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营卿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泰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科技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新生儿
  • 3篇肿瘤
  • 3篇外营养
  • 3篇谷氨酰胺
  • 3篇肠外
  • 3篇肠外营养
  • 3篇肠肿瘤
  • 3篇大肠
  • 3篇大肠肿瘤
  • 2篇置管
  • 2篇术后
  • 2篇全肠外营养
  • 2篇患者术后
  • 2篇PICC置管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新生儿抚触
  • 1篇因素及护理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机构

  • 6篇泰安市中心医...
  • 2篇青岛大学

作者

  • 7篇曹营卿
  • 6篇周忠梅
  • 1篇徐珞

传媒

  • 2篇社区医学杂志
  • 2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07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谷氨酰胺强化的全肠外营养对大肠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强化的TPN对接受术前化疗的大肠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大肠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常规TPN组、谷氨酰胺强化TPN(Gln-TPN)组和常规组。每组20例病人,常规组予以常规处理,...
曹营卿
关键词:谷氨酰胺肠外营养大肠肿瘤化疗
文献传递
谷氨酰胺强化的全肠外营养在大肠肿瘤患者术后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强化的全肠外营养(TPN)对大肠肿瘤患者术后的作用。方法将4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Gln-TPN组和常规TPN组。检测体重、肝肾功能、氮平衡(NB)、血浆白蛋白水平(Alb)、术后疲劳评分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术后体重、肝肾功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Gln-TPN组白蛋白水平高于常规TPN组(P<0.01);氮平衡明显改善,与常规TPN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主观感觉好于常规TPN组(P<0.05)。结论Gln-TPN组比常规TPN组有利于术后负氮平衡的改善及血浆白蛋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并能显著改善术后疲劳。
曹营卿周忠梅曹乐卿
关键词:大肠肿瘤谷氨酰胺肠外营养
新生儿抚触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抚触对新生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抚触组91例和对照组89例。分别测量、观察新生儿摄入奶量与体重、胎便转黄时间、生理性黄疸开始消退时间、完全消退时间及睡眠时间。结果:抚触组新生儿的摄入奶量与体重均增加,胎便转黄时间、生理性黄疸开始消退时间、完全消退时间均减少,睡眠时间延长,两组新生儿在摄入奶量、体重、胎便初排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开始消退和完全消退时间、睡眠时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抚触对促进新生儿身心的健康发育有明显效果。
周忠梅徐珞曹营卿
关键词:新生儿抚触黄疸
围手术期谷氨酰胺强化的TPN对大肠肿瘤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谷氨酰胺强化的TPN对大肠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大肠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常规TPN组和谷氨酰胺强化TPN(Gln-TPN)组。每组15例病人。检测术前、术后病人的体重、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氮平衡等营养指标及外周血总淋巴细胞数、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等免疫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体重、血浆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浓度,氮平衡,CD3+细胞、CD8+细胞百分比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ln-TPN组CD4+细胞数量,CD4+/CD8+,白蛋白浓度,总淋巴细胞数方面高于常规TPN组(P<0.05)。结论谷氨酰胺强化的TPN可减少肌肉分解,脂肪消耗,促进机体蛋白质的合成,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高总淋巴细胞数,CD4+细胞及CD4+/CD8+,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曹营卿周忠梅
关键词:谷氨酰胺肠外营养大肠肿瘤
浅论EGK在早产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探讨EGK(心电图定位法)在早产儿PICC(由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泰安市中心医院儿科进行PICC置管的628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2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EGK组(314例)和对比组(314例)。在EGK组早产儿进行PICC置管时,使用EGK对PICC进行定位。在对比组早产儿进行PICC置管时,使用X线技术对PICC进行定位。置管结束后,比较两组早产儿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PICC位置异常的发生率、穿刺的用时、PICC留置的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EGK组早产儿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高于对比组早产儿,其PICC位置异常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比组早产儿,其穿刺的用时短于对比组早产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PICC留置的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早产儿进行PICC置管时使用EGK,可有效地提高其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降低其PICC位置异常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穿刺的用时,而且不会影响PICC留置的时间。
周忠梅曹营卿
关键词:PICC早产儿
足月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导致足月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因素,制定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泰安市中心医院产科进行分娩的260例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记录产妇围产期资料、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同时监测新生儿胆红素值,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足月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因素及制定护理对策的关系。结果:本次研究足月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总发生率为33.8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妇围产期情况中分娩方式及胎儿窘迫均为足月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均P<0.05);新生儿情况中头颅血肿、开奶时间、母乳喂养频率、排尿次数、血型不合及胎便排出时间均为足月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儿窘迫、开奶时间、胎便排出时间及血型不合均为影响足月新生儿是否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OR>1,均P<0.05)。结论:该院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偏高,还有很大的降低空间。导致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较多,其中,减少开奶时间、减少胎儿胎便排除时间、预防性诊断血型不合并及时治疗及加强围产期综合护理是降低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途径。
周忠梅曹营卿刘树芹
关键词: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对策
简述留置针联合改良的塞丁格技术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探讨留置针联合改良的塞丁格技术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泰安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292例患儿随机分为改良组和盲穿组,每组各有146例患儿。用传统的盲穿法为盲穿组患儿进行PICC置管,用留置针联合改良的塞丁格技术为改良组患儿进行PICC置管。治护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及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改良组患儿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明显高于盲穿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儿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及静脉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盲穿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留置针联合改良的塞丁格技术为新生儿进行PICC置管可显著提高其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降低其穿刺点出血及静脉炎的发生率。
周忠梅曹营卿
关键词:PICC置管新生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