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振横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镇痛分娩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镇痛分娩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在本院分娩480例产妇,随机分为A、B、C组,每组160例。A组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吸入含50%笑气(氧化亚氮)和150%氧气的混合气体(笑气组);C组为空白对照。分别观察各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等。结果:A、B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C组,A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各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笑气吸入的镇痛效果虽然稍次于自控硬膜外镇痛组,但经济、方便简单,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基层医院临床广泛推广;腰硬联合麻醉镇痛起效迅速、效果最佳,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副作用,可作为分娩镇痛的首选方法。
- 胡洪涛李佳麦健铭曾振横何永传沈振逵
- 关键词:分娩镇痛笑气镇痛
- 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镇痛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行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100例,ASAI-Ⅲ级随机分为两组:I组为氟比洛酚酯复合丙泊酚,Ⅱ组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记录心率、血压、Sp O2和异丙酚用量、苏醒时间。结果两组镇痛效果确切;但I组呼吸抑制少于Ⅱ组,患者对镇痛镇静的满意度高于Ⅱ组。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异丙酚用于老年人胃镜检查术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胡洪涛麦健铭何永传曾振横
-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丙泊酚胃镜检查镇痛
- 不同肠缺血时间对大鼠小肠黏膜的损伤作用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大鼠肠缺血最适缺血时间,筛选适用于研究肠缺血再灌注(II/R)损伤机制的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为假手术组,B至E组肠缺血时间分别为45 min、60 min、75 min、90 min,每组12只。肠缺血模型采用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法。夹闭相应时间后取出动脉夹恢复血供,3 h后断头处死小鼠,取出肠组织,观察小肠黏膜的损伤并检测凋亡及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 90 min组再灌注3 h后有2只大鼠死亡;再灌注30 min后各组大鼠MAP均明显下降,至3 h时降至最低;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肠含水率和Chui's评分均明显增大(P<0.05);随着肠缺血时间的增加,细胞凋亡随之增加,在缺血时间为75 min时细胞凋亡达到高峰;肠缺血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且肠缺血时间延长,蛋白水平随之呈降低趋势(P<0.05),肠缺血75 min时蛋白水平最低。结论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小肠黏膜的损伤越严重,但凋亡在缺血75 min达到最高,是最适合研究II/R损伤凋亡相关机制的SD大鼠模型。
- 胡洪涛曾振横陈燕曹华娜刘克玄
- 关键词:肠缺血小肠黏膜凋亡
- 喷他佐辛两种用药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超前镇痛效果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运用喷他佐辛两种用药模式超前镇痛的优劣性和可行性。方法 90例LC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喷他佐辛分别在全麻插管后予0.5 mg/kg和术毕前15 min予0.2 mg/kg静注。B组:喷他佐辛在全麻后予0.5 mg/kg静注。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术毕拔管躁动呛咳发生率,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苏醒质量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A组术毕拔管躁动呛咳显著少于B、C两组(P<0.05)。A组24 h内VAS评分都低于C组(P<0.05),在8 h前也低于B组(P<0.05),且无患者需再追加镇痛药;B组术后2 h前VAS评分低于C组(P<0.05),但仍有9例(30%)患者需再追加镇痛药。A、B组的PONV发生率比C组高(P<0.05),但可用止呕药防止。镇静评分在30 min及以后三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联合术毕前15 min两次应用喷他佐辛可产生满意的超前镇痛效果,能明显减少LC术拔管时的躁动呛咳和术后疼痛,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 徐天星李雅兰周锦财戴载深曾振横严彦念聂偲
- 关键词:喷他佐辛超前镇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