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云川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岩石
  • 3篇地壳
  • 3篇新生代
  • 3篇岩石成因
  • 3篇中-新生代
  • 3篇花岗质
  • 3篇藏南
  • 2篇地质年代
  • 2篇地质年代学
  • 2篇洋壳
  • 2篇特提斯
  • 2篇特提斯洋
  • 2篇年代学
  • 2篇拉萨地块
  • 2篇班公湖
  • 2篇班公湖-怒江
  • 2篇部分熔融
  • 1篇低压
  • 1篇岩浆
  • 1篇岩石圈

机构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9篇曾云川
  • 3篇龚小晗
  • 2篇王保弟
  • 2篇马元
  • 1篇王永恒
  • 1篇邓铭哲
  • 1篇陈智佳
  • 1篇刘希军
  • 1篇许继峰
  • 1篇黄文龙
  • 1篇刘函

传媒

  • 2篇地球科学
  • 1篇科技资讯
  • 1篇科技传播

年份

  • 1篇2020
  • 6篇2018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周口店太平山地区本溪组沉积环境及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北京周口店太平山地区本溪组含角岩、板岩、灰岩和砾岩地层,岩性组合很特别,其沉积特征、沉积环境及其代表的海侵变化值得探讨。太平山南坡本溪组按岩性可分为6层,厚度约40m;北坡则分为2层,厚度约30m,临近的环境,具有不同的成因。本文阐述对其考察分析得出其成因与沉积环境解释。
马元曾云川陈智佳
关键词:沉积环境
藏南山南地区中-新生代花岗质岩石成因及其对地壳结构变化的记录
<正>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研究陆陆碰撞造山过程的天然实验室,受到了国内外地质学者的广泛关注。拉萨地块位于印度-亚欧大陆碰撞的最前缘,南部出露大量中三叠-中新世呈东西向带状展布的花岗质岩石(Zhu et al., ...
张丽莹黄丰许继峰曾云川龚小晗
文献传递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过程中新特提斯洋岩石圈的命运被引量:12
2020年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之后的新特提斯洋板片的断离过程及其产生的岩浆作用一直是青藏高原南部地质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但存在极大争议的问题.分析了青藏高原南部拉萨地块上新特提斯洋板片断离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目前用于限制板片断离过程的岩石学方法.对拉萨地块南部典型地区早新生代镁铁质岩石开展了详细的地质年代学、主微量元素和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厘定了~57 Ma和~50 Ma与新特提斯洋板片断离过程密切相关的两套岩石.~57 Ma的镁铁质岩石显示出高的Zr/Y和Ti/Y比值,不同于拉萨地块南部广泛分布的岛弧岩浆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形成于板内伸展背景下,很可能代表了新特提斯板片断离的开始.~50 Ma的镁铁质岩石为富闪深成岩,反映了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后南拉萨地块岩石圈中的富水环境,暗示大洋板片断离后仍然持续释放流体至上覆岩石圈地幔中.结合拉萨地块上已有的镁铁质岩石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数据,重建了新特提斯洋在印度-亚洲大陆碰撞之后从初始撕裂至板片完全断离的全过程,即新特提斯板片在~57 Ma开始发生初始撕裂,随后以高角度俯冲并与印度大陆岩石圈脱离,导致中拉萨和南拉萨地块同时出现广泛的镁铁质岩浆作用,在~50 Ma大洋板片完全断离.拉萨地块内部岩石圈地幔地球化学组成存在极大的不均一性,中拉萨地块和南拉萨地块东部的局部地区存在古老的岩石圈物质组成,而南拉萨地块中部主要为亏损的岩石圈.拉萨地块内局部古老富集岩石圈可能受到新特提斯洋板片断离后深部地幔物质上涌的影响转变为新生的亏损岩石圈,这一过程很可能促进了拉萨地块的中酸性岩浆大爆发作用和大陆地壳生长.
黄丰许继峰许继峰王保弟曾云川刘希军刘函
关键词: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镁铁质岩石拉萨地块地质年代学
藏南山南地区中-新生代花岗质岩石成因及其对地壳结构变化的记录
张丽莹黄丰许继峰曾云川龚小晗
青藏高原中北部安多蛇绿混杂岩内英安岩-流纹岩成因: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洋壳低压部分熔融的产物?
李明键曾云川许继峰陈钦
南拉萨地块中部早侏罗世仁钦则花岗闪长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4
2018年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南部新特提斯洋的打开和俯冲时间,目前还未得到统一的认识.南拉萨地块上广泛发育早中生代花岗质岩石,为探讨亚洲-印度大陆碰撞前的新特提斯洋俯冲过程提供了天然样品.对仁钦则地区一套花岗闪长岩进行了详细的年代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这套花岗闪长岩主要形成于180 Ma左右,为早侏罗世岩浆活动产物.仁钦则花岗闪长岩具有相对较高的SiO_2含量(62.77%~64.18%)、较低的K_2O/Na_2O(0.29~0.60)和A/CNK值(0.90~0.98),表明其属于I型钙碱性岩石系列.岩石明显富集Ba、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具有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花岗闪长岩具有较高的CaO含量、较低的全碱和Al_2O_3含量,与含水的变基性岩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成分一致.锆石Ti和全岩Zr饱和温度计结果显示花岗闪长岩可能形成于下地壳源区.仁钦则花岗闪长岩具有较低的(87Sr/86Sr)i(0.703 671~0.703 794)、较高的εNd(t)(5.41~5.66)和锆石εHf(t)值(12.6~14.8),进一步表明其很可能为新生基性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产物.综合分析认为,仁钦则花岗闪长岩主要形成于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背景之下,新特提斯洋的打开时间至少在晚三叠世之前.
邹洁琼余红霞王保弟黄丰曾云川黄文龙文雅倩张钊范子尘谈荣钰
关键词:花岗闪长岩SR-ND-HF同位素俯冲地质年代学
青藏高原中北部安多蛇绿混杂岩内英安岩-流纹岩成因: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洋壳低压部分熔融的产物?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班怒带)是青藏高原北部一条重要的板块结合带,是拉萨和羌塘地块拼贴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的遗迹(班怒洋)。前人的年代学研究表明班怒带蛇绿岩主体形成于早-中侏罗世(Wang et al., 2016),但...
李明键曾云川许继峰陈钦
关键词:流纹岩班公湖-怒江混杂岩特提斯洋部分熔融
文献传递
藏南山南地区中-新生代花岗质岩石成因及其对地壳结构变化的记录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研究陆陆碰撞造山过程的天然实验室,受到了国内外地质学者的广泛关注.拉萨地块位于印度-亚欧大陆碰撞的最前缘,南部出露大量中三叠-中新世呈东西向带状展布的花岗质岩石(Zhu et al.,2013...
张丽莹黄丰许继峰曾云川龚小晗
致矿小岩体的出露面积特征被引量:2
2011年
小岩体成大矿已是客观事实,但是多大的出露面积才是小岩体,目前还没有一个较为确定的范围。本文对国内外约100个成矿小岩体的出露面积进行统计,从统计学的角度指出什么的岩体才是小岩体。统计结果为野外地质提供了一个定性标准,旨在为快速资源勘查和矿产储量评估提供一个新的参考标志。
曾云川王永恒邓铭哲梁亚运马元
关键词:小岩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