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 作品数:16 被引量:35 H指数:2 供职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 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电子电信 更多>>
心肌能量调控在缺血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前景 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主要从心肌代谢的生物学基础与代谢药物的临床疗效方面探讨心肌能量调控在缺血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前景。 钟丽华 曹雪 张翔 李学奇 白秀萍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 代谢治疗 心脏代谢 常规电生理标测法射频消融治疗房性早搏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导管消融治疗房性早搏(PACs)的临床疗效。方法 10例PACs病人,Holter提示24 h PACs17 957.2±4 532个,4例伴有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根据心内激动顺序,初步确定感兴趣区域,应用激动标测法进行标测,在相对最提前部位消融,采用标准为提前≥30 ms。结果手术时间1.6±0.6 h,X线曝光时间21.6±5.4min。每例病人消融2.8±0.8(2~5)次。术后第3日Holter检查,5例病人PACs完全消失,3例病人PACs在2~12个之间,2例病人PACs分别为307及204个,此2例术前均为双源性PACs,残余均为另外一种形态的PACs。随访9.3±4.2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导管消融治疗PACs是安全和有效的。 董玉梅 李学奇 张彤 杨庆辉 曹雪 刘晓霞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房性早搏 起搏标测 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经皮经腔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中期疗效,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33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入选行PTSMA,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术中测量压力阶差,术后定期复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进行跟踪随访。结果每例患者使用无水乙醇量(1.0~9.0)ml,平均(3.6±1.9)ml,消融间隔支数1~3支,平均(1.3±0.6)支。消融术前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平均为(98.8±35.4)mmHg,消融术后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平均为(16.1±23.5)mmHg,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融术前室间隔(IVS)厚度为(25.2±5.7)mm,消融术后2年室间隔厚度为(18.1±3.3)mm,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融间隔支数不同者,术后室间隔变薄程度不同(P<0.01);消融术前左心房内径为(45.6±6.6)mm,消融术后2年左房内径为(39.9±4.9)mm,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融术前左室内径为(40.9±6.9)mm,消融术后2年左室内径为(46.4±5.2)mm,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经腔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能显著降低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降低室间隔厚度,改善左室舒张功能,降低左房压力,并随着时间延长疗效逐渐增加。 曹雪 张博雅 张春辉 李学奇关键词:导管消融术 乙醇 冠状动脉狭窄与V1导联P波终末电势的多因素分析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与V1导联P波终末电势的关系。方法:纳入2022年于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中221例,通过计算得出每个病例的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PtfV1≤-0.04 mm·ms为PtfV1(+)组共64例;PtfV1>-0.04mm·ms为PtfV1(-)组共157例。记录每组患者性别、年龄、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吸烟、糖尿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基本信息。将患者基本临床信息先进行单因素logistic分析探索PtfV1(+)的危险因素,得出有意义的变量,后再将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PtfV1(+)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重度冠状动脉狭窄、吸烟、年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校正了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重度冠状动脉狭窄、吸烟、年龄为PtfV1(+)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冠状动脉狭窄与V1导联P波终末电势存在相关性。 刘璟璐 汪璐 刘锡汉 吴越 钟丽华 曹雪关键词: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 V1导联P波终末电势 宽QRS波心动过速1例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患者男、57岁,因"阵发性心悸、气短20余年,加重10天"入院。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心悸、气短伴乏力症状,症状突发突止,每次发作持续20~30min,压眼球后可终止,近5年发作频繁平均每年发作40~50次。此次入院前10天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心悸,并伴有呼吸困难、咳嗽及下肢乏力,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曹雪 董玉梅 钟丽华 李学奇关键词:心房扑动 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三维标测环肺静脉前庭隔离术后肺静脉狭窄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肺静脉狭窄的相关因素,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13例射频消融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射频术中消融时间、阻抗和温度;术后6个月64层CT左房-肺静脉重建随访,统计肺静脉狭窄的发生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肺静脉狭窄的相关因素。结果:依据肺静脉数量计算的肺静脉狭窄率为3.4%,按照患者数量计算的肺静脉狭窄率为7.7%。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初始50例手术较其后病例的OR为2.167,95%CI=I.038-9.857,P=0.046,消融时间在总消融时间均数之上的患者比在均数之下者OR为2.856,95%CI=1.352-6.043,P=0.021。结论:初始50例手术和消融时间长是房颤射频消融术后肺静脉狭窄的相关因素。 夏洪远 董玉梅 张彤 张兰 张丽丽 卫丽 曹雪 李学奇关键词:房颤 射频消融 肺静脉狭窄 联合复杂碎裂电位消融及肺静脉电隔离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联合复杂碎裂电位(comp lex fractionated atrial electrogram s,CFAEs)消融及环肺静脉电隔离(c ircum ferential pu lmonary ve in isolation,CPVI)治疗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持续性AF患者36例,首先进行环肺静脉消融,然后进行左房CFAEs消融,消融中恢复窦性心律则予以诱发AF;结束CFAEs消融未恢复窦性心律者进行电复律。结果 36例患者完成CPVI及CFAEs消融,5例恢复窦性心律;4例于消融中转为房扑;27例患者完成左房CFAEs消融后仍为房颤节律,31例患者进行了电复律,2例患者电复律失败继续进行了线性消融。平均随访12±2个月,CFAEs+CPVI组32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率67.6%。结论联合CFAEs+CPVI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是有效的。 李学奇 董玉梅 张彤 夏洪远 曹雪关键词: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平板运动试验T波假性正常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时T波假性正常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2月就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且心电图提示T波异常(包括低平、倒置)患者,完善实验室相关检查、超声心动动图、平板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多排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心肌梗死(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收集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T波假性正常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入选97例患者,将T波假性正常化及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OR=13.871,95%CI:1.980~283.672,P=0.023)及T波假性正常化(OR=0.227,95%CI:0.055~0.891,P=0.035)与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相关。男性为危险因素,而T波假性正常化为保护因素。结论非心肌梗死患者平板运动试验时出现T波假性正常化提示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可能性不大。 贾静 吴越 孙超宇 曹雪 姜孟洋 赵媛媛 刘璟璐 张婉玉 闵丽君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 冠状动脉狭窄 串联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评价串联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3例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且成功接受串联DES置入术或单个长DES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根据置入支架方式及长度的不同,分为A组:置入串联DES且支架总长度34-59mm(n=85);B组:置入串联DES且支架总长度60-95mm(n=71);C组:置入单个长DES且支架长度35-38mm(n=77)。比较各组术后第1年和第2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术后第1年和第2年,三组间MACE和ISR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串联DES且支架总长度≥60mm治疗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的远期临床疗效总体满意,安全可行。 王辛 李学奇 曹雪 王心镜 戴晨光 夏洪远关键词:冠状动脉 弥漫性长病变 药物洗脱支架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重置一例 被引量:1 2013年 心脏起搏器及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工作时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结合1例植入ICD患者放射治疗中出现ICD重置并误放电的临床病例,讨论影响心脏起搏器及ICD的各种因素。 曹雪 张彤 夏洪远 李学奇关键词:心律失常 钴同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