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丽华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核型
  • 4篇产前
  • 4篇产前诊断
  • 3篇羊膜
  • 3篇羊膜腔
  • 3篇羊膜腔穿刺
  • 3篇孕妇
  • 3篇染色
  • 3篇染色体
  • 3篇穿刺
  • 2篇脐静脉
  • 2篇脐静脉穿刺
  • 2篇染色体异常
  • 2篇静脉
  • 2篇静脉穿刺
  • 2篇核型分析
  • 1篇带病原状态
  • 1篇单脐动脉
  • 1篇多态
  • 1篇羊膜腔穿刺术

机构

  • 5篇珠海市妇幼保...
  • 1篇珠海市人民医...
  • 1篇暨南大学第三...

作者

  • 5篇曾丽华
  • 4篇王丽娜
  • 2篇陈晓薇
  • 2篇潘丽
  • 2篇苏文
  • 2篇梁雄
  • 1篇贾淑萍
  • 1篇朱峰
  • 1篇林道彬
  • 1篇崔娓
  • 1篇欧展辉

传媒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552例高龄孕妇的产前诊断染色体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高龄孕妇的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结果,探讨高龄致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方法:通过对552例高龄孕妇行产前诊断羊水或脐血穿刺进行细胞遗传学诊断,分析诊断结果,探讨高龄妊娠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比率并随访异常核型的妊娠结局。对比35-37岁、38-40岁及≥41岁三组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结果:552例高龄孕妇发现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93例,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16.85%。其中非多态异常34例,非多态异常率6.16%,包括常染色体三体22例,性染色体三体5例,部分缺失1例,倒住1例,易位5例。结论:高龄孕妇有必要行产前诊断。
王丽娜陈晓薇曾丽华
关键词:高龄孕妇羊膜腔穿刺脐静脉穿刺染色体核型
对64例孕期羊水量异常的孕妇产前诊断结果的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孕期羊水量异常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对1999年-2014年间在我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64例羊水量异常孕妇的产前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在得到染色体核型结果的60例标本中,检出异常核型标本7例,且均为羊水过多标本(羊水过少者没有检出异常核型),异常比例为11.7%。2在异常核型标本中,确诊为2l三体标本的有2例,确诊为18三体标本的有1例,确诊为(47,XXY)标本的有1例,确诊为染色体多态性变异标本的有2例。结论: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为孕期羊水量过多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以避免染色体异常缺陷儿的出生。
王丽娜曾丽华林道彬
关键词:羊水量产前诊断核型分析
产前诊断非多态染色体异常核型65例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胎儿非多态染色体异常与产前诊断指征的关系。方法对我院符合产前诊断指征的1 789例孕妇进行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检查。结果 1 778例成功培养的标本中发现非多态染色体异常核型65例,异常率3.66%。包括常染色体数目异常35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7例,常染色体结构异常16例,嵌合体7例,并对异常核型进行分析研究。结论产前诊断染色体检查是降低出生缺陷的重要手段。
陈晓薇曾丽华王丽娜
关键词: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脐静脉穿刺核型
单脐动脉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单脐动脉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单脐动脉而孕妇要求行胎儿染色体检查的病例,抽取的羊水或脐血进行培养,通过G显带,分析胎儿染色体核型。结果54例单脐动脉中,有52例是单纯的单脐动脉,2例合并B超发现胎儿其它结构畸形。而52例单纯的单脐动脉畸形的胎儿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见核型异常,2例合并其它结构畸形的胎儿,1例为21-三体,另外一例未见核型异常。结论单纯的单脐动脉不能很好地预示胎儿染色体异常,而单脐动脉合并其它结构畸形时,其预示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作用大大提高。因此当发现单脐动脉时,我们须进一步观察胎儿有无其它结构的畸形再决定是否需要羊膜腔穿刺或者脐带血穿刺。
梁雄欧展辉曾丽华王丽娜潘丽朱峰崔娓苏文
关键词:胎儿单脐动脉产前诊断核型分析
乙肝病毒携带孕妇羊膜腔穿刺术后宫内传播的风险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携带孕妇羊膜腔穿刺术后宫内传播的风险。方法对本院有侵入性产前诊断指征,无肝功能明显异常的33例乙肝病毒携带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分另q对其出生后24h内及1月龄婴儿的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随访。结果33例接受羊膜腔穿刺术的乙肝病毒携带孕妇,除1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因胎儿为21三体引产,2例患者拒绝随访外,余30例均妊娠至足月分娩,出生后24h内及1月龄婴儿无一例HBsAg阳性。宫内感染率的95%可信区间为0%~12%。结论乙肝病毒携带孕妇羊膜腔穿刺术后宫内传播的风险较低。
潘丽梁雄苏文曾丽华贾淑萍
关键词:带病原状态疾病传播羊膜腔穿刺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