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玉珏

作品数:74 被引量:232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烧伤
  • 20篇皮瓣
  • 16篇创面
  • 10篇手术
  • 9篇软组织
  • 9篇皮瓣修复
  • 9篇负压
  • 8篇切口
  • 8篇外科
  • 7篇缺损
  • 6篇引流
  • 6篇瘢痕
  • 6篇筋膜
  • 6篇肌皮
  • 6篇肌皮瓣
  • 6篇负压封闭
  • 5篇软组织缺损
  • 5篇组织缺损
  • 5篇细胞
  • 5篇封闭引流

机构

  • 61篇北京丰台右安...
  • 11篇北京医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煤炭科学研究...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唐山市第二医...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74篇曹玉珏
  • 47篇贺立新
  • 40篇李冬海
  • 35篇屠海霞
  • 20篇马彩虹
  • 19篇朱海涛
  • 11篇侯玉森
  • 10篇赵鹏亮
  • 9篇郑介飞
  • 9篇余斌
  • 6篇孙志刚
  • 6篇王娟
  • 6篇陈帆
  • 6篇姜久龙
  • 4篇孙凯
  • 4篇刘谧
  • 3篇姚咏明
  • 3篇董宁
  • 3篇盛志勇
  • 3篇于燕

传媒

  • 16篇中华烧伤杂志
  • 11篇感染.炎症....
  • 10篇中国美容医学
  • 10篇中华损伤与修...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第五届全国烧...
  • 2篇第四届全国烧...
  • 2篇中华医学会烧...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13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3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压氧在深二度烧伤创面削痂术后的临床应用
孙凯李冬海曹玉珏郑介飞王娟
多个掌背动脉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12例患者手部多处深度创面被引量:7
2016年
手是人体易受伤的部位,手背单处大范围的深度创面可通过腹部皮瓣或游离皮瓣修复,但对一些范围较小、散在分布的多处深度创面采用上述皮瓣修复,效果欠佳。掌背动脉穿支皮瓣因其解剖位置较恒定、手术操作简单,是修复手背掌指关节处及手指近中节单处深度创面的较好选择,但少见用于修复手部远端2处及以上深度创面。
朱海涛贺立新李冬海曹玉珏屠海霞
关键词:深度创面穿支皮瓣掌背动脉逆行转移手部
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枕项部高压电烧伤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用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枕项部深度电烧伤创面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07年9月笔者单位共收治枕项部高压电烧伤患者12例,清创后采用改良的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该皮瓣位于下斜方肌中下部位,有2种类型:一种为偏上的肌皮瓣,靠颈横动脉背段浅降支起始段的皮支和肌皮穿支为主要血供;另一种为部位偏下的肌皮瓣.以颈横动脉背段深降支和肩胛背动脉到斜方肌下部穿支为血供,只携带血管附近少量肌袖而保留大部分斜方肌。结果8例患者皮瓣一次成活;2例因皮瓣邻近创面感染、液化,换药后愈合;1例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经再次手术后愈合。11例患者存活,1例患者虽皮瓣成活良好,但术后21d因全身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成活皮瓣外观不臃肿,肩背部供瓣区平整,无翼状或下垂肩胛畸形。结论下斜方肌肌皮瓣能满足枕项部各种创面修复的需要,血管恒定,血运可靠,切取方便,是修复枕项部深度电烧伤创面的良好方法。
朱敬民郝天智孙志刚贺立新曹玉珏鲁刚
关键词:烧伤外科皮瓣下斜方肌
影响心脏术后早期前胸裂开切口愈合因素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年龄、糖尿病、感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因素对心脏术后早期前胸裂开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261例心脏术后早期前胸切口裂开不愈患者。依据年龄、合并糖尿病与否、感染与否、是否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4个因素,将患者分别分为2组。低龄组(≤56岁)109例,高龄组(>56岁)152例;糖尿病组111例,非糖尿病组150例;感染组146例,非感染组115例;负压封闭引流组119例,非负压封闭引流组142例。通过网络或门诊随访患者胸骨切口皮肤有无红肿及破溃。评价比较各2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随访3~6个月患者胸骨切口皮肤均无红肿及破溃。低龄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2.7±3.6)、(24.9±9.5)d,与高龄组[(17.8±5.4)、(30.7±14.2)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59、13.861,P值均小于0.05)。糖尿病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5.4±4.6)、(29.1±12.4)d,与非糖尿病组[(14.7±3.8)、(27.7±9.1)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62、0.031,P值均大于0.05)。感染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5.5±4.3)、(30.6±14.1)d,与非感染组[(14.3±4.2)、(29.6±12.7)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75、0.648,P值均大于0.05)。负压封闭引流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1.6±3.7)、(32.4±13.2)d,与非负压封闭引流组[(15.7±4.2)、(23.9±10.7)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31、3.957,P值均小于0.05)。结论糖尿病、感染等因素并不影响心脏术后早期前胸裂开切口的愈合时间,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可缩短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年龄可作为判断切口愈合时间长短的一个重要指标。
