铝夕卡岩早期阶段的产物,处在一种富铝。
曹正民秦善毕于润王建伟
河北綦村铁矿区氟硅硫磷灰石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1993年
本文报道了在国内首次发现的产在河北綦村夕卡岩型铁矿中的氟硅硫磷灰石,它具有六方柱状带双锥面的晶形,呈浅紫色,根据探针成分计算的晶体化学式为(Ca_(9.39),Mg_(0.01),Mn_(0.01),Fe_(0.01),Na_(0.12))_(9.54)[(P_(2.169),Si_(1.936),S_(1.746)_(5.851)O_(24)](F_(1.73),Cl_(0.17)_(1.9)。属于磷灰石—硅磷灰石类质同象系列的中间成员。红外光谱呈现49个吸收频带,其中1148,1040和935cm^(-1)3个醒目的强吸收带分别归属于[SO_4],[PO_4)和[SiO_4)的ν_3振动。DTA曲线显示727℃及1200℃的两个吸热谷;X-射线粉晶衍射数据与美国及日本的硅硫磷灰石基本一致,按六方晶胞指标化a=9.4880,c=6.9082A,v=588.5719A^3,z=1,它形成于500℃以上的温度,经后期的热液蚀变转变成磷灰石、碳磷灰石、滑石和硅灰石膏,它们的微粒集合体交代了氟硅硫磷灰石的表层甚至全部。
曹正民朱炜炯
关键词:磷灰石矿物学
江西漂塘钨矿床中黄玉的晶体形态特征被引量:2
1995年
晶体形态是描述矿物最直观的数据。本文对江西漂塘钨矿床中的5个黄玉晶体进行了晶体测量、投影、计算和实际晶体的立体图绘制,并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单形组合以{110}-{120}-{112}-{113}-{011}为主,其中{113}为本矿区黄玉的特征单形,且晶面发育相对较小。
秦善曹正民
关键词:晶体形态单形钨矿床
异类矿物结构基元层间层矿物及墨铜矿的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本文提出了“异类矿物结构基元层间层矿物”这一新概念,从五个方面限定了其含义,扩展了“间层矿物”的内涵。对其典型矿物呈铜矿进行了X射线、电子探针和高分辨透射电镜的初步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认识:墨铜矿在c方向有序,重复周期为11.45在a、b方向无序,不存在超晶胞。
曹正民秦善王启明
关键词:间层矿物
中国墨铜矿的穆斯堡尔谱特征
1997年
在墨铜矿的结构中,Fe离子可占据硫化物层中四面体和氢氧化物层的八面体两种配位位置。穆斯堡尔谱结果表明;高自旋的Fe^2+占据四次配位位置,同质异能位移为0/42-0/48mm.s^-1,四极分裂为0.81-1.28mm.^-1;低自旋的Fe^3+占据六次配位位置,同质异能位移为0.32-0.36mm.s^-1、四级分裂为0.44-0.59mm.s^-1。
秦善曹正民
关键词:穆斯堡尔谱
羟氯镁铝石的高分辨透射电镜观察被引量:1
1998年
羟氯镁铝石(koenenite)为典型的异类结构基元层间层矿物.结构以氯化物层(Na,Mg)Cl2和氢氧化物层(Mg,Al)(OH)2沿c方向规则交互构成.以前的研究认为构成羟氯镁铝石的两个亚结构有不同的空间群和晶胞参数.本次以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研究结果表明,羟氯镁铝石在c方向的重复周期为1.08nm左右,在a方向上没有显示出层失配特点,说明它是一种有序的晶体.对结构基元层层间的静电作用势能的定量计算表明,层间作用力相对较弱,为104.90kJ/mol.
秦善曹正民
关键词:晶体结构透射电镜
不同颜色绿柱石的顺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特征被引量:8
1996年
1引言绿柱石(Be3Al2Si6O18)属六方环状硅酸盐矿物,空间群为P6/mcc,晶胞参数c=0.917nm,a=0.921nm。在其结构中,主要的结构单元是六方环Si6O18,其平行基面呈层状排列,环间分别由Al-O6八面体和Be-O4四面体联结,并沿六次轴方向堆垛,形成大的连通性较好的结构通道,在六方环平面上,通道的直径约0.28nm,在两环之间约为0.51nm。天然绿柱石中所含的杂质一般为碱金属、过渡金属元素以及诸如H2O、CO2
秦善曹正民朱炜炯
关键词:红外光谱特征碱金属祖母绿水分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