侯玉森曹玉珏余斌马彩虹屠海霞赵鹏亮朱海涛郑介飞
关键词:外科伤口裂开负压伤口疗法年龄因素心脏手术
皮肤磨削术在儿童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磨削术治疗儿童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收治的68例开水烫伤儿童烧伤患者,烧伤创面以深浅Ⅱ度为主,完全随机法分为皮肤磨削组(36例)和保守换药组(32例)。皮肤磨削组患儿伤后48 h 内,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以钢丝球打磨创面坏死组织,直至创面出现弥漫性小出血点,银离子烫伤抗菌敷料覆盖于创面,纱布、棉垫加压包扎,5-7 d 去除外敷料,保留内层银离子烫伤抗菌敷料,给予外喷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保守换药组采用传统换药方法:外涂复春散1号,抗菌敷料覆盖、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凝胶与抗菌剂隔天换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发热次数、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疼痛情况、医疗费用、后期随访效果等方面资料。结果68例患儿均治愈,住院期间,皮肤磨削组患儿换药次数、发热次数、愈合时间、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均低于保守换药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8.087、3.389、-3.971、-4.697,P 均〈0.05),皮肤磨削组医疗费用高于保守换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205,P〈0.05)。创面感染率、植皮百分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期随访3个月,皮肤磨削组患儿术后大部分创面无明显增生,基本恢复正常,保守换药组愈合时间稍长,瘢痕增生较多。结论磨削术虽存在手术风险与费用高问题,但临床上治疗儿童Ⅱ度烧伤创面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马彩虹贺立新李冬海曹玉珏屠海霞
关键词:磨削术儿童烧伤创面
辅助皮瓣法关闭下腹部供瓣区的临床应用体会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总结直接关闭下腹部供瓣区的方法和体会。方法:25例病人手或前臂有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下腹部皮瓣转移的方法进行修复,同时设计邻接的辅助皮瓣参与下腹部皮瓣的关闭。结果:下腹部皮瓣和辅助皮瓣的供区直接缝合关闭,早期有不同程度的肚脐偏位,后期逐渐恢复。结论:辅助皮瓣法能较好地关闭一定面积的下腹部皮瓣供区,具有良好的整形美容效果。
孙志刚贺立新曹玉珏李冬海崔永珍屠海霞孙凯朱海涛
关键词:下腹部皮瓣
颞浅筋膜瓣在头面部颅骨外露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人体头面部皮肤软组织量有限,较大的缺损无法通过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我科2004年1月-2014年1月共收治8例头面部颅骨外露创面的患者,采用单侧或双侧颞浅筋膜瓣转移修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病例头面部颅骨外露患者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17~56岁,平均39岁。电接触性损伤5例,头面部瘢痕溃疡伴鳞状细胞癌2例,火焰烧伤1例。清创后创面面积为8cm×10cm^12cm×15cm,颅骨暴露面积3cm×6cm^7cm×12cm.
屠海霞贺立新曹玉珏李冬海赵鹏亮朱海涛马彩虹
关键词:颞浅筋膜头面部皮肤创面修复帽状腱膜筋膜瓣
自控硬膜外镇痛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处理
2003年
患者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因具有止痛效果确切、持续时间长、对全身影响小、副作用小、利于患者康复的优点而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但在其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2001年1月~2002年12月,我们观察了1000例术后应用PCEA的患者,镇痛有效率为92.2%,263例出现疼痛以外的并发症,报告如下.
张明珠曹玉珏王晓路常利民刘晓岩轩冬青周淑艳李大志赵国志
关键词:硬膜外腔镇痛并发症
额部皮瓣的临床应用技术及适应证被引量:5
2018年
作为修复面颈部损伤的最常用皮瓣之一,额部皮瓣因其血供丰富、毗邻受区、色泽和质地良好等解剖优势,被广泛用于面颈部瘢痕、色素痣、肿瘤等皮损术后的修复及鼻、眼睑等器官的再造。随着与软组织扩张、皮瓣延迟、皮瓣预构及显微外科等技术的联合运用,额部皮瓣临床适应证更广,手术技巧更丰富多样。本文就额部皮瓣的临床应用技巧及相关适应证做一综述。
侯玉森曹玉珏
关键词:额部皮瓣软组织扩张术预构皮瓣显微外科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胸部感染切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2012年
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胸部感染切口50例,负压维持在-125~-450mmHg,引流5~10d,行双侧胸大肌瓣转移封闭切口。44例术后切口痊愈,6例形成肌瓣下窦道经换药后愈合。
孙凯曹玉珏李冬海郑介飞王娟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伤口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